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变得这么多人想放弃学前教育事业呢?为什么?

在不久前,邻家的大姐在来我家串门的时候和我说,做了三年幼师,从八百一个月到现在的两千一个月,现在也放寒假了,也准备换个工作了,她在犹豫如果转行去做什么工作呢。原本以为幼师是多么光鲜亮丽的职业,我现在才发现这个职业原来是这么不堪!


根据教育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学前教育

全国共有幼儿园25.50万所,比上年增加1.51万所,增长6.31%。

学前教育入园儿童1937.95万人,比上年增加15.87万人,增长0.83%;

在园儿童4600.14万人,比上年增加186.28万人,增长4.22%。

幼儿园教职工419.29万人,比上年增加37.50万人,增长9.82%;

专任教师243.21万人,比上年增加20.01万人,增长8.96%。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9.6%,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怎么变得这么多人想放弃学前教育事业呢?为什么?

数据来源:教育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幼儿园,学前教育入园儿童,在园人员,幼儿园职工,在职教师等都相比2017年增长了很多,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工薪并没有发生显著增长,却显现的“很不争气”。这很寒很多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心。

怎么变得这么多人想放弃学前教育事业呢?为什么?

2018年过去了,2019年刚起步,来自成都的一名幼儿园教师说出了他认为的原因:

1.工薪待遇。绝大多数的幼园教师工薪待遇不平等,少的是几百块钱,多的不出三千,谈不上五险一金,三险一金,很多的老师内心是不平等的。

怎么变得这么多人想放弃学前教育事业呢?为什么?

2.工作劳累

。幼园教师的工作日常其实很累,虽然说幼儿园分地区,幼儿园也分好坏,好的幼儿园,一个班有一个或两个老师带着几个孩子,普通的呢,一个班,要同样数量的老师带几十个孩子,不分幼儿园的好坏其实这都是不简单的工作,教师日夜提心吊胆,害怕出现任何的意外,毕竟现在的家长都是不好服务的主,磕了碰了,责任是幼儿园呢,还是教师呢?要是发生点意外,责任发生在教师身上,本来工资就不高,还要进行赔偿,老师是承受不住这个压力的。

怎么变得这么多人想放弃学前教育事业呢?为什么?

3.社会地位。幼园老师其实在社会上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毕竟发生了那么多的幼园教师虐待幼童的事件,社会各类人士对于幼园教师的善良都带有猜疑,同时呢,在与小学教师,初中教师相比,同样都带有老师这个名头,却有时享受不到这种对老师的尊敬。这种痛苦也许只有亲身经历学前教育的职工能亲身体会到吧!

怎么变得这么多人想放弃学前教育事业呢?为什么?

4.,挫败感。新世代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长们的过度溺爱,可能会让教师在幼儿园里拿不出一点的威慑力,教师被家长当成了保姆,孩子接受不了批评,第一天孩子的告状,导致第二天家长对教师的责骂,教师不喜欢被当成保姆的感觉,她们所坚持的动力危乎极危!

怎么变得这么多人想放弃学前教育事业呢?为什么?

幼园教师也是一个社会职业,希望我们大家能对身边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给予充分的尊重,利人利己,如果哪一天,你不小心成为了学前教育工作者,请问你能接受这种工作环境吗?

怎么变得这么多人想放弃学前教育事业呢?为什么?

教育工作需要感激,需要信任与支持,望大家能重新看待她们的劳动成果,给她们应得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