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以江湖视角说区块链各路人物

记录及传播区块链颇具影响力人物的发迹史

大家好,我是江小鱼

这是旗鱼财经【比特币10周年】特别推送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今天是11月1日,也是比特币白皮书问世十周年的日子,各大媒体也已纷纷开启怀旧模式。正如“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提及比特币,同样绕不开一位灵魂人物——

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六十三年前,金庸先生创作出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十年前的今天,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第一版白皮书。如果说金庸像是人文世界的中本聪,他的江湖武侠学已经植入了几代人的心灵深处,那么中本聪也像是区块链世界的金庸,将去中心化的极客理想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它离人们既遥不可及,又近在咫尺。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有人曾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他朗声答道:“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中本聪在创建比特币2年后,同样选择事了拂衣去,从此销声匿迹。一方面是由他开启的区块链世界变得越来越热闹,车轮滚滚向前;另一方面,无数人也开始踏上找寻中本聪的征途。中本聪是谁?成为困扰全世界近十年的一个谜。

激荡十年间,区块链已经席卷全球,为世人所热捧膜拜,江湖风起云涌。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旗鱼财经谨以此文献给老前辈“中本聪”,带你走进“比特币之父”中本聪的世界。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关键词:比特币白皮书/创世之块/极客

时间回溯至2008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国内,汶川大地震发声、北京奥运会举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国外,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首次启动,紧接着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风暴,开始席卷全球。

面对金融危机,公众抱怨声此起彼伏,伴随着通货膨胀,旧世界的信用和秩序风雨飘摇,新的秩序亟待建立。如今人们在复盘此次金融危机时,美国随意且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不受监管的“中心化”机制,被认为是重要导火索之一。

时代在召唤,民众需要“英雄”。但凡是江湖中的侠客现身,总要有个历史背景作为伏笔。在雷曼兄弟破产一个多月后,平地一声雷,一个带着去中心化梦想的神秘密码学极客横空出世,这个人就是——中本聪。他想创造一种不受政府或者其他中心控制、永不超发的“货币”。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实际上,中本聪的这个想法并不是首创。早在1980年,荷兰加油站带来了电子现金,随后,E-cash、B-money、Beenz、Flooz等诸多虚拟货币相继出现。但因为这些系统仍未摆脱中心化的控制,大多都无疾而终。

28年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中本聪带着新时代的试验物来了,于2008年11月1日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评论组上贴出了《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并在密码极客间散发这一消息,比特币的概念就此面世。

而这份白皮书,后来也成为了“比特币信徒”的“圣经”,技术成为信仰的基石,开发者文档成了“汉谟拉比法典”。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2个月后(2009年1月4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亲手创建了比特币的创世区块(GenesisBlock),并获得了第一笔50枚比特币的奖励,第一枚比特币问世。

他在挖创始区块时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The Times 03/Jan/2009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当时,迫于金融危机的压力,正是英国财政大臣第二次出手疏解银行危机之时。中本聪的这一举动,无疑说出了对旧体系的嘲讽。

当天下午6点15分,创始区块计入公开账簿。区块链1.0时代——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时期,正式拉开序幕。

9天后,为感谢密码学家哈尔·芬尼的支持,他给哈尔转了10个比特币,这也是比特币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第一笔转账记录,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摆脱第三方金融机构完成的点对点交易。

成为“比特币之父”

关键词:比特币之父/信徒/销声匿迹

自比特币发布后,便获得了密码朋克圈的极大关注,甚至称其为:“此物一出天下反!”

2010年5月22日,比特币爱好者“Laszlo Hanyecz”用10000个比特币买了2张价值25美元的披萨优惠券,这一事件标志着比特币第一次被现实世界定价,彼此每枚比特币价值0.0025美元。(今天已接近6300美元,2017年最高值曾超20000美元。)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然而,2010年12月12日,中本聪在bitcointalk上发表完最后一篇帖子,并将网站移交给比特币首席开发者Gavin Andresen后,就悄然失踪了。人们完全没有预料到,因为此前一天,中本聪还在就“维基解密通过比特币躲避Visa封杀”消息发表意见。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bitcointalk上中本聪的活跃记录)

在中本聪消失的2个月后,2011年2月9日,仅仅两岁的比特币第一次突破1美元的价格,接连几天登上《时代杂志》、《福布斯》等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至此,无数圈外人也开始对比特币产生浓厚的兴趣。

2011年6月,中国第一个比特币交易网站“比特币中国”正式上线,创始人是曾当过兵、教过数学、开过情趣用品店的温州商人杨林科。此时,李笑来也陆续在炒币上小试牛刀,四处购买显卡,加入挖矿大军。同年,国内第一个比特币交流社区“巴比特”上线,创办者是长铗和吴忌寒。他们是中国第一批深入接触比特币的人物,也抢先在国内开垦了这片处女地。

