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上市公司開始大面積的爆發高比例股權質押現象

2018年,受到市場環境及股市波動的雙重影響,產業鏈上市公司開始大面積的爆發高比例股權質押現象,由此也讓一些企業長期存在的資金流問題浮出水面。隨即兩市多家上市公司經營情況急轉直下,見此,國家有關部門很快做出對策——篩選出具投資價值的企業,由各地方政府旗下國資委通過與企業進行股權交易的方式來彌補企業現階段的漏洞。

去年年底,在集微網關注的企業中長信科技、合力泰、英唐智控、水晶光電、錦富技術、麥捷科技等多家企業通過出售股權獲得了地方國資的馳援。除了已經得以紓困的企業外,產業鏈許多公司仍受困於大環境中,這也意味著,國資入場的情況還會在2019年持續出現。

不同的是,由於2019年股市行情一掃往日低迷出現大逆轉,在這樣的局面下,很可能會給國資與企業間的交易模式帶來變化。

股權質押問題改善 國進民不再退?

回顧2018年將股權出售給國有資本的上市公司,實際上全數都引入了國資作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不過,情況在2019年卻有一些不同。

集微網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年初起,共有勝利精密、星星科技、合眾思壯三家企業獲得國資的協助。值得注意的是,三家企業中有兩家企業並未變更控股股東及實控人。

1月23日,勝利精密發佈公告《關於接受財務資助暨關聯交易的公告》。其中提到,幫助大股東降低質押率、緩解上市公司資金流動性壓力,蘇州國資成立資金規模不超過60,000萬元的紓困基金。

首期紓困基金專項用於完成與勝利精密控股股東高玉根之間5.03%的股份轉讓交易,從而達到支持其降低股權質押率的目的。在交易完成後,高玉根仍為勝利精密大股東。

以類似方式“減壓”的企業,還有合眾思壯。


產業鏈上市公司開始大面積的爆發高比例股權質押現象


3月1日,合眾思壯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19年2月28日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郭信平的通知,郭信平與北京市海淀區國資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約定郭信平將其持有的合眾思壯37,257,911股股份(佔合眾思壯總股本的5%)轉讓給海淀國資,本次轉讓價款共計4.56億元。

據悉,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郭信平所持有佔公司總股本的33.82%,海淀國資所持有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同樣,合眾思壯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並未出現變動。

可以看到的是,眼下企業因資金問題出售公司控制權的情況有所好轉;然而,2019開年三個月內就有三家企業走上股權出售的路,也意味著雖然股市行情轉好減輕了企業壓力,但產業鏈因智能終端市場萎縮導致上市公司業績受到影響的局面仍未得到改善。

股市帶動局勢轉好,企業根本問題難解

如上所述,得益於兩市行情十分樂觀,很多企業多日來的股價走勢與去年相比出現了明顯拉昇。今年年初至今,上證指數飆漲23.6%,各熱點板塊輪番發力,在5G、柔性屏等概念的爆發下電子板塊、互聯網板塊、信息技術板塊領漲。這毫無疑問讓相關板塊上市公司因高比例質押股權爆發平倉的風險,在一片大好的環境中得到了緩解。

然而,這一現狀也反映出上市公司本身存在的經營問題並沒有解決。

筆者從近期的採訪中瞭解到,目前產業鏈受到智能手機市場的影響還是很大。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現在行業中的新技術仍是層出不窮,但不論是摺疊屏還是5G談普及都為時尚早。因此,智能手機行業缺乏本質創新造成的市場需求下滑現象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改善。我們認為,供應鏈的企業,不論大小,2019年仍然會過得比較辛苦。”

市場環境的劣勢持續加重,表示企業在這個階段的資金流需要進一步得到保障。

集微網記者查閱產業鏈上市公司財報發現,2018年多家企業都出現存貨金額、負債合計金額、應收賬款大幅增長,而毛利率與現金流卻明顯下滑。

眾所周知,國內產業鏈多年來的價格戰早已經成為企業的隱患。對於絕大部分公司來說,在市場環境尚可的情況下,毛利率都在逐年下滑,更遑論眼下。難以扭轉的局勢,也更大程度上加大了今年出現多家上市公司與地方國資進行股權交易的概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