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時期,一奴隸奮鬥成帝王,大字不識卻發明考試製度

朱元璋是華夏曆史上少數的以平民身份取得皇位的開國君主,上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平民出身的就是劉邦了,但是劉邦好歹還當過秦朝的泗水亭長,朱元璋則只是一個小乞丐和皇覺寺的小沙彌出身,所以從乞丐到皇帝的朱元璋堪稱一代傳奇。

五胡亂華時期,一奴隸奮鬥成帝王,大字不識卻發明考試製度

朱元璋劇照

五胡亂華時期,一奴隸奮鬥成帝王,大字不識卻發明考試製度

朱元璋劇照

五胡亂華時期,也有一個人的經歷可以與朱元璋較量一番,從奴隸出身到成為一代帝王開國君主,唯一可惜的是他沒有能夠完成統一,而且他死後不到二十年,他的國家也被推翻,到後來他的民族都煙消雲散了,這個人就是羯族人石勒,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奴隸皇帝,也是為數不多的文盲皇帝。

五胡亂華時期,一奴隸奮鬥成帝王,大字不識卻發明考試製度

石勒

羯族是匈奴人的奴隸部落,不同於匈奴人的黑髮黑眼,羯族人是典型的白色人種,因為匈奴人將羯族人當奴隸使喚的原因,到了中原耕種人口不足的時候,中原的地主也會買羯人奴隸回來耕種,大量的羯人被當成奴隸賣到了中原。

五胡亂華時期,一奴隸奮鬥成帝王,大字不識卻發明考試製度

羯族人

石勒出身在上黨武鄉,原名叫做匐勒,從小就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並且有會相馬的本事,二十六七歲時,家鄉發生大旱,匐勒外出逃荒,然後被人抓去當成奴隸賣給了茌平人師歡耕種,後來師歡見他長相不凡,免除了他的奴隸身份。

五胡亂華時期,一奴隸奮鬥成帝王,大字不識卻發明考試製度

石勒

永嘉元年,匐勒投奔汲桑,汲桑替匐勒改名為石勒,汲桑自立為在將軍,以石勒為掃虜將軍攻打鄴城,殺死了東嬴公司馬騰,後來晉軍報復殺死了汲桑,石勒只好投奔當時勢力更大的匈奴部首領劉淵。

劉淵是冒頓單于的嫡系子孫,他們一族自稱是與漢朝公主和親的後裔,所以都以劉為漢姓,永嘉二年,劉淵建立漢國,這是五胡亂華時期少數民族建立的第一個政權。

五胡亂華時期,一奴隸奮鬥成帝王,大字不識卻發明考試製度

劉淵

因為都是胡人的緣故,再加上石勒作戰勇猛,石勒在漢國的勢力發展的很快,到第五位君主劉曜繼位後,改國號為趙國,並且封石勒為大司馬、大將軍、加九錫,進爵趙公,第二年又進封為趙王。

後來石勒與劉曜鬧翻,乾脆自立為王,也稱國號為趙,後世史學家為了區分,不得不將劉氏建立的政權稱為前趙或漢趙,石勒建立的政權稱為後趙,但是在當時,確實是有兩個趙國存在的,後來前趙為石勒所滅。

五胡亂華時期,一奴隸奮鬥成帝王,大字不識卻發明考試製度

後趙疆域圖

這點還真和朱元璋挺像的,朱元璋稱帝之前稱吳王,張士誠也稱吳王,兩吳只能活一吳,這就怪不得朱某人心狠手辣了。

石勒雖然是胡人,但是很重視漢文化,曾經下令求賢,得到了許多漢人士子如張賓等人的襄助。

石勒也勸課農桑,可能與他出身耕種有關吧,對農業發展很重視,因為當時是亂世糧食產量不高,所以在石勒境內禁止釀酒。

但是石勒畢竟是胡人,所以很反感漢人說胡字,下令不準說“胡”字,“胡”人要說國人,有次官員樊坦靈機一動,將胡瓜改名叫做黃瓜並且一直流傳到現在。

石勒大字不識,於是經常讓人說書給他聽,聽到高興處便拍大腿,雖然石勒沒什麼文化,但是道理分析的還是很準。

石勒在境內推行文字教育,並且進行定期考核,考核通過之後,就可以進入國家的人才儲備名單,石勒死後繼位的石虎荒淫殘暴,但是後趙仍然能夠在亂世之中堅挺二十年,不得不說後趙的人才基礎打得好。

後世隋文帝開科舉考試,也是受到了石勒的啟發,畢竟發掘人才的方法不多,考試製度的實施是一個相對公平的辦法,比只看門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要好得多。

公元333年,石勒病逝,死後被追諡曰“明”皇帝,廟號高祖。

五胡亂華時期,一奴隸奮鬥成帝王,大字不識卻發明考試製度

石勒

石勒生前曾經說道,我要是與漢高祖劉邦同時代,那麼我就與韓信、彭越等人一樣為他效力;如果是與光武帝劉秀同時代,我就要起來與他爭一爭,鹿死誰手或許也不一定;至於曹操、司馬懿等人,不過是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罷了,算不上真英雄。

只是石勒沒想到自己死後,他的侄子石虎就欺負他留下的孤兒寡母,將他兒子石弘廢黜並殺害自己當皇帝,可憐石勒英雄一世,到後來也是為別人做嫁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