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三大窘狀:買不起房,找不到對象,不想回故鄉

90後最早一批出生的已經接近而立之年了,最晚的也快達到法定結婚年齡了。

這批曾被70、80後的人視為非主流的人群,終於成為社會主流。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找對象、買房、定居這三大命題,自然而然就擺在了眼前。

沒有對象連回家的資格都沒有

90後三大窘狀:買不起房,找不到對象,不想回故鄉

臨近春節,小D卻是近鄉情更怯,父母的催婚號令如催魂一般,讓她忐忑不安。雖然27歲放在大城市還是年輕肆意的一代,但是放回小城市,這個年紀早該結婚了,同齡人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

“找不到對象就別回來了!”

父母從相勸到賭氣,他們不明白,外面那麼大的世界,怎麼找個對象就這麼難呢?

自由戀愛,不應該是戀愛起來更容易,更好找對象嗎?

自由戀愛,既想要自由,又留戀愛情,世事難成雙。

90後是崇尚自由的一代,具有更多自我,追求三觀一致,想去看更大的世界。

“何況,手機不好玩嗎?”小D自嘲。

大家都那麼忙,忙著工作,忙著賺錢,戀愛,反而沒那麼重要了。

買不起房的90後

90後三大窘狀:買不起房,找不到對象,不想回故鄉

北上廣這三大城市,是90後工作的主戰場,這裡工作機會多,自然吸引了無數的有為青年。可是高昂的房價,卻讓人望而卻步。

小A,27歲,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年薪25萬,每月的工資存下一萬,剩下的都用在房租和吃喝玩樂行上面。認為只有工資超過3萬了,才有資格買房。

小B,25歲,外企營銷職員,年薪18萬,基本月光,攢不下錢,花銷大頭是房租,其他用於吃喝玩樂行。

小C,29歲,民企運營經理,年薪27萬,工資存儲理財花費各一半一半,家中尚需補助,無購房資金。認為工資超過3萬以上,才會考慮購房。

......

中國人對於家,對於房子的執念,一直世界領先,淡然,房價也是。

而在大城市工作的大部分普通90後們,除非有老可啃,否則很難買得起房子。

留在讓我靈魂自由的大城市,還是回到能安放我肉體的小城市?

90後三大窘狀:買不起房,找不到對象,不想回故鄉

選擇在工作的城市定居還是回老家,已經成為大部分90後在考慮的問題。

大城市,代表的是無數的機會,精彩的生活,可是卻也伴隨著強大的壓力,這壓力來自工作,來自房價,來自對家人的思念。

小城市,代表的是安逸,代表著親人共聚一堂,可是卻是一眼就看到幾十年後的無望,還有久居大城市的人無法融入的陳舊觀念。

大城市吃喝玩樂行一切都方便,聚會出遊總有地方,是思想覺醒的文藝青年的天堂。

小城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親戚朋友就在身旁,是戀家分子的夢之鄉。

可是,從大城市回去小城市,卻總有些話沒人講,自身的成長也少了方向。而繼續留在大城市呢,何年何月才能買得起房?

正如網友所說:大城市容不下我的肉身,小城市容不下我的靈魂。

時代在改變,畢竟曾經的非主流現在也成為主流了,未來還有無限可能,何懼眼前難吶~

加油吧,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