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精米精面、油炸食品、醃魚醃肉、濫補中草藥等存在食品安全危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精米精面、油炸食品、腌鱼腌肉、滥补中草药等存在食品安全危害

民以食為天。從茹毛飲血、食不果腹到如今食品工業化,隨著飽腹問題的解決,也引發了新的安全問題。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楊輝等指出,過去幾十年中,食品工業不僅影響人群對能量、鹽、脂肪等營養素的攝入模式,也在改變食物中的營養結構和有害物質的暴露風險。

此外致病微生物、農藥、重金屬等造成的食品汙染問題也值得關注。

1.精米精面、含糖飲料、糕點以及其他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糖,生糖指數高,是促成人群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的危險因素之一。

2.全國各省平均食鹽攝入量為9.1克/天,其中鈉攝入量為5.4克/天,遠遠超標。每日食鹽要低於5克/天,攝鈉低於2克/天。

3.我國居民食用油炸食品較多,長期吃有危害。

煎炒油炸或會破壞蔬菜中維生素,比如可使維生素E顯著降低;此外,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條等高溫加工的澱粉類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較高,其中薯類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出穀類油炸食品4倍。

4.應少吃煙燻、燒烤、油炸等“過加工”食品,過加工食物有神經毒性、生殖發育毒性、致癌作用等。某些適當加工食品如烘乾或冷凍的堅果、豆類、蔬菜等在營養和安全上更有優勢。

5.醃魚或醃肉,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1類致癌物。此外應注意火腿、臘肉、香腸和鹽漬蔬菜等傳統食物的對健康的影響。

6.海藻、魚類、貝類等水產品以及稻米、食用真菌、部分肉製品的砷含量較高,攝入量大的沿海居民要警惕。

7.汙染、農藥和獸藥殘留問題

(1)零售、散裝澱粉食品中鋁汙染嚴重主要是由於含鋁食品添加劑如明礬的過量使用。

(2)農藥殘留是市售蔬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機磷農藥超標最為普遍,其次是氨基甲酸酯類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

(3)動物性食品是獸藥殘留膳食暴露的主要來源;食用被汙染的肉、魚、蛋、奶、海產品等高脂肪食物是普通人群多氯聯苯暴露的主要途徑。

(4)在我國,易受微生物汙染的食品包括中式涼拌菜、肉製品、冷藏食品、桶裝水等;真菌毒素主要汙染玉米、小麥等穀物及穀物製品。

8.氯丙醇酯類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2B類致癌物。我國市場上食用油中氯丙醇亞麻酸酯檢出率最高,其中花生油中含量最高。

9.在缺乏充足的科學證據時,不能簡單地依據“藥食同源”這一傳統觀念而將中草藥材用作保健食品。

10.除了在抗氧化營養素(維生素E和C以及硒)不足的人群以外,許多使用抗氧化劑的人體試驗並未證明服用抗氧化劑有益健康。若飲食健康均衡,不必要服用。

研究者對現有問題也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

1.加強公眾對膳食健康的認知,減少對空氣、水和土壤的汙染,識別不健康飲食和飲食習慣;加強新聞媒體的正確有效傳播;從小學階段就開始進行膳食健康科普。

2.鼓勵大眾多食用糙米、全麥麵粉、豆類和其他低血糖指數的豆類,以及進行足夠的體力活動。尤其密切關注兒童從飲料和糕點中攝入過量的糖。

3. 促進食品生產者社會責任意識。建議食品生產者應針對不同食品物料所含有的營養成分特性,選擇科學合理的加工和營養強化方法,優化加工工藝,揚長避短,保證食品營養和安全。

4. 繼續加強對中國居民膳食中食品汙染物的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包括糧食中的重金屬和黴菌毒素汙染,蔬菜中的農藥殘留,動物性食品、嬰幼兒食品中的持久性汙染物。

5.關注食品添加劑使用限量標準的再評估與制訂、更新;與公眾進行及時、恰當的風險交流。

6.健康飲食比膳食補充劑更為重要,忽略飲食的重要性反而有害健康。

來源:楊輝,餘四旺,陳芳,等.中國營養與食品安全問題、對策與展望.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19, 53: 233-240.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精米精面、油炸食品、腌鱼腌肉、滥补中草药等存在食品安全危害

“阜外說心臟”—患者教育大講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推出,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

直播時間請關注本微信號“阜外說心臟”。

網絡直播視頻也會以微視頻的形式在本公眾號發送,以滿足不能觀看網絡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個微視頻,望能助您心血管健康。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精米精面、油炸食品、腌鱼腌肉、滥补中草药等存在食品安全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