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几年前,上海搞过一个活动,叫做“喜欢上海的99个理由”。其中,网友票选后的第33条是,“喜欢穿梭在这座城市的地下铁”。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说实话,看到这个结果,我的心里是不太认可的。

第33条理由,才想到上海地铁?

只要是在上海生活过的人,摸着良心说一下,哪个没有享受过上海地铁的便捷?因为有了上海地铁,这座城市才有无限延伸的可能。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要在上海的软土地基上,修建出世界第一的运营里程。

每天要让1000多万的客流,安全进站,安稳乘车,安平离站。

这不是一个“喜欢上海的理由”就能应对的。

我认识很多上海地铁人,见识过他们的工作状态。我想说,上海地铁,是这座城市的良心。

A、

我有两个朋友。

一个住在川沙,一个住在九亭。

川沙的同志,每次来找我,都要说:“我到上海来。”

九亭的同志,送儿子参加上海市少年宫的一个夏令营。用他的话说,只有参加过这个夏令营,小孩才算到了上海了。

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如今,川沙的朋友坐2号线,九亭的朋友坐9号线,半小时之内,就能抵达上海市区。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而且,有了地铁,“市中心”的概念,也不明显了。

川沙的朋友对我说,来玩啊,这里有上海迪士尼。发音重点,放在“上海”。

九亭的朋友对我说,九亭现在是上海城市副中心了,“样样有,而且马上要造一个公园。”

地铁,把他们变成了心理意义的上海人。

从地铁1号线开始,上海地铁带旺了一个又一个区。

1号线是闵行区,2号线是浦东新区,5号线是奉贤区,7号线是宝山区,8号线是杨浦区,9号线是松江区,11号线是嘉定区,17号线是青浦区……

虽然崇明已经不是县,而是区了,但崇明xian一定会有的。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崇明线,今年启动建设。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地铁,让上海变得越来越大。

我曾不止一次接到读者的来电、来信,询问一个问题:“上海地铁为什么不是24小时运营”。

其中,这当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晚上的时间,主要是用来检修的。上海地铁每天迎接1000多万客流,同时,上海的地底下,最多时曾有百台盾构穿行,安全风险不小。如果不空出一段时间检修、监控,那就是巨大的城市安全隐患。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那为什么世界上有的城市,地铁可以24小时运营呢?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这些城市的地铁,没有那么多客流,也没有那么多风险因素。

B、

2009年,上海地铁开通“三段两线”,即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外加1号线北延伸段和4号线环通段。

开通之时,盛况空前。上海一跃进入“地铁时代”,几乎每个上海人,都能从“三线两段”的开通中,获得出行便利。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谁知一周后,出了社会新闻。

原来,为了给车厢曲线行驶留出空间,站台和车辆之间,留出了一定的缝隙。这道缝隙有多大呢?瘦的人可以塞进半条腿。有一个老大爷,挤车时不小心,就把腿陷了进去。拔出腿时流血了。

舆论哗然。有一家报纸还配了照片:重大安全隐患!

上海全市上下,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接下来一个月,上海地铁迅速整改。采取的办法是什么呢?除了地铁广播,还在上车点派人提醒。此外,在上海所有的地铁站台上,安装防踏空橡胶条,重点区域增设醒目的LED提示灯。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问题解决了。

后来,我去了“亚洲最安全城市”香港,看到了一条新闻。

在香港的东铁线,有一个老太太从缝隙掉下了轨道。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这道缝隙有多大呢?

用鞋量一下,超过41码的鞋子的长度。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我将这个情况,转告给上海申通地铁的一名领导,后者的回答是:“香港地铁的情况,我们清楚。但是,只要对老百姓有益的,再怎么强调,也是不过分的。”

再以后,我到了东京,亲眼看到一名日本女学生,整个身子陷在东京地铁的缝隙中,动弹不得。

等女学生被营救出来,东京的地铁恢复运营后,我走进车厢。迎面见到的,是日本的食品安全广告,其中三个中文字“毒饺子”格外显眼。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那一瞬间,我转头对陪同我们的日方人员说:“食品安全是安全,地铁缝隙也是安全,建议你们到上海的地铁站去看一看……”

C、

2016年7月31日,“上海地铁之父”刘建航院士去世,当天,我没有开车,选择坐地铁,并拍摄了两个外国人坐地铁的图片,发了一个朋友圈。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上海地铁从1号线开始,到现在的规模,是由焦虑和谦虚构成的。

我在2007年12月27日,第一次去了刘老家中。这一次采访,让我的心灵深受震动。刘建航眉宇间的焦虑,是隐藏不住的。

第二天,我在报纸上写了一篇文章,名为《80岁上海地铁之父自称“兵”》。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为什么是这个标题呢?去过刘老家的,都知道,他家悬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建华伟业日月新。下联是:航宇无私天地宽。这是一副嵌名联,联首将刘建航的名字嵌入。

