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周總理會評價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呢

翻開中國古今史冊,既有歷史首位女將領婦好,也有定國安邦的大才女鍾離春,還有徵戰沙場的花木蘭、樊梨花、穆桂英、梁紅玉等,更有立國之君武則天。但是,為何周恩來總理會評價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呢?

也許是真實歷史上的冼夫人一生有三個無人可及的第一吧。因為,從《隋書》、《北史》、《資治通鑑》等國家修編的史書,到地方史志都有對冼夫人的記載。

一、中國歷史第一位享有“開府授印”之權的女性

公元548年8月8日,時任南北朝梁國豫州刺史的侯景,經過數月準備,突然發動了震驚天下的“太清之亂”。 名為清君側,實為個人野望。公元549年初,侯景率軍對臺城進行了數月圍攻,由於糧食斷絕,疫疾大起,梁武帝蕭衍餓死宮中。侯景攻陷臺城後,又擁立太子蕭綱為皇帝,自封為大都督,總攝天下兵馬。同時,侯景又縱兵四處殺掠,一時造成三吳大地屍骸填道,血流成河,民怨四起。

為何周總理會評價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呢

公元550年,高州刺史李遷仕打算扣押冼夫人之夫高涼太守馮寶,欲迫其一同造反,卻被冼夫人的一雙“火眼金睛”看穿。同時,當李遷仕準備叛亂之際,冼夫人又率領兵馬趁其不備,發動了突然襲擊,並將其大敗。

在這期間,冼夫人有幸結識了梁國大都督陳霸先,並堅決追隨其平定四處叛亂。並於公元551年,協助陳霸先將反賊李遷仕擒殺。

公元557年,陳霸先統一了南北朝,建立了陳朝,帝號為陳高祖。由於冼夫人有守護一地之功和多起平定叛亂之勳,深受陳高祖氣重,被冊封為“冼太夫人”,同時又授予其開府授印之職,有調動六州兵馬之權。

所謂“開府授印之職”,享有自主任命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等文武官員的權利,還可以統領六州兵馬,這樣的權利,在歷史的長河中,可是非常少見的。

由此可見,人的一生,雖然自身能力很重要,但是“跟對人,作對事”卻更加的重要。

二、中國歷史第一位“一生立志國家大一統”的女性

公元548年至公元552年的四年間,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冼夫人主動率兵進行平叛,不僅平定了嶺南當地的叛亂武裝,還協助陳霸先都督擒殺了叛將李遷仕,確保了嶺南之地百姓的安居樂業。

公元569年10月,廣州刺史歐陽紇叛亂,並以冼夫人兒子馮樸為質,迫其同反。對此,冼夫人不為所動,以國家大義為先,主動率領大軍進行討伐。後又會師陳將章昭達率領的大軍,對歐陽紇進行夾擊,從而擊殺歐陽紇,平定了廣州叛亂。因功,陳朝冊封冼夫人為“龍郡太夫人”。

公元589年正月,隋滅陳後,當兵臨嶺南的隋軍出示了陳幼主的勸降信,以及冼夫人贈送給陳幼主的“扶南犀杖”後,冼夫人召集數千洞主對陳國進行了祭拜。接著,又派遣孫子馮魂帶領兵馬迎接隋將進入廣州,從而結束了中國歷史上長達300年的大分裂局面。

公元590年11月,番禺俚帥王仲宣和土著酋長陳佛智反隋,並率領大軍包圍了廣州城。對此,冼夫人迅速率領大軍進行平叛,並一舉擊殺土著酋長陳佛智。之後,又聯合朝廷大軍,將王仲宣擊潰。此時,冼夫人已是79歲的高齡老婦人了。

為何周總理會評價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呢

期間,為了維護嶺南地區的民族團結,冼夫人說服族人,打破非本族不可通婚的習俗,毅然嫁給高涼太守馮寶,用自身行動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同時,因時任梁州刺史的兄長冼挺好鬥,經常和周邊州郡發生械鬥,所以多次進行勸諫其多做善舉。從而使冼挺放下私人恩怨,結好周邊州郡,為此百姓紛紛稱頌冼夫人之德。接著,海南儋耳俚人,感其德率千餘洞前來歸附。

雖然,當陳滅亡之時,族人們紛紛擁護冼夫人為“嶺南聖母”,想令其自立為王,卻被其所拒,最終率眾歸順隋朝,促進了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面對國家大勢,冼夫人從未有過自立的舉動,皆以百姓安居為己任,以國家統一為大業,顧大局,識大體。因此,被隋文帝先後冊封其為“宋康夫人”、“譙國夫人”,並授予其六州兵馬調動之權。也因此,其夫還被追封為高州總管、譙國公。而“公”的爵位,則為“公侯伯子男”五爵位之首。

三、中國歷史第一位曾被歷代君王冊封,並被後世千年祭祀的女性

冼夫人生前,曾被梁、陳、隋三朝累次冊封。後來宋、明、清等王朝均對其進行了封號。如:明嘉慶年間二次對冼太夫人廟進行翻修;清同治皇帝賜予其“慈佑”牌匾;周總理題寫“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等。

為何周總理會評價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呢

同時,據高州文物部門統計,僅轄區內就有冼太夫人廟宇200餘所。此外,廣東的茂名、湛江、肇慶市、陽江市等地,海南、廣西等省,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等國,皆建有諸多的冼太廟。

此外,據《茂名縣誌》記載:每年的春秋仲月二十四日及十一月二十四日,定為官府的公祭日。

但是,無論冼夫人如何的文武雙全、智勇無雙,皆不如其立志於國家大一統的智慧與舉動。所以,古今歷史上能做到冼夫人這三點的女性當無人可及,周總理評價的“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的讚譽當實至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