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誰引發了孫悟空“大鬧天宮”?

《西遊記》很重要的一個開局是“大鬧天宮”,講的是孫悟空皈依之路的一部分。孫悟空本是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一個石頭崩裂所生,很有靈性的一隻石猴。跟

西牛賀州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裡的菩提祖師學了一身本事。這就初步具備了鬧天宮的條件。

西遊記:是誰引發了孫悟空“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的導火索,也就是直接原因,是王母沒請他參加蟠桃會。這本來是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至於激怒孫悟空嗎?至於!因為孫悟空是天生石猴,不懂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他的行為全都是猴子本性的自然反應。因為一件小事,而發怒也是正常的。接下來小編就給您說說這其中的原因。

先介紹一下鬧天宮的來龍去脈:

一、猴子吃不著桃子肯定急!

孫悟空跟菩提祖師學成本事之後,做了了兩件“違法”的事:第一,先到東海龍宮討了金箍棒和一身披掛,鬧得四海龍王不得安寧;隨後又去地府強行在生死簿上劃掉了自己的名字。這還得了!龍王、閻君拿他沒辦法,只好去天庭告御狀,要求懲處孫悟空。玉帝正要發兵征討,這時候太白金星獻策:妄動干戈不如招安。其實玉帝本來也不想開戰,便採納了太白的建議,把孫悟空召入天庭,授他做了個小官:弼馬溫。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聖”。

西遊記:是誰引發了孫悟空“大鬧天宮”?

齊天大聖?這哪行?玉帝肯定不願意。結果還是動起了干戈,派天兵天將下界捉拿孫悟空,結果失敗了。太白再次獻計:不如就順水推舟,承認他“齊天大聖”的虛名,但不給他實權,只要能約束他不就行了嗎?玉帝又採納了,讓孫悟空管理蟠桃園。本來孫悟空看管桃園挺盡責的。直到有一天,仙女們來摘桃,說要舉辦什麼“蟠桃大會”,請了好多好多神仙。孫悟空就好奇,弱弱地問了一句:“不知可曾請我老孫?”,結果仙女們抿嘴竊笑(這哪裡是美女笑?簡直是巨大的嘲笑啊!)

孫悟空哪裡受得了這氣。說是封我為“齊天大聖”,開個蟠桃會居然不請我,啥意思?這不是騙人嗎?這才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造反:偷吃了蟠桃,攪了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仙丹,然後逃離天宮,反下界去。這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過程。

西遊記:是誰引發了孫悟空“大鬧天宮”?

二、蟠桃會是啥玩意?

說道這裡,我們不僅會問:蟠桃會到底是啥玩意兒?有這麼重要嗎?呵呵!怎麼好說呢。要說不重要吧,請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要說重要呢,其實就是王母娘娘的一個生日party。

原來,王母最自豪的鎮山之寶就是這蟠桃園,吃了蟠桃和吃人參果一樣,有長生不老的功效。每年的三月三(在我們凡間,這個時候好像桃樹才剛剛開花吧!可是在天上不知道怎麼就開始吃上桃子了,也許蟠桃與普通桃子不一樣)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每年這個時候,王母都會召開蟠桃大會,宴請各路大神和菩薩。那規模是相當隆重!各路神仙和菩薩也把受邀請參加蟠桃會視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西遊記:是誰引發了孫悟空“大鬧天宮”?

如此說來,蟠桃會雖說是王母娘娘的生日party,其實已經演變成了一種幫助玉帝統領眾神的政治手段,過生日的意味就已經小很多了。你想啊!這麼多神仙都請去吃桃了,唯獨“齊天大聖”一人在看桃園。這這這叫什麼“齊天大聖”啊?別說是隻猴子,就是擱人身上,誰能受得了?很明顯這是在“耍猴”嘛!正好孫悟空一身本事沒處使,這下正好派上用場。所以說,大鬧天宮就是幾個爛桃引發的血案。

三、如果王母娘娘請了孫悟空,他還會鬧天宮嗎?

那麼,玉帝和王母為什麼沒有請孫悟空參加蟠桃會呢?雖說有好幾個原因,但是這個問題不難回答。

第一,孫悟空資歷淺。你看請來的哪位不是修行了上萬年的大仙,雖說孫悟空有一身本事,但畢竟是天上“新來”的神仙,太年輕;第二,沒有關係。孫悟空本是天地所生,沒爹沒孃,社會關係太簡單。更別說天上了,更是麼有一個熟人。雖說自己的師父菩提祖師是個大人物,但是此人神龍見首不見尾,也沒有公佈孫悟空是他的徒弟,這就名不正言不順。所以說,不算數。

西遊記:是誰引發了孫悟空“大鬧天宮”?

第三點很重要,那就是孫悟空太“調皮搗蛋”,沒有規矩,又不懂官場禮儀。如果讓給他來,與眾位老資格的大仙稱兄道弟、直呼其名,實在有辱天挺斯文。因為大家都見識過孫悟空的為人,因為之前在天上做過弼馬溫。他見了玉帝叫“老兒”、見了太上老君叫“老倌兒”、見了福祿壽星叫“老弟”,沒大沒小;第四,很可能是壓根兒玉帝和王母娘娘就沒想起來天上還有這麼個人,真的把孫悟空給忘了。小編覺得最後這樣一點最有可能。

西遊記:是誰引發了孫悟空“大鬧天宮”?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如果當時王母娘娘請了孫悟空,滿足了孫悟空的虛榮心,那孫悟空還會大鬧天宮嗎?您不妨說說看!

(簡短小文,有感而發;隻言片語,定有不足。道不盡滄桑歷史,寫不完興衰長歌。旨在拋出磚石,引來無暇美玉。敬請留下您的文明評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