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好的小孩教不壞

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好的小孩教不壞

有一回去參加有關青少年問題的座談會,與會的專家都大談教育問題,最後輪到我發言,我說關於教育我的看法很簡單,只有兩句話,第一句是“好的小孩教不壞”,第二句是“壞的小孩教不好。”

與會的人都大感覺驚詫,因為既然是這樣,教育就無用了,還需要教育幹什麼呢?

這兩句話並不是反對教育的功能,而是說透過教育所能做的事物實在非常有限,這個觀點是從佛法的觀點出發的,因為從因果律上看每一個孩子投生到這世界就像是一粒種子,種子雖小,卻一切都具足了。

假如這一粒是榕樹的種子,那麼就要以榕樹的特質來幫助種子的成長,但是不管多麼努力照顧,榕樹的可能性是:一變成大榕樹,二變成小榕樹,三根本不發芽成長。縱使用盡一世資源,也不可能使榕樹的種子成為松樹,或成為現在最昂貴的的紅豆杉。

教育可以做的範圍大概如此,即使再天才的教育家也不應該渴望把榕樹變成松樹,比較不幸的是,我們目前的教育,似乎都是在努力著,希望每一個小孩子都成為紅豆杉,於是耗神費力地做改變種子特質的工作,這是因為大家都是相信紅豆杉才是最有價值的緣故。其實,國寶級的紅豆杉固然可以做雕刻、做傢俱,平凡的榕樹又何嘗不能做風景,不能讓人在廟前乘涼呢?

教育,是在使一棵紅豆杉長成好的紅豆杉,盡其所用;也在使一棵榕樹成長為好榕樹,不負其質,如果教育局是使紅豆杉變成榕樹,或榕樹長得像紅豆杉,那就完全錯了。齊頭式的教育,將會使許多紅豆杉變成榕樹,或榕樹長得像紅豆杉,那就完全錯了。

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好的小孩教不壞

齊頭式的教育,將會使許多紅豆杉或榕樹不能長成他們本質的樣子。

只有立足平等的教育,使草木自己成長,每個人的本質才都得以發揮。

我主張“好的小孩教不壞,壞的小孩教不好”的第二個原因,是認為教育最要緊的是喚起人內在的渴望,而不在於填塞什麼內容。一個小孩如果內在的渴望被喚起,真正想為這渴望去努力,他就不容易變壞了。這渴望,就是我們幼年時代常常寫作文的“我的志願”,那志願如果不是口號,而是瞭解自我本質後的確立,渴望就產生了。

舉例來說,像舞蹈家林懷民、音樂家李泰祥、電影導演侯孝賢、劇場導演賴聲川、雕刻家朱銘,這些充滿創造力的人物,他們的教育並沒有成為藝術家的環境,由於他們的成就動機(也就是渴望),他們走上了自我教育,就比較能成功。

反之,一個孩子的內在渴望沒有被喚醒,他可能造成兩個極端,一是庸庸碌碌終其一生,一是充滿反社會的傾向。這就象我們不管土質,把洋芋、番薯、稻子、西瓜、松樹全部種在一片地上,有的就不會結果,有的就會破壞水土,其實,教育的原理由大自然的培育與生態間就可以看到相同的道理。

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好的小孩教不壞

“好的小孩子教不壞,壞的小孩子教不好”的第三個原因,是身教育重於言教,我們要孩子有好的本質,必須自己先有好的本質,這樣孩子們就不至因環境的關係走上岔路。

這道理很簡單,就像小的孔雀一定要養在孔雀群中,它才會如何知道學習開屏,做一隻美麗的孔雀,若把孔雀養在雞群,孔雀到後來就會像一隻雞一樣,孟母三遷的道理就在於此。

因此在理論上,一個生長在大學校園的孩子,會比生長在風月場所的孩子容易有好的本質。

我把這種身教重於言教的說法,用現代一點的語言就是“典型的確立”,我們的孩子們從小如果有好的典型或偶像,那麼縱使教育沒有提供足夠的資源,他依然有成就動機,成功的可能就大得多。我自己的環境就沒有提供成為作家的資源,由於小時候的偶像都是詩人作家,也就自然地走向作家之路。

我們大致上都可以同意,關於教育,人格比學問重要,智慧比知識重要,一個孩子們若有健全的人格,而且有生活的智慧,不僅他自己的會過得平安快樂、也會成為社會的正面因素。如果我們教了許多學問、有知識的人,人格不健全,生活貧血,那麼多是整個教育、整個社會的悲哀。

天下太平的線索,就是每一個人都確立了生命的好品質,可嘆的是,這個社會愈來愈重視包裝而忽視品質了,“好的小孩教不壞,壞的小孩教不好”的結論是,如果鑽石被磨出來了,不管怎麼包裝,都是依然耀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