回到故事的主人公。2015年,加州大学教授BhagwanChowdhry撰文表示,已经提名中本聪为2016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候选人,他认为,中本聪是对经济体系造成巨大颠覆式的影响的人,“他不仅彻底改变了我们对金钱的思考方式,也很可能会颠覆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扮演的角色”

但,自中本聪彻底消失后,人们这才意识到,中本聪从未透露过个人信息,和任何人交流都使用PGP加密和Tor网络。他在2008年注册的bitcoin.org和bitcoin.net两个网站,均有域名公司anonymousspeech提供匿名性保护。他甚至在白皮书和社区发言中,有意伪造了些个性化特征,来避免计量文体学(将写作风格视为每个人独特的指纹来鉴别一个人的身份)的追踪。

更有好奇者发现,在中本聪最早谈论比特币的几个地方中,最“不匿名的”应该就是点对点技术社群网站P2PFoundation,因为想要注册,生日必须填。中本聪当时填了1975年4月5日。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中本聪在P2Pfoundation的主页,已经小十年没更新了……)

而在坊间,关于中本聪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功成身退、真真假假的现身和辟谣等等一系列传说,时不时上榜头条,更激发了后人的想象和期许。有人说,中本聪可能是一个人,也有人说,可能是一群人。

到底谁是中本聪?

关键词:神秘/虚拟/扑朔迷离

在旗鱼财经看来,中本聪在区块链的江湖中,更像是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隐藏于虚拟世界里,然后消失……他对世外了如指掌,人们对他知之甚少。

一直以来,比特币追随者们对中本聪的了解,仅限于他活跃过的密码朋克和密码学邮件组里留下的痕迹。根据这近600条记录,人们给这位创造者打上了“神秘、自由和极客”的标签。

有传言认为,美国FBI对中本聪的真实身份展开过多年的调查,一些基本信息都已掌握。也有不少人坚信,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知晓中本聪的真实身份。追随他的信徒们,也同样怀着强烈的期望,“创造”了众多版本的中本聪。

曾启发徐明星进入加密货币创业的美剧——傲骨贤妻(The Good Wife)第三季——曾提及中本聪是一个三人的团队,其中一人还是中国人,编剧持有该观点的理由是:中本聪论文中首篇引述论文,正是中国人Wei Dai关于电子货币方案的论文。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宣称自己为中本聪,媒体们也不时地宣布发现了中本聪的真身或其背后的组织。遗憾的是,各种关于中本聪真实身份的诸多猜测和报道,也都从未被证实。

在这其中,2014年初,美国《新闻周刊》曾经过调查认为,中本聪的真实身份为Dorian Nakamoto(多利安·中本聪),一个日裔美国人。但隐身三年后,中本聪现身P2P Foundation,他回应称:“I am not DorianNakamoto”(我不是多利安·中本聪),否认了《新闻周刊》的猜测。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中本聪在P2P Foundation回应身份一事)

而这也是后来大众印象中,中本聪最有可能的样子。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无数人跳出来自称“比特币之父”,又被无数次证明纯属恶作剧或骗局,中本聪的身份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从“寻找中本聪”到“成为中本聪”,不同的人物在舞台上扮演着迥然不同的角色,这一幕幕既滑稽,又充满意义。

激荡十年:一币千秋,后人心间

关键词:未知之谜/自由思想

就像近期热播电视剧《创业时代》主角的那句台词:“一个产品就像一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不属于自己了。你可以珍视,但千万别试图霸占它。”

如果把比特币比作一个人,那么中本聪在十年前发布白皮书之际,就是比特币出生的日子。中本聪消失的七年间,在众多信徒的簇拥下,依然马不停蹄。数字货币、区块链世界,英雄草莽辈出,刀光剑影,有人狂热,也有人信仰缺失,亦正亦邪。

十年前,中本聪融合了前人在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领域的经验成就,“成为中本聪”。十年后,又有无数创新者,“站在中本聪的肩膀上”改造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中本聪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套电子现金系统”,还有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自由思想。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中本聪或许早料到有如今,但他对未来也没把握,比特币创世之初,他在论坛上发帖说:“我确定20年后,比特币要么很牛逼,要么不会成功,没有第三种选择。”如今期限已过去十年,不知十年之后,比特币又是什么样子?

这一切,和中本聪的身份一样,都是未知之谜。

也许,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世界里,根本不需要中本聪。

“We are all Satoshi(人人都是中本聪)。”

- END -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旗鱼财经

以江湖视角说区块链各路人物

行业人物报道第一媒体

记录及传播区块链颇具影响力人物的发迹史

“各大门派”热门活动信息等

旗鱼财经,让你更懂区块链江湖!

比特币十周年|中本聪与金庸先生的“不解之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