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的人口红利已经开始消失了

民办教育的人口红利已经开始消失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能够蓬勃发展,主要依靠三大基石,一是人口红利,二是政策红利,三是全体从业者的勤劳智慧。

继2018年民办教育政策在整个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转型后也开始了巨大的调整,人口大幅下降的警钟也敲响了。

刚刚,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 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是什么概念呢?比2017年的1723万人少了200万人,减幅11.61%;比2016年的1786万人少了263万人,减幅14.73%。2018年的10.94‰的出生率是个什么概念呢,比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前的低谷11.90‰还要低。

在全面二孩实施之前,专家预测2016年放开全面两孩,2017到2021年5年间增加两孩出生数将为1719.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40万左右。其中,2017年出生人口总量将达到2109.9万人,2018年达到峰值,为2188.6万人。实际情况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这是累积的生育意愿释放结果,但到了2017年,出生人口就开始不增反降,到了2018年,人口形势继续下行。与预期的2188万人,更是少了足足665万人。

同时,我国总和生育率也在一路走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62,不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45,甚至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1.67,更不符合2.1的世界更替水平。

还有一个可以用来估算未来出生人口的数字也是悲观的,就是孩子的父母的人口数量。根据历年人口出生数字统计,平均计算,八十年代每年出生人口2200万左右,九十年代每年出生人口1700多万左右。今后生孩的主力要依靠九零后,但九零后要比八零后人口出生量每年少将近500万。不但育龄人口绝对数量上渐少,从社会调查反映的情况可知,社会的生育意愿也在不断降低,这也是社会现代化后不可避免的现象,相关原因著述文章汗牛充栋。总之,可以预见未来的人口出生数量降速可能会继续超出人们的估算与想象。

具体说,幼儿园招生的人口红利在2021年后开始逐步消失,小学招生的人口红利在2024年后后开始逐步消失,初中招生的人口红利在2030年后开始逐步消失,高中招生的人口红利在2033年后开始逐步消失。

我们这一代民办教育从业者的工作是建立在2000年以前每年出生人口平均2000万左右、2000年以后每年出生人口平均1600万以上的人口红利基础上,但这肥沃的土壤逐渐的开始消失了,我们既往的成功经验和运作模式也要开始逐步调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