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的忠臣——汲黯

提到忠臣,我們首先想到的永遠就是面容清瘦,仗義執言,忠貞直諫的形象。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汲黯絕對是一個忠臣。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汲黯所代表的卻是逐漸被歷史趨勢所拋棄的理念。我們不懷疑他的忠誠和能力,但是卻對他的眼光有所保留。

作為一個官宦世家,汲黯走上仕途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故事。最初的汲黯,因為父親的關係,在漢景帝時作太子洗馬,這個官職可不是就只是給馬洗洗澡這麼簡單,應該讀作太子洗(xian)馬,在漢朝是太子出行時的先導。一旦太子繼位,必然前途無量。果然,汲黯在漢景帝駕崩之後,慢慢步入漢朝權力舞臺的中央。

作為出身世家大族的人,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得益於幼年時的良好家教及薰陶,汲黯一直以威嚴著稱。在漢武帝即位之初,汲黯的官職是謁者。漢武帝因為東越部族互相爭鬥派遣汲黯前去巡視,但是汲黯沒到地方就回來了。因為在汲黯看來,東越部族好勇鬥狠,互相攻擊是常有的事,不需要讓漢朝的使者紆尊降貴的去巡視。而當河內郡發生大火,漢武帝再次派遣汲黯去視察時,汲黯則乾脆對火災不聞不顧,假借皇帝給的使者節符命令地方官員調撥糧食拯救因旱災而流離失所的災民。對於汲黯而言,火災產生的原因十分簡單,只要防治得當便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但是,河內郡的旱災卻十分嚴重,百姓甚至到了父子相食的地步,這才是燃眉之急。因此汲黯假傳聖旨,賑災救民。這在當時是十分嚴重的罪行,但是還在漢武帝開明,不僅不治罪,反而認為汲黯是賢明之人。

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汲黯對一切問題的出發點是什麼。比起外部,他更關注國家內政;比起偶發性災難,他更關注持續性的旱災。在這樣觀點的推動下,汲黯在東海郡時,整肅官吏,治理百姓,喜好清靜無為,謹慎地選擇郡丞和各曹掾史,然後放手任用,他只關注大事,不苛求細枝末節。汲黯身體多病,躺在內室中不出門;但是僅僅只過了一年多,東海郡治理得很好,百姓交口稱讚汲黯。武帝聽到了,召汲黯入朝,擔任主爵都尉,地位與九卿相同。他處理政務,主張清靜無為,從大的方向引導,不拘泥法令條文。

是人,總有缺點。汲黯的缺點就在於他的性格。【黯為人,性倨少禮,面折,不能容人之過。《資治通鑑》】也正是這樣傲慢無禮,不容人之過的性格讓汲黯無論是面對漢武帝還是同僚,都容易惹人記恨。

對漢武帝,汲黯常常是毫不留情,當面之言。在漢武帝徵召儒家學者進宮時,漢武帝總是說"我想要怎樣怎樣",這是年輕帝王的通病,但是汲黯卻應聲回答說:"陛下心中藏著許多欲望,而表面上卻做出施行仁義的樣子,怎麼可能效法唐堯虞舜那樣的治績呢!"這樣一句話,卻讓漢武帝下不來臺。漢武帝因此勃然變色,同僚都汲黯擔憂,但是汲黯倒好,非但沒有感激,甚至說"天子設立公卿等輔佐大臣,難道是讓他們阿諛奉承,使君主陷入不仁不義的境地嗎?況且,我既然已經處在公卿的位置上,如果只想顧全自身性命,那就會使朝廷蒙受恥辱,那怎麼得了!"這樣一來,就等於直接指著鼻子罵同僚都是些蠅營苟且的酒囊飯袋。

汲黯其實是個純粹的人,不管是公孫弘還是張湯,汲黯都對他們心存不滿。原因就在於公孫弘無法做到表裡如一,而張湯更是因為完全按照漢武帝的意思去更改法令讓汲黯心生不滿。在和公孫弘與張湯的爭執中,《資治通鑑》提到了了幾個非常有意思的片段,這裡我們一起來看看。

【(公孫弘)常與汲黯請間,黯先發之,弘推其後,天子常說, 所言皆聽,以此日益親貴。弘嘗與公卿約議,至上前,皆倍其約以順上旨。《資治通鑑》】公孫弘經常與汲黯約好勸諫的策略,那就是汲黯首先發言,公孫弘在後面拾遺補缺,這種議政策略讓漢武帝常常採納他們的建議,以至於出現"所言皆聽"的錯覺。但是公孫弘曾有一次背約而順從武帝的意思,這讓汲黯大為惱怒,於是便心中留下隔閡。對公孫弘大加撻伐,甚至不惜地域黑,以公孫弘出身在齊地,是奸猾的品性是融進骨子裡的。同時,對於公孫弘的節儉行為汲黯也大肆批判,指責位列三公高位的公孫弘"為布被,食不重肉"也是沽名釣譽,大奸似忠的表現。就現在的觀點來看,公孫弘為汲黯攻擊的兩件事都是站不住腳的。若是公孫弘時刻堅守與汲黯的盟約,那麼用不了多久兩個人就會身首異處,畢竟臣子們共同進退對任何一個帝王都是一種極大的威脅,更何況他們面對的是性格剛強,權欲極盛的漢武帝呢?同時,公孫弘以宰相的身份厲行節儉,其本身的宣傳導向意義更大於實際意義。但是汲黯就此來攻擊,手段似乎略顯下作。

