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隨著新一代A6L的上市,德系三強的豪華C級車終於進入同一迭代。相比早些面世的奔馳E級與寶馬5系,奧迪A6L的變化可以說是最大的。整車摒棄了以往穩重的官車形象,追隨全新奧迪家族的設計語言,突出科技感並偏向年輕化風格。近日,我們終於在北京拿到了全新A6L的試駕車,並且找來了它的老對手寶馬5系,讓它們真刀真槍的過過招。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德系三強為什麼只有兩個,奔馳E級呢?

奔馳E級在2016年就換代了,面對19年才正式國內上市的A6L競爭力稍顯不足。而寶馬5系在2017年6月正式上市,與奧迪A6L的上市時間相對更加接近。奧迪A6L廠商指導價為41.78-66.68萬元之間,寶馬5系廠商指導價43.69-65.99萬元之間,售價區間也有較高的重合度。

另外,全新一代奧迪A6L在外觀設計上也推出了偏商務的致雅型偏運動的動感型兩種設計風格,與寶馬5系的豪華套裝及M運動套裝策略類似。

我們本次的試駕車是售價43.69萬元的寶馬 525Li M運動設計套裝和售價44.28萬元的奧迪A6L 45TFSI臻選致雅型,5系在經過選裝後,兩者的售價非常接近。

●奧迪A6L極力擺脫官車形象,寶馬5系凸顯運動風格。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當兩輛車停放在一起比較時,風格上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A6L整體上延續了A8上的家族化設計語言,更具現代感,科技時尚感也更為突出。5系依舊是寶馬家族有些兇悍的運動風格,缺少一些新鮮感。不得不說A6L在外觀上的創新比較大膽,畢竟老款車型憑藉低調、穩重、大氣的外觀在中國市場得到了不少好評。如今全新換代可謂是徹底改頭換面,被接受的程度還要看未來的市場反饋如何。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奧迪A6L和寶馬5系都採用了“套裝”的車型細分形式,無論名字怎麼起,基本上思路都是一樣的。相同車型,一個偏運動風格,一個偏商務/家用風格,這樣的做法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5系的M運動設計套裝在前槓採用了寶馬M車型的風格,顯得比較兇悍。而A6L的致雅型整體上柔和不少,小小的改變帶來的視覺差異效果還是不錯的。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兩款車型全部採用了LED大燈作為標配,但A6L的更先進一些,搭載了矩陣式LED大燈,照射範圍更遠,夜間效果更好。寶馬的“天使眼”日間行車燈是不錯的經典元素,辨識度非常高,但相比A6L科技感就不是那麼突出了。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經過了幾代產品的試練,國產長軸版車型已經越來越協調了。兩款車型的加長區域都集中在後門部分,但5系整體視覺效果上還是比A6L緊湊

,靠後的駕駛艙不僅帶來了50:50的配重比,也是後驅車的獨特風格。A6L的線條比較流暢,斷裂式腰線的設計比較有力量感。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車身尺寸方面,奧迪A6L在兩種套裝風格下車身長度有所不同,但這僅是外觀件的改變導致的,實際軸距沒有變化。從數據上可以顯而易見的看出,5系在軸距和車身高度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對車內空間有一定的保障。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A6L的三角窗無疑能拉長視覺效果,讓整車看上去更加流暢。5系仍舊採用了寶馬家族經典的霍夫邁斯特拐角,霍夫邁斯特拐角是寶馬從1961年推出的BMW 1500上採用並延續至今的一個經典設計元素,這個彎角設計可以讓車輛看起來更具運性,而名字正是源於那位設計師。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18英寸輪圈對於這個級別的車型來說是比較合適的,視覺效果既不會太差,又不會影響舒適性。奧迪A6L採用的固特異 EFFICIENT GRIP輪胎偏向靜音舒適,而寶馬5系的普利司通 博天族相對更講求運動性。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5系的尾部設計中規中矩,尾燈樣式相對老套,很難讓人提起興致。A6L的尾部仿貫穿式尾燈的設計,貫穿式的鍍鉻裝飾條增添了一些設計感。當然,喜歡哪種風格還是因人而異的。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總的來說,新A6L的外觀更有新意,科技化現代風格相比前一代車型來說是不小的革新和突破。但是傳統的穩重形象消失也許會影響到消費者的選擇,我們也由此看到了奧迪想要轉變傳統產品形象的的決心寶馬5系還是在堅持運動風格,這也導致它看上去有些單薄,不夠沉穩

