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星星跳動著穿梭在古道的小巷,

閃閃點綴靜謐的小鎮;

夕霞裡煙窗人家飄香而行的味道,

在柔軟的空氣裡,

茶馬古道上的銅鈴聲輕揚迴盪;

陽光如沙輕柔地披散下來,

散落在靜謐的古鎮。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海德格爾說:“人安靜地生活,哪怕是靜靜地聽著風聲,亦能感覺到詩意的生活。”我不止一次去到沙溪古鎮,淳樸的人們,依傍於群山的隱秘,溫暖陽光映照出的光影……那裡的一切都讓我心生歡喜、倍感平靜。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在時間的縫隙裡,交織著別樣的人間樂趣,好似舊時記憶中的故鄉,有襯著遠處巍巍青山的河水,河水上有彎月般橫跨的橋,綠油油的稻穀,白白的瓦屋,兒時放學後的那些歡樂時光好似就在這廣袤的鄉野上。來到這裡,就會明白唯一倖存的活著的茶馬古道為何讓人魂牽夢縈,因為它的輕描淡寫像夢境淡然而素雅,那麼遠又這麼近。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從2400年前的春秋戰國走來,沙溪見證了朝代間的興起和沒落,仍剩下淳樸的居民和真正的“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歲月靜好。相比較其他古城熙熙攘攘與喧囂至上,這裡平靜得好似歲月長成的模樣。不管風吹雨打,四季變換,永遠篤悠悠、淡淡然,幽雅如故,靜美依舊。這個被稱為“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歷經歲月變遷、自然的洗禮和現代文明的衝擊,竟奇蹟般地以原始的形態存活了下來,任憑外面的世界車水馬龍鑼鼓喧囂,它自顧自地守護著這一方古老,就像是一個時空隧道,帶我穿越千年,回到那個馬蹄聲聲的古道歲月。

馬蹄聲的輝煌年代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和雲南的很多小城一樣,位於茶馬古道上的沙溪,曾經擁有過繁榮昌盛的花樣年華,卻在近代歸於靜寂。沙溪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聯繫著南北交通;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瀾滄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縱貫全壩。在今天人們所熟知的茶馬古道形成之前,馬幫的鈴聲就已千百次地飄蕩在沙溪。也許是上蒼對沙溪情有獨鍾,唐代以後,位於沙溪西部的彌沙發掘了鹽井,沙溪作為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一躍成為茶馬古道的鹽都,成為西藏、滇西北地區的食鹽供給的集散地。古寺廟,古戲臺,古商鋪,馬店,古老的紅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樹,古巷道,古寨門……從任何角度看,沙溪都是古舊的、原始的。四方街還是舊日的模樣,每一條街巷都足夠古老、寧靜、無人紛擾,鎮上亦有不少老屋已改造成客棧,但高明之處在於外觀仍保留了古老的原貌,只對內部進行了改造,斑駁的牆面、古老的木門仍然在向過往的遊人訴說著它們的歲月。

千年集市——寺登街

斑駁的古樓,被風蝕了顏色,象徵著年代的久遠,也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沒有遊客的高談論闊,這樣的氛圍,才對得上“古鎮”二字。2001年10月11日,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產基金會(WMF)在美國紐約宣佈:中國劍川沙溪寺登街(區域)入選2002年101個世界瀕危建築保護名錄。該組織宣稱:“沙溪寺登街(區域)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有完整無缺的戲臺、旅館、寺廟、大門,使這個當時連接西藏和東南亞的古集市還保留得相當完備。”

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靈魂與核心,它位於鎮中心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上。東面是魁星閣,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古戲臺了。狹長的巷道盡頭,是寺登的經貿中心——四方街。它呈長方形,完全用紅砂石鋪就,平整淨潔。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曾經的寺登四方街每隔三天就有一個街市,各地馬幫南來北往,戲臺上霸王鞭舞、洞經古樂,表演通宵達旦,本地人稱之為“兩宵兩天戲”。如今,紅砂石被踩踏得光滑滴溜,其間馬幫專行的石板上蹄痕斑斑,深刻地留下了昔時商業運輸繁榮痕跡。時隔多年,沙溪依然保留著茶馬古道集市的風俗,每週一次的集市上,周圍的村民都背上揹簍來趕集,乳餅、乳扇、柿餅、土蜂蜜、酥油、山羊肉,許許多多原生態的食材都能在集市上看到。這裡的人們淳樸善良,說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但絕不會缺斤少兩。周國平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在我看來,沙溪亦是如此。

寺登街過去有三個寨門,如今僅剩一座老東寨門,其他的都是後新修繕的寨門,過去南來北往的馬幫多走此門,門前石板上當年馬幫留下的馬蹄窩還清晰可見。呈拱形的門樓全用土坯砌成,歷經千百年,依然忠實地守護著這座小鎮。

