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表演”,別指望孩子成就你的“面子”

又準備過年了,親戚串門,少不了逗弄孩子。

記得去年過年,親戚們串門,飯後相談甚歡。

茶餘之時,國外回來的堂姐的女兒,主動表演節目,大家頻頻拍手叫好。

看著別家的孩子表現這麼精彩,大家忍不住鼓勵起了一邊的表姐家的貝貝:“貝貝也表演一個吧!”

表姐在一邊滿臉期待的看著貝貝,輕聲說:“去吧,表演一個!最近不是剛學了一首歌嗎?唱一個。”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表演”,別指望孩子成就你的“面子”

結果,貝貝扭扭捏捏,聲音小得像蚊子。

表姐就有些不高興了:“說什麼?大點聲!”

貝貝半天才憋出一句話:“媽媽,我不想表演!”

表姐有些不高興了:“為什麼?姐姐都表演了,你怎麼那麼內向?”

眼看貝貝都要哭了,表姐夫在一邊說:“不表演就不表演唄,有什麼要緊?”

表姐臉色有些不好,在一邊嘟囔:“真丟人!”

親戚們見狀也附和:“沒關係,過年開心就好!”

這場表演風波,就這樣過去了。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表演”,別指望孩子成就你的“面子”

其實最開始,表姐只是想讓孩子展現自己,想要孩子也表現表現,證明自己的孩子也不差!

但孩子沒有像他預期的一樣:不是落落大方、自信滿滿;而是扭扭捏捏、羞澀。於是就生氣了,還給孩子貼上了“內向”的標籤,順帶數落孩子“丟人”。

讓孩子表現,本來應該是為了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但因為事件不像是自己原本預料的那樣,就覺得丟了面子,未免有些分不清主次。

初心是好的。但如此打擊,只會讓孩子更加沒有自信心。還會因為消極情緒的傳遞,讓孩子產生潛意識的認同。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表演”,別指望孩子成就你的“面子”

所以,家長要分清,自己是想讓孩子幫自己掙面子,還是希望孩子變得自信大方。

如果如果是第一種,那麼家長可能要失望了。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

面對不熟悉的人和事,不願意表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即便現在孩子還小,他也有選擇的權利,有自己的意願。家長此刻應該尊重一個人,尊重一個獨立的客體。如果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長,更應如此。

如果是第二種,那麼面對這種情況,這家怎麼處理很重要!

①理解孩子的感受。

②尊重孩子的選擇。

③客觀和孩子聊聊。

④站在孩子的角度。

⑤幫孩子做出解釋。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表演”,別指望孩子成就你的“面子”

父母的理解,能讓孩子首先鬆一口氣。一句“我理解你的感受,這麼多人有點害羞是難免的”,孩子的內心就會很感激父母。

尊重孩子的選擇,就是尊重孩子。一句“那沒事,那就不表演了”,孩子就知道自己是被尊重,而不是被逼著做一件事的。

不站在“丟臉”的角度審視這件事情,和孩子聊聊:“你可以告訴媽媽,為什麼不想去表演嗎?是害怕表演不好,還是歌還沒學好?”

瞭解了孩子的真實感受以後,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這麼多人面前,對於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難免害羞,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還沒有足夠的安全感。

家長是很有必要幫助自己的孩子向親戚們解釋的,如果他們還在等著的話。一句“貝貝還沒有準備好,等到下次準備好了,再表演吧!”

面對這種情況,你是怎麼處理的呢?

-----------------------

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是一種很好的陪伴孩子的方式。關注【南寧麥迪森】,後臺回覆“童書”,我會給你發送0-6歲童書書單的獲取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