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俄“因陀羅2018“軍演背後,俄國人的推銷意識真強

俄國與印度在地緣上由於隔了一箇中國,從古代到現代一直處於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哥薩克騎兵沒有騎臉印度,絕對不是印度不富饒,沒有掠奪的價值。當年,印度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可是一個搖錢樹。今天的印度則是俄國的搖錢樹,從海軍潛艇到陸軍的零碎可是讓俄國賺得彭滿缽滿。當然,兩者的關係除了銅臭味還是有大國之間的友誼在。

印俄“因陀羅2018“軍演背後,俄國人的推銷意識真強

今年6月俄國和印度的聯合軍演“因陀羅-2018“可以說完美收官。9月的第二次演習也宣告著兩國關係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演習主題為協同作戰以及打擊極端分子,兩國每次投入的兵力並不多,往往不足千人。6月開始籌備以來,兩國運輸和後勤已經就位。9月的空軍演習則是蘇-30,米格-29牽頭的空戰反恐。本月的陸軍實彈射擊項目就是兩國官兵駕駛T-90和BMP-2戰車實彈射擊。

印俄“因陀羅2018“軍演背後,俄國人的推銷意識真強

就目前來看,演習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成果,更像是一場訓練和武器測試。首先,兩國的裝備水平相差較大,如果四代機和三代機在空中是教學的話(可惜光輝也沒來),T-90則是毛子的營銷手段。其實印度空軍訓練並不差,可惜沒有那麼多飛機,這次米格-29上的俄國駕駛員就手把手帶著印度飛行員直觀感受了什麼是好飛機。我們有理由相信,蘇-30的訂單還會蹭蹭的往上漲。

印俄“因陀羅2018“軍演背後,俄國人的推銷意識真強

印度還能萬國化多久?也許他會更加俄國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