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優質發展軟環境,福建馬不停蹄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福建马不停蹄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運行效率的綜合體現,是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2018年以來,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採取有力措施,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加大對實體經濟服務支持力度,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取得積極成效。

對標最高水平,聚焦企業關切,以市場主體期待和需求為導向,加快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已成為全省上下共識。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福建马不停蹄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福建马不停蹄

最近,福建嘉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佳洵登錄福州市網上辦事大廳辦理業務時,發現首頁多了“我的惠企政策”選項。點擊企業所屬分類後,相關的116項惠企政策立即呈現在屏幕上,一目瞭然。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福建马不停蹄

此前,各項惠企政策分散在各個部門的一份份文件中,企業查詢很不方便,成為政策落地生效過程中亟待打破的瓶頸。去年開始,福州開展最新惠企政策全面梳理工作,把文件中的政策乾貨提煉出來,將內容繁複的文件轉換成簡單明瞭的表格式辦事指南,讓惠企政策精準直達企業。

不僅在福州,

類似的貼心服務

如今在我省層出不窮,

企業感受到不一樣的營商環境。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福建马不停蹄

去年6月,我省出臺提升營商環境行動計劃,隨後成立“省提升營商環境工作推進小組”,踐行“馬上就辦”優化營商環境、完善軟硬件配套、破解項目落地制約因素。13個方面41條改進措施,提升了資源要素配置效率,激發了社會投資創業熱情,進一步打開市場的活力之門。

“審批環節少了!”“不用再跑好幾個部門了!”“手機點點就能搞定!”改變見微知著,企業獲得感實實在在。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各類市場主體新增80.7萬戶,同比增長27.6%。

在福建,

以簡審批優服務便利投資興業,

以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

以改革推動降低涉企收費。

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已成為一場自上而下的行動。

營商環境建設被納入省委省政府重點督查事項,營商環境優化工作納入各地市政府年度績效考評內容。

同時,多渠道徵集營商環境工作方面的問題建議,定期彙總形成問題清單,梳理轉化為任務清單,分解到相關責任部門整改。

>>> 為了公平對待各類市場主體,破除不合理門檻限制,我省推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實行“非禁即入”。編制權責清單,實現省、市、縣、鄉四級權責清單全覆蓋。

>>> 為了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出臺《關於加強實體經濟金融服務進一步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指導意見》,從八個方面提出29條具體措施,設立總規模150億元的省級紓困基金和20億元的紓困專項債,以市場方式緩解上市公司流動性壓力。

>>> 為了營造公平市場環境,我省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執行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已在工程、交通等18個領域建立“紅黑名單”制度,在司法、稅務、金融等多個領域實施聯合獎懲制度,開展重點領域失信問題專項治理。

簡政放權,能放就放、能減則減,

省級共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665項,

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

均精簡50%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福建马不停蹄

一場場打通營商環境

“點穴通脈”的提升行動,

激發和釋放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過去一年,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了多項減稅降負扶持民營企業經濟發展的好政策,我們趕上民企發展的又一個春天,更有信心把企業做大、做強。”說起減稅降費,廈門芯光潤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卓廷厚感受很深。芯光潤澤科技是一家致力於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的設計、研發和製造的民營企業。半導體研發項目門檻高,投入大、週期長,卓廷厚說,稅務部門及時落實稅收好政策,短短時間就將1000多萬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退還,切實減輕了企業的稅費負擔,“我們又將退稅款投入研發,加快了公司的創新發展”。

緊盯企業關切,著力減負擔、降成本,我省制定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出臺調整高速公路通行費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意見、建設工程交易服務收費標準下調53%、清理規範涉企保證金、提出10個方面23條降本減負措施,實施加快民營企業發展25條措施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10條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福建马不停蹄

據統計,2018年

減輕實體經濟企業負擔

超過700億元。

改善營商環境,

關鍵在政策落實,

關鍵在企業感受。

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優化營商環境,既要圍繞當地的產業發展、主體培育、市場健全完善來優化服務體系,也要推動政府、市場、企業、社會、公眾的整體聯動,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下硬功夫打造好發展軟環境,

