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師明知孫悟空大鬧天宮,惹怒玉帝,還收他為徒?原因感人!

菩提祖師明知孫悟空大鬧天宮,惹怒玉帝,還收他為徒?原因感人!

奇拾西遊丨天星 02


菩提祖師明知孫悟空大鬧天宮,惹怒玉帝,還收他為徒?原因感人!


大千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石猴孫悟空註定要大鬧天宮,三教九流的神仙都避之不及,唯恐被牽連,得罪三界之中最大的神仙玉皇大帝。然而,他們也不會拿下孫悟空以此邀功,畢竟都是神仙,還是要注意格調的。

就這樣,孫悟空來到了方寸山,並被樵夫指引,來到了斜月三星洞的門前。誰知童子早已在此恭候,原來那山上的老祖神機妙算,早已算到猴子這個不速之客。


菩提祖師明知孫悟空大鬧天宮,惹怒玉帝,還收他為徒?原因感人!


菩提祖師作為西遊記中最為神秘的神仙之一,最被人佩服的就是能夠預知未來的神通。他教會了孫悟空,還預料到了幾百年後孫悟空將會大鬧天宮,惹出天大的禍事,將孫悟空逐出師門。

只是,既然菩提祖師料事如神,為何還要多此一舉,先收下孫悟空在把孫悟空逐出師門呢?


菩提祖師明知孫悟空大鬧天宮,惹怒玉帝,還收他為徒?原因感人!


前文說到,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每個人的命運和機緣,都在下一秒時間之內被世界定格。孫悟空也是如此。

方寸山不必凡間其他神仙洞府,這裡門上有十個大字“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所謂靈臺和斜月三星,都暗喻人的內心,故此,世人也將菩提祖師的門派當作修心的門派。

所謂覺悟菩提心,發慈悲願,與一切有情眾生,就是如此。


菩提祖師明知孫悟空大鬧天宮,惹怒玉帝,還收他為徒?原因感人!


哪怕是引導孫悟空上山的樵夫,雖然不是菩提老祖的弟子,但卻也謹遵此道。自幼受到母親疼愛的他,在方寸山過仙門而不入,守著柴扉寡酒,和老母過著清貧的日子,不違一片孝心。

菩提祖師之所以能見孫悟空,也和樵夫的指引有莫大關連,想來是愛屋及烏。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方寸山的靈,就是萬物之間,恪守己心,絕不違背。

所以,哪怕孫悟空會闖禍,菩提祖師也願意給孫悟空一個機會,見一見猴子。這世界上,並非所有的錯,都應該找出背鍋俠,有些錯,是偶然的巧合,為時事所造就,難以避免。


菩提祖師明知孫悟空大鬧天宮,惹怒玉帝,還收他為徒?原因感人!


所以,菩提祖師才在自己家的大門之上,寫下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這十個大字,不但時時警醒著山門之中的徒弟,切不可遺忘初心。也在告知來者,此門清規,修煉一途,重在修心。

當菩提祖師見到孫悟空時,孫悟空已經是一個300多歲的老猴王了,距離生死簿上最後的大限所剩時日無多。菩提祖師問孫悟空姓啥,孫悟空說我無性,萬事不惱。

奇拾西遊認為,這是一個和電視劇中上竄下跳完全不同的猴王。唯一一次猴王表現得輕狂,就是在第一次聽聞菩提祖師講經之時,手舞足蹈,這是一種悲極而歡的釋然,在這一秒前,他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在斜月三星洞尋到真正的長生……

特別,孫悟空經歷過花果山上無憂無慮的幸福時光,也經歷過獨自一人,漂泊八年,飽嘗塵世浮沉的艱辛與淚水。看遍世間聲色犬馬,好逸惡勞,如果十年後,碌碌無為,成為奈何橋上萬千生靈中的普通一員,石猴又怎會甘心?大千世界早已打磨掉石猴的稜角,只剩下頑石包裹之中的一顆稚子之心。

如此這般,此刻站在菩提祖師面前的石猴,又怎麼會是一個性格焦躁,難以自持的潑猴?

菩提祖師收孫悟空為徒之日,恐怕早已算出孫悟空日後會大鬧天宮,讓玉帝下不來臺,大為震怒。然而,老祖仍然收下了猴子為徒,想來是孫悟空的話打動了菩提祖師。


菩提祖師明知孫悟空大鬧天宮,惹怒玉帝,還收他為徒?原因感人!


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麼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裡,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孫悟空有一顆道心,誓要長生不老,卻並非出自私心,而是想要保護花果山的猴子猴孫。假如菩提祖師沒有收孫悟空為徒,孫悟空如此在遊歷個十數年,恐怕也沒有大鬧地府的故事了。


菩提祖師明知孫悟空大鬧天宮,惹怒玉帝,還收他為徒?原因感人!


然而,菩提老祖面對一個懂得珍惜幸福時光,為此不懈努力付出,不惜用全部的幸福作為代價的石猴,又怎能不為這種赤子之心所打動?

這樣還對得起自家大門之上的那十個大字嗎?

——————

歡迎評論,分享你的精彩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