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剛剛落下帷幕,週五夜晚去看了這次奧斯卡的最大贏家,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綠皮書》,今兒個就來講講這部電影。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綠皮書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

兩位主人公一個是個舉手投足透露優雅,在那個年代少有的“上層”黑人鋼琴家;

一個流氓氣十足的白人司機。

兩位生活在六十年的不同階層的人,因為各種機緣巧合聚集在了一起,跨越了大半個美國,一路消除隔閡與偏見成為好友的故事。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可以說這是一出為奧斯卡量身定製的匠心喜劇,劇本紮實,演技迫真,細節到位。

主人公一個是黑人加同性戀,一個是意大利裔。

近年來的奧斯卡越來越強調所謂政治正確,最明顯的比如說今年最佳影片的提名中加上了來自漫威的《黑豹》,有些人可能比較反感於這樣迫於意識形態社會環境不得已的做法,但說實話這部我看完並沒有一絲反感。

而《綠皮書》就是這樣“正確”的集大成者。

首先它形式是喜劇的,讓人放鬆。與此同時它的內核卻是“反對偏見,鼓勵觀念的改變”,這樣一個足夠深刻,讓人反思的主題。

兩者互不衝突,非常協調。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公路片的架構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類,隨著主人公一路走走停停,瀏覽壯麗的美國風光。

劇本寫得富有節奏感,好比相聲裡面的包袱,埋早埋晚,抖快抖慢,都是講究,這部喜劇裡面的笑點總是能夠卡在節奏點出現,可見編劇深厚的功底。

所以總結來說,這是一部從各方面看都非常之“工整”的電影,各處細節都是經過細細雕琢的,是美式劇情片的標杆,能夠摘下奧斯卡完全不出意外,完全值得買票去電影院一看,推薦。

另外看完真的好想吃炸雞!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來講講電影的名字。也就是一直在電影裡面出現的一個小物件"綠皮書"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

這其實是一本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

在電影所處的上世紀六十年代,白人至上運動在美國又出現了一次短暫的高潮,而且正如電影中所展現的那樣。

那時候越往美國南部,對黑人的歧視越發嚴重(其實算是南北戰爭遺留問題,南方的種植園經濟需要大量的黑人廉價勞動力),甚至在晚上禁止黑人出行,當時很多旅店只允許白人入住。

所以在1962年,黑人郵政員維克多雨果格林編寫了一本名為《綠皮書》(green book)的小冊子,而“green”其實指代的是他名字中的“格林”(green),在這本小冊子中,指出了哪些旅店和餐廳可以允許黑人入住和就餐。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當時種族歧視的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其實影片中很多的細節在歷史上都有真實可考的背後故事。

《綠皮書》中白人司機問及湯雪莉(黑人),為什麼要去南方演出,另外一個樂手講了一個樂手之前來南方演出被人毆打的故事,這在歷史上是真實發生的:

“1956年,爵士樂歌手納金高爾受邀來到美國南部的伯明翰地區表演,臺下全是白人觀眾,而納金高爾是第一個受邀在白人機構演出的黑人,創造這個記錄的代價是演出時被3K黨(一個奉行白人至上和歧視有色族裔主義運動的民間排外團體)人推下舞臺,遭受暴打”。


正如那個樂手所說,“想要改變人心,需要巨大的勇氣”。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此外電影開頭有說“根據真實友情故事改編”,並且結尾也展示了真實故事裡兩位主人公的事蹟,他們從那次旅程過後一直保留著深厚的友誼,這讓我不由地想起另外一部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也是黑白配,講述跨越階級種族的友誼。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而公路片的架構讓我想起另外一部我特別喜愛的公路片《杯酒人生》,講述好友二人一路品鑑紅酒,收穫人生感悟的故事。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電影裡面還有許許多多的細節值得玩味。

