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如果讀書人不看這本書,我看你還是算了!PART-V

  • 分析閱讀的規則V-找出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 一個可以確認的事實,並不是作者使用的每一個字都很重要,更進一步說,作者所使用的字,大多數都不重要。

  • 在一本近20萬字的成品書中,從不重要的一堆文字中找到重要的關鍵字,且通過這一系列的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就變得特別有意義了。

  • 但,這個浩大的工程是否有積極(簡單)的方法能完成,回答是可以的。I-有部分特殊的字,作者已經在開誠佈公的講了。如:加括號,用斜體字等等。另外,在每個知識領域中都有比較特殊的專門用語。如:對於亞當·斯密“財富”就是專門用語,“物種“是對於達爾文而言的。某些領域有一整套的專門用語,你熟悉這個領域,自然會了解專用的詞是哪些。在你不熟悉的領域,你不明白的詞就是這個領域的專門用語了。建議,你利用你明白的上下文的意思來推測這個專門用語的意義。

  • 還有,某些很簡單的詞,在一本書裡被使用頻率很高,那麼很有可能在書中的不同部分,作者賦予了這個詞不一樣的意義。如在這本書中,”閱讀“這個詞被多次用到。有時是指閱讀任何一種書籍,有時是指教導性的閱讀,有時候是在說啟發性的閱讀。那麼,簡單的一個詞,就被賦予了3個不同的意思。我們甚至可以說Xa,Xb,Xc都是閱讀。

  • 規則VI-找到書中的關鍵句子,並探尋其中的主旨。(也就是判斷作者的主旨)

  • 書的世界與生意的世界一樣,不但要懂得達成共識,還要懂得提案。買方或賣方的提案是一種計劃、一種報價或承諾。

  • 作者的主旨如果沒有理論支持,就只是在抒發自己個人想法罷了。如果你對書本身有興趣(而不是對作者),那你就應該能在書中找到作者的主張,還要找到他為什麼認為我們應該被說服,以接受這個觀點。

  • 規則VII-從相關文句的關聯中,設法架構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

  • 這個和上一個規則息息相關的,找到重要的句子。因為從作者的角度,最重要的句子就是在整個論述中,闡述作者判斷的那一部分。要掌握住重點,就是從文章中看出浮現出來的重要句子。部分作者會在書中將某些特定句子用各種方法告訴作為讀者的你;但很多“有趣的作者”,從來不提醒讀者,哪些是詮釋書的句子,那麼找出這個句子就是讀者為自己做的工作。當然,閱讀的一部分本質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懷疑是智慧的開始!

  • 如果可以,找出書中說明重要論述的段落。但是,如果 這個論述並沒有這樣表達出來,你就要去架構出來。你要從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選句子出來,然後整理出前後順序的主旨,以及其組成的論述。

  • 規則VIII-找出作者的解答。

  • 分析閱讀第二階段總結:

  • (5)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 (6)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 (7)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 (8)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未解決的。在未解決的問題中,確定哪些是作者認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 敲黑板!如果讀書人不看這本書,我看你還是算了!PART-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