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关注《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春节档8部大制作一起上映,火爆场面前所未有。

在《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流浪地球》《新喜剧之王》等影片共同轰炸之下,2019年大年初一共创造了14.5亿票房,比去年同期高出1.8亿,刷新了单日最高票房纪录。

截至大年初二6点,《疯狂的外星人》占据票房第一,拿下2.4亿人民币。

《纽约时报》关注《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而排名第二的,已经不再是沈腾主演的《飞驰人生》,而是口碑爆棚的《流浪地球》——“战狼”吴京出演的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已经拿下了2.1亿票房。

《纽约时报》关注《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流浪地球》是现象级的。上映第二天,《流浪地球》不仅在票房上从第四快速升至第二,口碑也是一路向好:猫眼评分9.4,豆瓣评分8.3,可见其质量过硬。

电影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太阳即将膨胀成一个红巨星并吞噬地球。迫在眉睫的危险迫使全世界的工程师制定方案,利用推进器将地球移动到新的太阳系。但是, 当地球通过木星时,事情陷入巨大危机之中……

《纽约时报》关注《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由于其题材之特别,口碑之爆棚,《流浪地球》甚至引起了外媒的注意。今日,著名的《纽约时报》就特地撰文,以“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为题,介绍了这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国科幻电影。

《纽约时报》关注《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在太空探索上起步较慢,在科幻电影上同样如此,但如今,一切都改变了。《流浪地球》标志着中国电影一个新纪元的到来。

《流浪地球》是一连串开创性科幻电影的起步。后续的接力者包括《上海堡垒(Shanghai Fortress)》,由鹿晗主演,讲述的是抵御外星人入侵的故事;以及《Pathfinder》(暂未找到对应的中文名),讲述的是一艘太空船坠落在遗弃星球上的故事。

“中国电影人将科幻片视为‘圣杯’。”一位独立电影人评论道。好莱坞多年来为科幻电影订立了一种隐形的技术标准,因此观众的期望很高。

影片考虑到了许多科学上的效应,比如地球离开既定轨道后所会引发的气候巨变,这点和好莱坞电影做到了一样的水准。

影片的成本接近5000万美元,这在好莱坞影片中算是中等水平,但是在中国已经是大制作。参与制作的人员超过7000人。大部分的场景都是在青岛的东方影都拍摄的,该拍摄基地由万达集团耗资80亿美元建成。

《纽约时报》关注《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影片的拍摄和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电影上映前适逢“嫦娥四号”登月成功,这也是中国太空探索事业的里程碑,这次成功也给了影片传播的底气。

“比如去年的《红海行动》,正是因为我们国家有能力奔赴那样的战场,我们才有能力拍摄出那样的电影。”文章引用一位电影人的话说,“正是因为中国进入了太空时代,我们才能够拍出《流浪地球》。”

《纽约时报》关注《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文章中也提到了“战狼”吴京。作为本片投资人之一,吴京的加盟是一大惊喜。但同时,导演表示,“拍摄中尽量避免再次将他塑造成一个孤胆英雄”,因为这部戏注重的是团队合作,通过合作解决困难。

虽然《流浪地球》将中国放在了宇宙探索的中心,但它不缺乏一种国际合作的视野,一种联合全球共同面对外来威胁的精神——这也是贯穿刘慈欣小说的核心思想。

《纽约时报》关注《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电影改编自《三体》作者刘慈欣的小说。刘慈欣,是首位获得科幻小说最高奖项“雨果奖”的华人。

“曾经我们比较保守、封闭,科幻小说没有空间。”刘慈欣此前说道,“其实30年代我国就曾经做过科幻片的尝试,不过后来都没有成功。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实际上,改编自《三体》的电影早在2015年就已经进入拍摄阶段,只是因为技术上的挑战和成本难以克服,因此一直耽搁在后期制作阶段。

看到《流浪地球》,刘慈欣表示,“震撼心灵”。

《纽约时报》关注《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流浪地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一定份额的排片量,相信在海外也能形成不小的冲击。

你们对这部电影怎么评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