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古代名燈,是中華永不熄滅的文化之燈

每一個城市,華燈初上總讓人流連忘返;每一個地方,有光的地方總讓人覺得溫暖。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雖然電燈普及的年代不過幾十餘年,但是老祖宗的智慧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雖然古代沒有通電照明,但是仍然阻止不了他們一顆想要照明的心!今天就帶大家見識與一下古代那些造型奇巧的燈具。

這些古代名燈,是中華永不熄滅的文化之燈

雁魚燈●西漢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雁魚燈是海昏侯墓出土的一個古代燈具,整個燈具都是由銅材質鑄造,燈身是一隻大雁的造型,肥碩的身軀,修長的脖子,嘴巴夾著一條魚,連接著燈罩蓋,整個雁魚燈整體線條看起來都十分流暢。讓人驚喜的是,這座雁魚燈可拆分成4個部分,便於清洗。

這些古代名燈,是中華永不熄滅的文化之燈

彩繪雁魚青銅釭燈●西漢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除了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雁魚燈,這件在山西省朔縣照十八莊出土的雁魚燈也飽受關注,因為它在造型上與海昏侯墓出土的雁魚燈神似,但是在裝飾上卻更加華美,色彩更加明豔。

這些古代名燈,是中華永不熄滅的文化之燈

長信宮燈●西漢

現藏於河北博物館

長信宮燈相信很多人已經認識了,因為燈身刻有“長信尚浴”字樣,所以取名長信宮燈。比起前面的雁魚燈,這座宮燈更加神奇,因為它除了能拆卸,燈盤還可以轉動,燈罩可以開合。宮女跪坐執燈形象也讓人過目不忘。

這些古代名燈,是中華永不熄滅的文化之燈

“敕廟”銅牛燈●西漢

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敕廟”銅牛燈是最早有環保意識的燈具之一,因為這座牛型燈具的肚子是空的,在點燈的同時往牛腹注水,煙可由罩口進入圓管由牛角處進入盛水的腹中,保持了室內的清潔衛生。燈罩既可擋風,也可調整燈光的照射角度。

這些古代名燈,是中華永不熄滅的文化之燈

邛窯綠釉省油燈●唐代

現藏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我們常說“XXX不是省油的燈”,可是老祖宗偏偏就能造出這樣一座省油的燈!陸游曾說過“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邛窯綠釉省油燈就是在夾層內注水降低油燈的熱度,減少油的過熱揮發,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這些古代名燈,是中華永不熄滅的文化之燈

錯銀銅牛燈●東漢

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整個燈為一頭佇立之牛,兩片弧形豎菱形鏤空屏板是燈罩,考慮到散熱和透光的作用,這兩片屏板的設計同樣是可以移動的,而且設計者考慮到金屬材質的屏板會燙手,竟然在上面多設計了一個小紐環來控制屏板的開合。

這些古代名燈,是中華永不熄滅的文化之燈

玉勾連雲紋燈●戰國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這是一件用新疆和田玉製成的燈,全燈分為燈盤、燈柱和燈座三塊玉,燈盤為圓形,外壁用一圈連雲紋裝飾,盤心是凸起的五瓣花形燈臺,造型古樸,落落大方。

這些古代名燈,是中華永不熄滅的文化之燈

坐人銅燈●戰國

現藏於河南省博物館

戰國至今能保存如此完好實屬不易,這個坐人銅燈由坐人、燈柄和燈盤三部分組成,坐人束冠、身著長袍,形象端莊,兩臂平伸,手握丫形燈柄,柄上託一環形燈盤,彷彿向世人訴說著千百年前的故事。

看了這麼多製作精良、保存完好的古燈,小新不禁想到前陣子去故宮博物館參觀“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乾清宮前佇立的天燈長壽燈,你知道嗎?它們還有一段故事。

《國朝宮史》記載,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都要安設天燈和萬壽燈,直到次年的正月和二月份才撤走,但是每一次設立這兩個燈都要耗費巨大的人力。道光二十年(1840)清朝國力下降,皇帝下諭天燈和萬壽燈停止豎立。直到今天,天燈和萬壽燈已經停止安設長達179年了。

現在,乾清宮和皇極殿的廊廡下裝飾著華美的宮燈,乾清宮的丹陛上下豎立著高大的天燈、萬壽燈,歷經179年,是時候來故宮博物院一睹天燈和長壽燈的風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