而與張湯辯論時,汲黯又一次發揮了地域黑的本事,不過這裡黑的不是地域而是職業。【天下謂刀筆吏不可以為公卿,果然!必湯也,令天下重足而立,側目而視矣!】張湯子承父業,在發跡之前做了很久的長安吏,負責司法類事務。這樣的職業造就了張湯必然是以法為主,雖然後來學習《尚書》,但是改變不了張湯骨子裡的法治思想,儒家的學說只是給了張湯一個好聽的斷案言辭。歷史上一直將張湯視作酷吏,但是張湯為官清廉,在任時打擊豪強,為推行武帝的經濟政策立下汗馬功勞,其人其事在筆者下一篇文章中會詳細來說。而汲黯則正是因為張湯奉行嚴刑峻法,處處對武帝唯命是從才對他心懷怨懟。

那麼對同時期公認的英雄人物衛青,汲黯又是如何做的呢?【於是青尊寵,於群臣無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獨汲黯與亢禮。《資治通鑑》】對此,汲黯的解釋是的尊貴不會因為有人和他持平等之禮而打折扣。衛青也因此更加尊敬汲黯,每逢國家大事都向汲黯請教。

匈奴渾邪王舉族投降,漢武帝對於這樣一個可以彪炳史冊的功勞自然十分上心,為了安撫渾邪王,漢武帝下令徵調車輛兩萬前去迎接,可是國家財政緊張,只能讓長安令向百姓賒買馬匹,百姓自然不願意,紛紛將馬匹藏匿起來。因為徵調不利,漢武帝想要殺掉長安令洩憤。這時身為右內史,作為長安令頂頭上司的汲黯自然站出來直面漢武帝的怒火。汲黯認為,匈奴渾邪王是背叛了其主上的人,現在投降只需要按照縣的順序傳送即可,沒有必要勞民傷財,損害漢朝百姓的利益而去奉承異族。漢武帝默然以對。當渾邪到了之後,當地商人因為與他們做買賣而被判處死刑的人有五百人,汲黯在武帝空閒時去請求面見皇帝,一個民族主義者的言辭又噴薄而出,漢朝與匈奴相互交戰,俘虜了匈奴人應當作為獎勵賞賜給有功之人作為奴僕。現在面對渾邪王的投降,如今縱然不能做到,也不能因渾邪王率數萬人前來歸降,就用盡國庫財富來賞賜他們,徵調百姓服侍、奉養他們,好像供奉驕橫的兒子一般,那些無知的百姓怎麼知道在長安城中做買賣,竟會被法官以犯有使財物非法出邊關的罪名受到懲處呢!陛下既不能用匈奴的財物答謝天下,又憑法律中一項不重要的條文殺死無知小民五百餘人,正是所謂"為保護樹葉而傷害樹枝"了。漢武帝沉默不語,沒有應許。

其實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漢武帝這樣的做法或許有著千金買馬骨的意圖在裡面,謀求對匈奴人分化瓦解,從而不斷削弱匈奴勢力。但是,汲黯的看法卻是十分中肯的,收攏異族人心的前提是真的從本國人民利益出發,只是一味求名必然喪失百姓人心。所以至今人們依舊讚賞武帝揮師北伐匈奴的同時,也會對他頗有微詞。

至於漢武帝得到寶馬命令創作詩賦,配成歌曲;因為渴求士子而不斷招攬,但是卻經常因為一點小錯便被殺頭抄家絕不寬恕,等等諸如此類的行為更是讓汲黯懟上了癮,或是諷刺漢武帝殺伐過度,人才的增長抵不過武帝殺人的速度;或是直指歌賦的創作應該是讚美先祖、教化人民等弘揚正能量的手段,而不應成為好大喜功的助興之物。從此來看,汲黯真的是一個腳踏實地,勤懇踏實的忠臣。

也正因如此,在汲黯因為違法,賦閒在家養病時,漢武帝面對淮陽郡地處楚地交通要衝,官吏百姓不和的困境,仍舊召來汲黯,任命為淮陽太守。雖然汲黯伏地辭謝,不肯接受印信,但是漢武帝數次下詔強行授予,汲黯最後才不得不接受這一職務。漢武帝當時的承諾是很快就召汲黯回到中央,但是哪知汲黯這一干就是十年,最後病逝在任上,可以說是為了漢朝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汲黯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汲黯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正如淮南王劉安意圖謀反時,也曾經點評漢朝中央大臣時說【且曰:漢廷大臣,獨汲黯好直諫,守節死義,難惑以非,至如說丞相弘等,如發蒙振落耳!"《資治通鑑》】敵人的評價往往最為中肯,汲黯眼睛裡不揉沙的性格也決定了他的一生必然是錚錚鐵骨,不為皇權所折服。但是這樣的"忠臣"卻太過老實,"老實"到無法跟上時代的變化,最初的汲黯是贊同和親的,從汲黯自身的考量來說,北伐戰爭必然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親或許是成本最低的維繫和平的手段。而且汲黯認同黃老之說,反對儒家理念,這些也造成了他與漢武帝、公孫弘、張湯等人的衝突。而這些衝突也讓漢武帝對汲黯的評價從"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到"吾久不聞汲黯之言,今又復妄發矣!"最後"黯自言為便辟則不可,自言為愚,豈不信然乎!"

從社稷之臣,到胡言亂語,再到愚不可及。漢武帝心中對汲黯的評價其實就代表著他與汲黯治國理念的巨大差異,而這種差異更是在公孫弘、張湯等人的襯托之下無限放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