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樣,一場原定於昨晚在上海黃浦江邊上演的,堪稱時尚界春晚大秀最終胎死腹中。18700平方米的秀場、360位模特、1600臺陳設、500套造型,100個表演藝人,40+藝人與kol,10+當紅明星,一切頂配,白忙一場。

如果能夠順利進行,這場“The Great Show”無疑將是杜嘉班納今年在亞洲發佈的最大規模時裝秀。上千員工為這場盛宴所付諸的努力,卻因品牌創始人的不當言論被付之一炬,為此花掉的數千萬(光舞臺設計就花了800萬)更是直接打了水票。

一時間,一大批先前被邀請參加時裝秀的明星,紛紛在微博上表態不會出席晚會,並與之劃清界限。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該事件發生之後,杜嘉班納的公關們也表現的異常蹩腳,一句賬號被盜,完事。實力導演了一場大型公關車禍現場,在這場跨國輿論危機之中,杜嘉班納為廣大致力於立足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樹立了一個“教科書級別”的公關反面,它也讓諸如黑客此類的“盜號”者成為與“實習生、助理、編外人員、個別員工”並駕齊驅的五大背鍋俠。

人走茶涼,Game over。在這場堪稱年度公關車禍鬧劇裡,我們能學到什麼?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左:品牌創始人之一兼創意總監Stefano Gabbana(此次辱華事件的男主角)。

01

爭議的開端

如果不是意外發生的話,員工小夏想必不會望著樓下的黃浦江整夜惆悵。為了這場時尚大秀,小夏已經好幾天沒怎麼睡了,事情一發生,更是徹夜難眠。

這場盛會,杜嘉班納可以說是準備良久,原定於11月21日上海的The Great Show早在9天前就開始在微博上造勢,與明星及時尚界kol互動。

而作為這場晚會做幕後的工作人員為這場晚會,更是沒日沒夜的打雞血,在一篇日誌裡,員工小夏道出了為準備這場大秀,上千人的備戰狀態:18號睡了5個小時,19號沒有睡覺回家洗了個澡又繼續工作,20號睡了3個小時。

為了能讓360個模特順利的走完秀,作為工作人員,得不斷的跟模特溝通,光1個人就得花1分鐘,360個模特,溝通一次就會花掉6個小時。

昨天白天排練的現場一切都很正常。正當進行到全部流程總彩的時候,在180個人排隊的隊伍裡,突然少了2/3的人,除了沉浸在排練當中的人員以外,所有在網上知道消息的人臉上都寫滿了失望和憤怒,直到活動公司老闆前來通知“cancel”前,小夏仍然在進行著技術彩排,“腦海中仍幻想著晚上大秀舞臺上發生的一切,希望能如願以償”。

然而事情就這麼發生了,一切正想亦浮出水面。

事情起源於11月17日,官方為造勢推出了亞洲女孩用筷子吃披薩的刻板場景,該場景奇怪的臺詞及演員浮誇的演技,被網友指出涉嫌辱華。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21日,Dolce & Gabbana(杜嘉班納)的聯合創始人兼創意總監之一的Stefano在Instagram與網友的對話被曝光,“從現在開始,我會在所有國際的採訪裡說中國這個國家就是一堆大便。”在與網友的對話裡,Gabbana發出三連的屎狀emoji和言辭顯得異常張狂。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當天已經到達上海的陳坤,在看到新聞後直接宣佈不參加晚會,轉身購買機票回到北京,第一個宣佈退出觀秀。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章子怡更是直接在微博裡開懟:自取其辱 D(shit)G。

與此同時,宣佈她和她的團隊將不會購買D&G任何產品。

接著,小夏看到更多明星的表態,覺得這一切都完了。

當一個黑人模特轉身也準備離開時,說的話更是讓小夏徹夜未眠:im so sad i want cry。

02

杜嘉班納公關車禍現場

每次危機發生,對於企業便是一次大考,公關是門學問,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這門學問都不合格,更談不上有任何擔當。滴滴,百度,京東,以及前段時間出現問題的五星級酒店。

而杜嘉班納的聲明更是讓人大跌眼鏡,原文如下:Dolce&Gabbana的官方Intragram賬號和Stefano Gabbana的Instagram賬號被盜,我們已經立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我們為這些不實言論給中國和中國人民造成的影響和傷害道歉。我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始終一貫的熱愛與尊重。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這樣蹩腳的通告,顯然不是一個國際大品牌應有的公關水平,儼然一個三歲小孩做錯壞事後怕被家長懲罰而撒下的蹩腳謊言,聲稱創始人ins賬號被盜,怎麼不說是臨時工的鍋?