福建馬不停蹄!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福建马不停蹄

以倒逼機制推動優化營商環境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福建马不停蹄

廈門大學中國營商環境研究中心

執行主任許志端:

把市場主體的活躍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的關鍵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那麼,福建的營商環境怎麼樣?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中國營商環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許志端表示,以世界銀行對營商環境的定義及評估方法論看,不同經濟區域營商環境的優劣實際上是比較的結果,這種比較是來源於企業對所處區域政府監管(審批)效率、服務質量、法律法規健全性與執行力度等的實際感受。從這個角度看,福建省整體營商環境較好,但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差距。

參照前不久開展的福建省2018年度營商環境評估,目前福建省內九市一區各自的情況有較大差異,其中廈門市的營商環境可謂一枝獨秀,在建設工程項目審批、獲得永久性電力連接、企業廠房交易登記、企業綜合稅費、跨境通關及企業破產清算等方面表現較好。許志端認為,這得益於廈門市自2015年就開始持續進行的營商環境評估與優化。廈門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主動對標世界先進經濟體,藉助第三方評估力量,以問題為導向,通過發現差距、診斷問題,實現邊評邊改、以評促改。

許志端分析,當前福建省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粗放型經濟增長階段中的勞動力及生產資料成本低等優勢已不復存在,而原來被這些優勢所掩蓋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就凸顯出來了。她認為,制度性交易成本就體現在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審批流程手續複雜、要件多、時間長等以及法律法規執行不到位甚至不合理等方面。因此,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就是要減少、消除這些制度性交易成本,通過簡手續、壓時限、降成本、優服務以及健全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等改善、優化措施,使投資者和企業家能更加便利、高效地投資創業。

許志端說,結合福建省的營商環境現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簡化辦電流程、加快關檢融合促進通關便利化、優化辦稅服務、加快建設“一網通辦”平臺等都是當前福建省改善、優化營商環境的切入點和近期目標。她建議,福建省可以充分借力客觀、獨立的第三方營商環境評估報告,形成改革的倒逼機制,力爭推動福建省營商環境進入國內領先行列。“這需要政府聚焦企業關切,加強上下級部門及橫向部門之間的協作和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對標先進做法,精準施策。”

數說

●2018年全省共有214萬戶次納稅人享受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優惠24.8億元,為492戶符合條件的企業辦理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22.06億元。降低企業用電用氣成本30.23億元,減免物流業高速公路通行費1 1.48億元。

●去年我省企業開辦環節精簡至3個,全省實現開辦企業時間壓縮至8個工作日,福州、廈門、泉州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提前半年實現國務院確定“2019年上半年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8.5天”的目標。

●去年以來省級共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665項,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均精簡50%以上。其中,省級交通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由179項減至53項,保留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精簡率達70.4%,超出全國省級交通系統平均水平20.4個百分點;交通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審批時間壓縮60%以上,減至90個工作日以內,超過國務院要求50%的目標。

●我省全面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至去年底,“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辦理事項達86%。其中,162個涉稅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133個涉稅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綜合得分在全國的排名大幅提升。

●2018年12月,我省進口整體通關時間40.40小時,出口5.10小時,分別累計壓縮為63.30%、75.09%,超額完成任務。

●執行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已在工程、交通等18個領域建立“紅黑名單”制度,在司法、稅務、金融等多個領域實施聯合獎懲制度,開展重點領域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去年以來累計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08.1 7萬例。

●我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會同同級工商聯,全省共組建了1456名律師參加的服務團隊,與596家重點民營企業對接,共同推進法治體檢工作。

●2018年全省實有各類企業121萬戶,比201 7年增長16%,其中,內資企業1 18萬戶,外資企業3萬戶,分別增長17%、7%。全省實有個體工商戶248.91萬戶,增長17.56%。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福建马不停蹄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福建马不停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