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炉”高温开启,高校双创升级版锻造启动

“明年,我们要打造双创升级版主题。”在12月22日的2018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协会年会暨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高峰论坛上,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协会会长杨雪梅在工作报告中,对2019年的高校双创工作充满了信心。

这份信心,在这场干货满满的论坛上,得到了强烈呼应。


“炼丹炉”高温开启,高校双创升级版锻造启动


千里赴会,“重”望所归

12月22日,正值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

论坛由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协会、开封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大学承办,主题为“创新引领高校发展与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

论坛中,不仅有省内各高校的相关负责人,还有多所省外高校的领导,更有国内教育界重量级专家,不远千里,赶赴开封。


“炼丹炉”高温开启,高校双创升级版锻造启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协会名誉会长张改平,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协会会长、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开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中华,河南省教育厅学生处副处长李玉伟,河南科技大学校长孔留安,江苏大学副校长梅强、浙江衢州学院校长谢志远……

“除了教育界之外,这次还邀请了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会议参与人数达到了近500人。”

“创新引领高校发展与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理论上的研究、思想上的碰撞、实践中的感悟,一一分享。

创业不是每个学生都去当老板

“诚挚邀请各位到开封来体验我们的创新创业氛围。”开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中华说,同时也希望专家们能提出宝贵意见,希望高校能为开封输送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河南省教育厅学生处副处长李玉伟则期待高校能够进一步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


“炼丹炉”高温开启,高校双创升级版锻造启动


“创业带动就业,不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当老板,更重要的是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体现在工作中。当然,如果当老板带动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创业,打出一片新天地,更值得赞赏。”

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教授表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以高端的创新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一定要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当中,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我们地方高校需要解决好的难题。”

而就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嘉宾们通过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从独轮车到多轮车的演变

当下什么最火?当然是人工智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教授以《人工智能: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为题,就人工智能在地理信息产业中的应用和转型升级、人工智能驱动的时空大数据产业创新创业的任务做了详尽阐释。

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主体是“人才”。

人才从哪里来?


“炼丹炉”高温开启,高校双创升级版锻造启动


“招生、培养、就业是三位一体的。”河南科技大学校长孔留安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就业部门的工作,更需要高校各个部门、机构统一协调,共同努力。

孔留安分析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由前端和后端组成,前端主要是教务部门进行相关教学安排,后端则由就业部门就双创课程、学分、导师、平台等进行设置。

“根据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需求类型的不同,我们高校在教学方式、内容、评价上都需要进行相应改革。”

孔留安举例说,在国外一些高校,与课程相关的课外延伸阅读,有的学生甚至可以阅读十几本资料。

这种主动学习,对于拓展学生视野及创新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后端,也要重视前端教学。”孔留安表示,“把种子种到学生们的头脑中去,尤其重要。”

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从就业部门的“单轮手推车”到就业、教务部门的“双轮架子车”,再到全校全方位行动的“四轮小轿车”、“多轮载重车”,孔留安说,“任重道远,仍需努力。”

一只打火机和明天、今天、未来的联系

衢州学院校长谢志远在论坛现场掏出了一只“不一样”的打火机:USB接口充电,防风,指纹感应。

“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他说,“所以,我们要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如何更直观地了解和借鉴相关经验?


“炼丹炉”高温开启,高校双创升级版锻造启动


江苏大学副校长梅强教授结合江苏大学135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的深化和实践》为主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浙江衢州学院校长谢志远教授介绍了衢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例,剖析了新技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和成效,分享了“三连接 三打通 以新技术应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总结;

高校双创教师队伍怎样进行建设?黄河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家华通过针对性研究,总结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教师创业的模式。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震则以学校产学研的实践和成效为基础,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围“炉”而谈,虚与实的融合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的推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就,更离不开创新精神的昂扬。


“炼丹炉”高温开启,高校双创升级版锻造启动


英国剑桥中国创新研究院创始人李华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背景,剖析了中国和式创新的四大支柱——拥抱矛盾 、与时俱进、求同存异、 和谐包容的深刻内涵。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创新创业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雷家骕教授则历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技术创新的四个阶段、主要成效、主要教训等,就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引领创新创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提升等提出新对策。


“炼丹炉”高温开启,高校双创升级版锻造启动


“炼丹炉”高温开启,高校双创升级版锻造启动


而在“以本为本 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北京金蓝无忧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雅琴、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CEO刘全宝、杭州贝腾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姚碧锋等企业家、创业者和与会人员共同分享了各自企业的创新经验;同时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创新创业分会联执理事长、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葛宝山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鲁若愚教授,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龙勇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毕克新教授等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与详解。


“炼丹炉”高温开启,高校双创升级版锻造启动


“真、实、诚”,成为这次论坛的三个关键词。

“不虚此行”,成为与会者一致的评价。

“2019年,我们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强的担当,更大的作为,更实的作风,努力开创新时代协会工作的篇章。”杨雪梅表示,在2018年的高校双创工作中,河南省高校取得了可喜成绩,“2019年,我们将把年会和论坛打造成双创升级版高峰论坛。”

“我感觉,真正实现‘有所得’的论坛,就像一座炼丹炉,让我们能够真正得到可借鉴的东西,‘炼’出真金。”一位与会者说,“高校则是另一种形式的炼丹炉。二者主体不同,对象不同,但最终目标却是相同的。”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学习、探索、研究、分析、总结。

经验分享,资源互补,深度交流,真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终极目标,正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要到达的“星辰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