相比之下,這兩天同樣備受的俞敏洪倒是為這些企業樹立了一次很好的公關榜樣,在有關“女性墮落導致國家”墮落引發爭議過後,立馬跑到全國婦聯那邊道歉。

俗話說的好,做錯事就認,捱打要站穩。比起杜嘉班納,俞校長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雖然事後D&G再次發表聲明致歉,但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多少網友相信其道歉的真誠度了。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03

遊走在爭議底線的杜嘉班納


事實上,杜嘉班納一直是輿論漩渦裡的常客。去年一組名為“#DG愛中國#”的營銷視頻和照片在微博同樣引起過軒然大波,雖然是打著彰顯中國文化的名號,但現身在天安門和老城區、穿著西西里風格華服的模特和樸素的路人形成鮮明對比,被認為有故意醜化中國人之嫌。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雖然有人說,D&G在日本、巴西等國家同樣是延續這種貼地氣的拍攝風格,但在一部分中國人眼中看起來,在北京拍攝的華麗和樸素對比鮮明的照片則是實錘的傲慢與偏見。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D&G在日本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D&G在巴西

再往前,2012年,杜嘉班納香港廣東道旗艦店保安特別禁止中國人在店外拍攝門店照片,其他國家遊客卻不受限。當時,品牌方簡單回覆說“沒有這個規定”,拒絕道歉,引發大批香港市民在店外示威。

同樣在2012年,一次品牌大秀中佩戴新款耳環的模特形象被認為冒犯了非裔人群。設計師說本意是致敬意大利經典的女性雕塑Blackmoor,但是非意大利文化的西方群眾則理解為“傑邁瑪大嬸”——《飄》女主角斯嘉麗身邊的黑人女傭形象,代表服侍、討好白人的黑人婦女。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更早些時候,一向以前衛著稱的D&G在2007年賺足了噱頭。廣告照片中幾個男性圍在一個女模旁邊,有消費者反饋其顯示出了強烈的“輪姦”暗示,令人感到不妥,對此,英國廣告監督局曾公開批評了D&G的廣告。

你們可以感受一下↓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D&G 2007年的爭議廣告宣傳片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D&G2007年的爭議廣告宣傳片

04

那些曾陷入輿論風暴的國際大牌們


因為文化差異也好,亦或是價值觀紊亂也罷,國際大牌在中國出現輿論危機,杜嘉班納肯定不是第一個。

早在2003年,豐田汽車的兩則廣告就曾經引發過巨大爭議。廣告畫面中一輛“豐田霸道汽車”停靠在橋上,背後立著兩隻石獅,一隻抬起右爪做敬禮狀,另一隻俯首前傾。“霸道,你不得不尊敬”。

年度公關車禍現場!遭遇集體抵制的D&G,是怎麼把事情搞砸的?


橋+石獅子帶來的象徵意義、對日本品牌汽車鞠躬敬禮的聯想,立即引爆了網友情緒,將憤怒的火力開向品牌方豐田。

然而,此次豐田的處理方式就比杜嘉班納成熟得多,事件發生後,豐田方面緊急召開媒體道歉會、中國事務所總代表、公關媒介負責人、一汽豐田總經理等高管紛紛出席。一汽豐田總經理古谷俊男親自宣讀道歉信,先強調歉意,後解釋誤會。此外還在全國30家媒體上刊登致歉信,並主動向工商部門遞交書面解釋。

這樣誠懇的態度平息了不少怒氣。

此外,還有2004年耐克公司某次宣傳廣告中運用中國元素不當,亦引發民眾的集體不滿,廣告中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分別戰勝代表中國元素的三大人物,被解讀為“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隨後,廣電總局下發禁播通知。

在一片討伐聲中,耐克官方發表聲明致歉,並強調“自1982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耐克公司一直非常重視中國消費者”雖然廣告播放之前已經過各級審核批註,但對禁播決定,表示尊重並且接受。

05

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公關?


危機公關的核心是態度和擔當,但是此次杜嘉班納及其團隊兩者都沒有。

杜嘉班納創始人以及團隊,大概真的知道自己錯了,上千人數十天的辛苦籌劃,上千萬真金白銀被打了水飄以及杜嘉班納未來在中國市場上的不確定性,這些對一家國際公司而言看得見的損失,正在悄悄流逝。天貓、京東、蘇寧、唯品會、小紅書等中國電商平臺回應,均已下架與D&G相關的產品。該品牌被中國主要在線銷售渠道全面封殺。作為一家只有30年曆史的奢侈品公司,還沒在中國站穩腳跟,便因為創始人的一些不當言論失去了人心。這在中國,無疑是雪上加霜、自斷後路。

如果能回到昨天,如果真的知道錯了,已經有網友為他們想好了應對危機的公關文,它應該是這樣:

公司在創意和經營中沒有充分考慮全球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完全忽視了中國人對自己民族和文化的自豪感,我們在檢討自己創意的同時,更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價值觀。公司主要創始人在社交媒體的對話中固然有情緒衝動,但這種言論的出現也反應了我們在價值觀上不夠成熟,不夠堅實,對自己作為一個全球性企業應體現的道德準則認識不清。我們對今天所發生的一切深表歉意,對主要創始人的言行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深表愧疚。

這樣的文,足以吊打“盜號”為名的蹩腳謊言 。

但是沒有如果,就像黃浦江邊流過的水,到現在只能任自東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