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呼我應”樁樁件件察民情、是民聲

“你有所呼、我有所應”,是北京市社區街巷管理工作機制的一個創新。別小看這一呼一應、一問一答、一說一做,體察的全是民情,表達的都是民聲,一言以蔽之,以民為本。

我住在西城區的一個老胡同裡,本來就不算寬敞的衚衕,亂停車和停車難,成了我們這些老住戶的一塊心病,是多少年都沒得到徹底解決的老大難問題。自從有了“街鄉吹哨兒、部門報到”以後,特別是實行了“你有所呼、我有所應”機制,這麼多年沒有根治的常見病,就在我們街道工委、居委會、居民代表、城管和交管部門的共同協商努力下,藥到病除,把病治好了。還有,我們衚衕居民對環境有意見,希望乾淨點兒、整齊點兒、美化點兒,讓人看著舒心,住著安心。這個意見一說出來,街道就非常重視,居委會出錢買了樹苗兒和花花草草,組織居民義務勞動,衚衕不光整潔了,而且三季有花、四季常綠,變得越來越美。

“你呼我应”桩桩件件察民情、是民声

我覺得“你有所呼、我有所應”是個時興的做法兒、是個熱詞兒,關鍵就在這“時興”二字上。時興是什麼?是時髦、是時尚、是值得提倡的潮流和導向。有別於追星和熱捧演藝圈那些所謂的偶像,“你呼我應”這樣的時興,才是老百姓真正喜歡、真正渴望、真正所認同的主流價值觀。如此這般的“時興”越多,老百姓的獲得感就越強,民心就越有凝聚力,社區街巷的文明水平就越高。這也是我們這些老胡同裡的居民,感受身邊發生的變化以後,從心裡發出的感慨。

“你有所呼、我有所應”是個“民心工程”。因為每一個呼聲和每一次回應,都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都說城市工作重心在基層,基層街巷衚衕工作不好乾,屬於費力不討好兒那種。其實,隨著社會進步和城市管理理念變化,這種說法已經過時了。街巷衚衕最接地氣兒,聽老百姓的呼聲最真實,也是社區幹部顯示才華和大有可為的用武之地。在“你呼我應”裡開展工作,為居民做好事兒、辦實事兒、解難事兒,這比講什麼道理都管用,最能贏得老百姓的“芳心”,也能產生實實在在的政績。

“你呼我应”桩桩件件察民情、是民声

北京堅持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今年又要迎來了共和國70週年華誕,把“你有所呼、我有所應”放在這個背景下審視,它的放大效應相當明顯和重要。作為北京市民,在“你呼我應”中,人人都應該是參與者,以共享增加參與熱情,用參與收穫更多的共享,北京街巷衚衕治理和居民幸福指數,正在一步一步向前進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