。但還是那句話,在沒有設計硬傷的前提下,外觀的設計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奧迪A6L三屏設計瘋狂吸睛,寶馬5系豪華感更勝一籌。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與A8L如出一轍的3屏幕設計確實讓A6L的駕駛艙亮點頗多,但是科技現代風格帶來了豪華感的缺失,中控臺大面積的硬質材料質感一般。不過相對5系來說,也算是有所創新了。近年來寶馬一直被吐槽的內飾確實表現平平,在和全新A6L的對比下雖然有著一定的豪華感,但很難找到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配置方面,自動駐車、電子手剎、自動啟停等都是兩者的標配,A6L可以選裝併線輔助、車道偏離、ACC自適應巡航的配置,而5系則不提供。但5系可以選裝自動泊車、感應後備廂等功能。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奧迪的這套全新雙屏系統是MMI的升級,並且屬於是旗艦車型A8L下放的配置。雖然有所簡化,但仍舊保持了高水準。車內的實體按鍵數量大大減少,包括空調在內的大量操作都可通過屏幕完成。除了基礎的多媒體、導航等功能外,車輛設置也相當豐富。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系統提供了震動物理反饋,整體使用比較便捷,上手不難。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5系的多媒體系統則相對簡單了不少,10.25英寸的顯示屏效果不錯,雖然支持觸控,但是由於距離駕駛員較遠,操作並不是很順手。對於熟悉iDrive操控的老寶馬車主,還是旋鈕更便利。我們的這輛525Li選裝了360度全景影像,在套裝內的價格為10000元,虛擬的第三人稱視角比較獨特,但其實實際用處並不大。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兩者的座椅舒適度都不錯,5系的皮質和包裹性我個人認為更出色。但不得不吐槽的是,兩輛40多萬的豪華C級車,座椅加熱居然全部需要選裝。5系的價格為3000元,A6L的座椅通風、加熱、按摩功能套裝為4200元。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空間方面兩者的表現都值得肯定,圖中體驗者身高為188cm,在前排調到他適合的駕駛位置後,後排仍有超過兩拳的腿部空間。5系是後驅車型,A6L也有四驅版本,因此中央地板都有較高的凸起,這也導致中間座位的舒適度較差。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A6L在B柱上有為後排乘客設計的獨立出風口,這提升了一定的檔次感,並且後排空調的調節面板也與多媒體屏幕的觸控感一致,體驗不錯。相對來說525Li的後排配置就比較簡單一點。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就像外觀一樣,A6L和寶馬5系的設計風格大相徑庭。A6L更注重科技感,配置亮點比較多,但豪華感就比較缺失,用料及做工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5系總體來說比較平庸,基礎配置雖然不缺,可也沒什麼亮點可言。不過從做工和用料來說還是對得起豪華品牌的定位

跟商務風說再見 全新奧迪A6L VS 寶馬5系 靜態篇

●靜態部分總結

作為豪華C級車的A6L和5系表現出了不一樣的風格,相同點是他們都很好的體現了品牌的風格與文化。奧迪A6L貫徹的科技至上風格相較於老款車型是比較大的顛覆寶馬5系從各方面都彰顯了運動風格,豪華質感也比較突出。不過對於這個級別來說,

基礎配置方面的表現兩者都不算突出,想提升配置還是要依靠選裝包的支持。下篇文章我們會看看它們在駕駛方面的表現,感興趣的讀者歡迎您繼續關注搜狐汽車駕閱賬號,我們會第一時間為您呈現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