古戲臺上的低吟淺唱

古戲臺是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築,它位於四方街東面建築群中央臨街位置,建築結構精巧,出角十二角,翼然若飛,與興教寺遙相輝映。600年曆史的古戲臺也曾歌舞昇平、通宵達旦地表演,臺上或歌或舞,洞經古樂、霸王鞭舞、白曲小調,臺下看醉了多少南來北往、風雨中闖蕩的馬幫人。而現在古戲臺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是安靜的存在。

在古戲臺旁的老槐樹稍作停留和圍坐在那裡的老人拉拉家常,輕輕依靠樹身凝望著此刻清靜的戲臺想象著這裡曾經霸王鞭一揮的震撼和沙溪姑娘一曲白族老調的熱鬧。老人說他也不記得什麼時候戲臺邊就多了這麼棵樹。幾十年的光影裡除了民族節日外這個戲臺已不再熱鬧,卻也落得一個清淨,或許在過往的某一個夜裡戲臺也曾倚著古城的滿天星光兀自對著這棵樹訴說過曾經的輝煌。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古建築的特色保留

沙溪古鎮是一個真正的古鎮,古色古香,現在仍然保持著最原始的建築特色。古寺廟、古戲臺、古商鋪、馬店、古老的紅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樹、古巷道、古寨門。在這裡慢慢走,慢慢看,像品一盞香茗那樣氣定神閒,在不經意地抬頭間你就會發現屋簷下刻畫的精細花紋,在院牆的角落一塊雕刻靜美的石磚。

建於清末的歐陽大院老宅藏在深巷之中,紅砂石砌成的大門雖飽經滄桑但依舊華麗。一座馬店,兩個花園,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百福百壽。從廚房邊上的樓梯拾級而上,正房中藏著另一片天地。站在正房的窗邊,推開窗紙破敗的格窗,視野無限遼闊,遠處的青山、近處的院落、頭頂的白雲,毫不費力地盡收眼底,只能感嘆當年主人建宅時選址的精妙。在院落的一角,是整座大院的廚房,100多年前修砌的石質灶臺、水缸仍然被後人所使用著。老人們安詳地靜坐著,或抽菸,或啥也不幹,彷彿這世間繁華都與他們無關。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從遠至近 踏橋看水

走出沙溪古鎮的四方街,就能看見黑潓江和玉津橋以及環抱的青山、四周的村落。初到黑潓江邊還未走近玉溪橋只覺是普通的一座古橋,踏上橋你才會看見砌橋的磚因為常年行人和牲口運貨的踩踏而變得坑坑窪窪。比起那些塵封在圍牆裡僅供參觀的冰冷文物,這裡的水、橋一直堅挺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只要它仍然連接著村莊與古道就不會從歷史中退出。

黑潓江和玉津橋是值得你花時間停留的地方,從遠至近,從上至下,每一個角度都能看到不一樣的“小橋流水人家”,不僅如此,在這裡看朝陽升起,夕陽西下,晨曦和餘暉裡散射出的淺淺白光讓沙溪顯得安靜又孤獨。江邊的老柿子樹帶來些旅程中的小樂趣,秋日裡柿子成熟,沉甸甸掛在枝頭,甚是好看。

在沙溪,時間彷彿具有不同的含義。鞋店的老阿媽會放下生意,去欣賞門前一叢盛開的茶花;編織的大姐會放下手裡的活計,和你嘮嘮家常;田裡的農夫會停下手中的耕作,眺望雪山千變萬化的容顏……我去過不少地方,相比起來,我如此熱愛沙溪,不管多少年過去,它依然恬靜真實。在這裡,有著生命本來的高低和輪迴。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未來新發展 構建大格局

未來的沙溪古鎮將成為“西方人的東部世界,中國人的美好生活”,還將成為雲南省旅遊再添三個“國字頭”旅遊稱號——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特色小鎮。從產業鏈、全域旅遊的角度來看,它的旅遊前景也給人留下了令人期待空間,我想,這顆茶馬古道上的明珠也將會大放異彩,讓世界看到它的身影。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沙溪古鎮:聲聲銅鈴響 落日雲歸處

如果你每天被瑣事纏繞,想聽聽風,看看兩千年的時光,那就來沙溪吧,哪怕僅有半天的漫步,在遠山和平田之間,在溪流與民居中,你會感受到它與滾滾紅塵保持著適當距離的那份超然和清雅。到了夜晚,一切歸於平靜,卻在安靜中蘊含著堅韌的能量,讓你在樸素無華的靜夜裡,還搖曳著馬幫銅鈴聲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