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一店商研習社:餐飲品牌如何年輕化?

品牌總是服務於一個時間段的消費者,每一個消費時間段就擁有不一樣的審美、愛好、價值觀,想要品牌做的長久,就要做到不斷去適應新的市場變化和需求。也就是說,當前品牌年輕化一直是品牌的發展重心。如今,隨著60、70、80後,這些上一波年輕人中老年化,90後逐漸成為主流消費人群,品牌面臨著新一輪的“年輕化”需求。

品牌年輕化往往空有其形而無其神,但不幸的是,很多品牌、品類年輕化的道路,都走到了相似的迷途中,僅僅達到了“形”的貼近,卻夭折在了“神”的部分。就像一箇中年大叔,雖然穿上嘻哈褲,染一頭金髮,但他依然聽不懂年輕人的話題,年輕人只會覺得這個大叔裝嫩又尷尬。


1、“將年輕元素堆疊”就是年輕化?這只是偷懶,很多品牌由於對年輕化理解不夠,往往陷入“年輕化元素”堆疊的誤區。商家以為把當下年輕人喜歡的元素堆疊在一起,就能投其所好,贏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和支持,但這樣偷懶般的年輕化手段,往往只能贏得一時新鮮,難以長久。


曾經紅極一時的水貨餐廳,就是憑藉簡單粗暴的“年輕化元素堆疊”一躍成為年輕人紛紛打卡的網紅餐廳,但很快斷崖式敗北。水貨瞄準年輕人的市場,兩手抓風格:“手抓海鮮”、“夜店裝修風”、“桶裝上菜方式”,一頓飯吃下來,好玩兒又有範兒。餐廳整體或細節都充滿了年輕人喜歡的元素,一切的一切看起來都是為90後消費者量身打造的。


水貨的出現確實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和個性,但華麗的表皮下卻沒有經得起推敲和打磨的靈魂。產品線單一、口味記不住,性價比不高、更沒有向消費者傳達的價值觀,去一次很新鮮,但也僅僅是體驗一次就好,最終不能贏得年輕消費者的真心,很快便走上了快速淘汰的命運。


2、品牌年輕化應該是引導而不是討好,很多商家認為品牌年輕化就是去“投年輕人所好”,於是十分刻意的去挑選最熱門、最流行的元素和事件來包裝自己。但年輕化正確的姿勢並非如此。


隨著社會發展,物質條件的豐富,媒體社交網絡的發達,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如90後,他們的生活和追求都是更加多元化的。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他們知道自己不要的是什麼,但對於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卻並不明確。


所以,年輕消費者需要品牌或商品去引導和告知,究竟什麼是更好的生活,怎樣才能更好的表達“我是誰”,“我想成為誰”以及“我希望別人怎麼看待我”。


所以,品牌年輕化的路上,請不要做年輕人的追隨者,而是年輕人的引路人,只有這樣,品牌年輕化才能超預期。


3、品牌一味追求年輕化,泯然眾人矣,都說年輕化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於是年輕化很容易成為一個被用爛的概念。很多品牌在“年輕化”的路上,成為一個任人打扮的布偶,雖然乍看之下也沒有什麼錯,消費者眼裡呢,品牌也確實年輕化了,但這個品牌卻確喪失了最可貴的獨特性。最後,在眾多蹭著年輕化概念的品牌堆裡,成了眾多年輕的一個,反而沒有了競爭壁壘。


最後品牌年輕化需要“形神兼備”,面對消費者的迭代和更新,品牌都希望在新生消費群中,建立起品牌依舊是時代前端的認知,去延長品牌的青春期。當前消費者更迭,品牌年輕化勢在必行,它絕不是單方面的出擊,而是品牌和年輕消費者的共情;它絕不是片面的裝裝樣子,而是立體深刻的變革。品牌年輕化一直在路上,雖然挑戰不斷,但如果能保持初心卻不固執己見,在變與不變的平衡裡上下求索,最終一定能找到合適的答案。


當你在開店前面對眼下的品牌規劃一籌莫展,當你面對店內空間毫無思緒如何打造空間,推薦你關注“巢一店商研習社”,一個以實體店經營目標為導向的經營開腦口糧號,教你如何讓廁所裡的馬桶都能成為你或客的流量入口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