书法家写明:赠上海地铁之父。刘建航用涂改液把“父”字涂掉,自己用毛笔写上一个“兵”字,变成了“赠上海地铁之兵”。

白色的涂改液,再加上歪斜的字,显得不和谐,却又很和谐。

刘建航一直说,自己就是一名老兵。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我在刘老家,随意翻看一本笔记本,写的是轨交白丽新村站的监控数据。从10月17日,到12月26日,每天蝇头小楷,密密麻麻20多页。

这是一个车站的一个工程点。熟悉刘建航的人说,他每天要看几千个监测数据。

临走时,我与刘老道别。刘建航看着当时《新民晚报》印刷的铜版纸最新版《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图》,感慨地说:“我只是遗憾,自己为什么不是70岁,而是80岁。要是年轻10岁的话,我能为上海地铁多做多少事情啊。”

我见过很多院士。业务成绩先不论,高傲者,大有人在。其实,像刘建航这样的院士,才是真正的有“腔调”啊。

上海地铁,从一无所有到世界第一,刘建航和他的学生们,功不可没。上海人,是不应该忘记刘建航的,真正的上海地铁之父!

D、

上海地铁是出过事故的。

2011年9月27日,14时50分,上海地铁10号线一辆列车,追尾了一辆暂停的列车。

事故的原因,专家组早已给出。事故的追责,也早已完成。

该受到处罚的,已经处罚。这起事故,对上海地铁的教训是很深刻的。

我想聊一聊的,是这起事故的背后。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肯定有很多人记得,“927”地铁追尾之后,上海地铁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被网友们认为是“官方道歉信”的微博,全文如下——

今天是上海地铁运营有史以来最黯淡的一天,无论最终原因和责任怎样,给市民乘客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尤感愧疚。全力抢救伤员;尽快恢复运营;接受和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追责;坚决整改举一反三;再多致歉比起实际损害也显苍白,但还是要深深道歉。

这条于9月27日晚间发出,然后撤回,又再发出的微博,写得何等好啊。没有深沉的爱和痛,就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我见识过上海地铁团队彼时的工作状态。一方面,这当然是工作,是他们选择地铁作为职业,而必须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我又真心觉得,上海地铁团队,是有同理心和共情心的。

和关心上海地铁的人一样,他们也觉得很痛心,很惭愧。因而,当事故出现之后,为之付出的努力,就更真诚,更用心。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因为这起事故,上海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前,上海地铁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事故原因,正由专家组调查,要等待结果。除此之外,什么问题都能问!

这是一个很值得赞赏的表态。当场我就想,要是铁道部领导能学学上海地铁的做法,哪儿还会有“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样的金句?

E、

其实呢,上海人对地铁的要求,是很高的。

这或许是因为,地铁是上海市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上海最大的服务窗口。

从某种程度而言,地铁像上海的动脉。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在我此前写的文章中,曾在举例之后发问:“难道让上海大学生都去地铁站摇旗子吗?”

文章写出后,后台有粉丝留言,意思是“地铁站摇旗子也是正当工作,你这么说有歧视的意思。”

我二话不说,立刻认错、反思。

这确实是表达上的疏忽。就连我都写下了这样的话而不自觉,那上海地铁人感受到的恶意,就更多了。

我曾经在一周之内,接到过两个读者投诉。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前者投诉某月某日,上海地铁几号线的某个车厢,空调开得太冷,导致自己生病。

后者投诉某月某日,上海地铁几号线的某个车厢,空调开得太热,质疑地铁省钱。

再好的小说家,都写不出这样的生活故事。这两个读者,投诉的是同一天的同一个车厢。

一人说热,一人说冷。

这,算不算“众口难调”?

然后,就是逃票。

这个视频,还算好的。还有一些逃票人员,因逃票不成恼羞成怒,痛骂地铁站台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都是90后,在家里都是宝贝,哪里见过这样的撒泼场面?结果,常常是受了委屈而大哭。

请大家换位思考,如果是你的家人,你的子女,你愿不愿意将他(她),送到地铁车站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去?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请记住,上海地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着每一分每一秒的每一个细节。

这并不是一件可以累积的事情。

每天眼睛睁开,就意味着1000多万客流的安全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了面前。就意味着数量众多的地铁工地,要确保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

这不像工厂里的“生产指标”,今天少一点,明天可以多一点。

这是一点都不能出差错的行当。

所以,我是上海地铁安检坚决的拥护者。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很多人诟病上海地铁安检的诸多方面,比如,双肩包不检查,单肩包检查。或者有的人检,有的人不检查。

个人看法,这恰恰意味着,应该更严格地执行安检制度,而不是取消。上海地铁在安全方面,要么不出事,要出事就是大事。所以,在效率和安全之间,毫无疑问应该选择安全。

F、

知乎上有一个热榜。

“上海有什么好”这个问题,有很多美丽的答案。

我截取两张图。

一个是坐轮椅者,他坐的垂直电梯,顺利达到了地铁车厢内。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另一个,是一名口渴的乘客。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是的,走在上海的街头,我们应该对地下铁,有一份感恩。


上海地铁,不止是阿拉的骄傲,更是城市的良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