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观音菩萨思索0603

前文,木叉与大圣战经五六十回合,下阵来。

原文:李天王见了心惊,即命写表求助,便差大力鬼王与木叉太子上天启奏。

李天王见儿子打了败仗,很是心慌。他即不思索问题所在,又不找解决方法,而是马上伏到案前,拿起笔奏明玉帝…。

原文,二人当时不敢停留,闯出天罗地网,驾起瑞霭祥云。须臾,径至通明殿下,见了四大天师,引至灵霄宝殿,呈上表章。

惠岸又见菩萨施礼。菩萨道:“你打探的如何?”

惠岸道:“始领命到花果山,叫开天罗地网门,见了父亲,道师父差命之意。父王道‘昨日与那猴王战了一场,止捉得他虎豹狮象之类,更未捉他一个猴精。’正讲间,他又索战,是弟子使铁棍与他战经五六十合,不能取胜,败走回营。父亲因此差大力鬼王同弟子上界求助。”

菩萨低头思忖cǔn(考虑,思量)。

本回是观音菩萨在书中的第一次出场。

观音菩萨,曾译为“光世音、观世音”,史实上的玄奘法师新译为“观自在”。在唐朝时还因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huì,而略去“世”字,简称观音。

菩萨,也是菩提萨埵duǒ的省略。

菩提tí,通译是觉悟,也是正道。

萨埵,通译是众生或有情,全译即“觉悟众生”。既自我的觉悟与引导他人觉悟。

菩萨低头思忖”观音知道了内情,运起智慧。

低头就是内观返照,生起真火,火主明理。

自觉和觉他”是观音菩萨在本小说中最重要的寓意之一。

在危乱之时向本心内求。

这也一并的解释了,西行四人每逢有危难的时刻总是要去请观音菩萨。

为什么在后期的取经路上观音菩萨的出场次数会越来越少,就是因为,本心的迷乱已逐渐的安然,无需刻意去求。

当心猿为妄念所迷惑时,观音菩萨随即感念而来。

内心自省’是降服心迷的法门。

---清水悠廉

《西游》观音菩萨思索06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