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如何培養學生科研能力 一批專家相聚北師珠

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如何加強我國學生科學素養、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培養?如何提高學生科研能力,提升科學精神?12月4日,由楊玉良院士牽頭的 “我國科學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院士諮詢項目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召開項目啟動會。該項目由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華中師範大學的教育專家們共同承擔研究工作。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朱邦芬、張啟發、周忠和、朱狄、金之鈞、陳小明等院士專家,中科院學部工作局、中科院科普教育支撐中心以及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等單位領導參加項目啟動會,聽取了項目彙報工作。

研究如何培養學生科研能力 一批專家相聚北師珠

科學教育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關鍵基礎和重要途徑,科技強國建設也對我國科學教育發展提出新要求。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一直以來以促進和引導我國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為己任,關心並推動我國科學教育的發展。自2016年來,委員會連續三年舉辦科學教育論壇,雲集科技界、教育界專家學者探討科學教育重大議題。此次設立專項研究我國科學教育的戰略發展,正是面向全球人才競爭和科技創新長遠發展的重大需求,助推我國科學教育的發展。本項目由5個子課題組成,分別探討我國科學教育的理論框架,科學素養與科學精神的培養,學習環境的設計,創新課程和科學教育評測標準等重要問題。

項目組成員彙報了相關工作,各位院士對項目研究內容和研究計劃給予了認真指導,強調中小學科學教育是人才培養的根基,要從基礎教育階段就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核心,設計合適的學習環境和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院士們強調,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更要加強科學精神的培養,從小培養學生的實證理性和批判精神。要深入研究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支持科學教育,避免過渡使用信息技術而影響科學教育的效果。要提供多元和多樣化的科學教育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