比如雪利其實是希望去演奏古典音樂的,但在另一個主人公的鼓勵下在聖誕夜去了黑人酒吧,給黑人同胞們演奏爵士鋼琴。

一般我們認為爵士樂是非常即興的一種的音樂,開頭和結尾會定一個主音,中間是在主音基礎上不斷加快變慢節奏,樂手也會根據心情加點非常俏皮的“自我發揮”。

所以我們看到電影裡面有個細節就是鋼琴上面放了一杯威士忌,其實這是用來助興的,熟悉爵士樂都會知道歷史上很多天才爵士樂手不是酒鬼就是癮君子。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特別有趣的一點是,爵士(jazz),藍調(blues),靈魂樂(souls),放克(funk),甚至到近代的rap,黑人在幾乎所有的音樂品類中都是極具天賦的,一直走在世界前端。

但當時黑人演奏的音樂早期在美國並不被人看好,但黑人音樂傳入英倫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影響了滾石,披頭士,誰人等一大批早期搖滾樂隊,而這批搖滾樂隊後續在美國走紅,形成了搖滾樂歷史上知名的“第一次英倫入侵”,所以諷刺的就是這個——

因為偏見與歧視,導致美國竟然要把美妙的音樂放到海外溜一圈才能接受它們。

還有一個細節是黑人鋼琴家雪利是個同性戀。

在那平權運動剛剛起步的年代,對於同性戀的歧視非常嚴重,有個組織專門來抓同性戀的,叫做YMCA,全稱是基督教青年會(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黑人和他的同性伴侶被抓了進去,全身赤裸遭受非人的虐待。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然後有首歌就叫YMCA,由基佬樂團The Village People 創作於1980年。

這首歌以簡單的歌詞調侃了基督教青年會,也成為了基佬歌的代表,甚至可以說是LGBT國歌了,他們穿上制服——分別代表建築工、印第安人、牛仔、警察、皮條族和士兵,構成對所謂傳統的的男子漢氣概和當代社會歧視的絕妙諷刺。

然後The Village People的很多歌都有出現在過賈樟柯的電影裡面,這首也不例外曾經在《江湖兒女》裡面出現,為什麼呢?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因為賈樟柯的電影時代背景大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迪斯科風靡全國,而歌曲數量有限,大多是從“洋垃圾”裡面翻檢出來的打口碟。

那時代人們的英文水平都不咋地,但是the village people的歌大多旋律簡單,節奏感強烈,特別適合作為迪廳舞曲,沒成想這個在美國為了同性戀平權運動發聲的樂隊在中國也意外走紅,大小迪廳都是《YMCA》和《Go West》。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最後說一個特別打動我的細節,之前演出的路上曾經遇見過壞警察把他們關進監獄,然後黑人雪利打電話給了

肯尼迪總統的弟弟才得以獲救。

回去的路上又有警察尾隨,兩人都心想壞了,又遇到這幫子臭條子,結果人家讓他們停車其實是好心提醒他們車胎壞了(之前也有情節提示他們的車胎被一幫子小偷動過手腳),並且熱情地幫助他們更換了輪胎。


是「奧斯卡」最佳沒錯,可“綠皮書”到底是個啥?



其實我們在新聞或者生活中聽聞或者遭遇一些道德缺失的人之後,可能就會想當然把這個壞的標籤同時貼到他們所屬的群體之上。

常見的地域黑,種族歧視,醫患糾紛等等。

偏見由此產生傳播,我想一旦偏見產生蔓延,破除它們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甚至說是幾代人的努力的。

這時候電影已經不再是簡單只是觸及到黑權這個領域了,而是上升到了“我們應該以何種態度對待一些固有的社會偏見”的思考上來了。而今社會隨處可見,性別的對立,焦慮的販賣,階級的割裂,對他人簡單地標籤化,凡是不同於我的即所謂“不正確的三觀”,太多太多,不一而足。

或許,多一些包容與愛,去嘗試將心比心去嘗試理解才是應該提倡的態度。羅素先生說“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孔老夫子說“君子和而不同”,都是老而彌新的道理了。

這世界有黑人,有白人,有同性戀有異性戀,我喜歡吃香菜的有不喜歡吃的,世界正是因為它的多元多樣才多姿多彩的,難道不是麼?

當社會能允許少數人的存在,才做到了真正的包容與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