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EMBA死了?

中国的EMBA死了?

去年,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官网挂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将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由教育部统一划线、各学校按需调整录取。从2016年12月1日开始,各院校不得再自行组织EMBA招生考试。意见一出,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商学教育界,都一片哗然,意见很大。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在接受FT采访时称这一规定“不合理、不理智”。

中国的EMBA死了?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

著名财经写作专家吴晓波更为直接:“EMBA死了。”

中国的EMBA死了?

▲财经写作专家吴晓波

中国的EMBA死了?

吴晓波描述道: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能够弄出一张考卷,来评估全中国的企业家,哪几个能读EMBA而哪几个不够资格吗?我真的很好奇,这个老师长得有多帅。

阿泰是我二十多年的朋友,开着一家市值十多亿的公司,这些年,只托我办过一件事,就是读EMBA。

他十七岁就开始跑单帮,连高中都没有毕业,而根据有关规定,每个EMBA班只有5%的名额留给他这样的学生。我为他当推荐人,先后报名了三家商学院,最后才被录取。阿泰读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吸吸氧,二是交朋友。

通道快堵死了

从明年开始,像阿泰这样的企业家基本上就与EMBA绝缘了。

中国的EMBA死了?

本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从2017年起,EMBA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由教育部划定统一的分数线并向社会公布,培养院校按照国家统一招生政策自主录取。”据说,这个政策的出台,“主要是针对部分院校办学定位不准、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办学行为有失规范等乱象。”

阿泰,或者其他读过大学的企业家们,到商学院读书,绝大多数都不是为了要一张文凭——那东西真的只值一张A4纸的价格,“百战归来再读书”,学的是各取所需。因为,企业家从来不是标准件,所以,真的无法用标准化的方式去“考试”他、塑造他。

过往这些年,EMBA教育遭到的最大的病垢有两个,一是它成为了官商勾结的温床,二是有些商学院的EMBA更像一个俱乐部而不是严谨的在职教育平台。

关于前者,这是整肃吏政的内容,与EMBA教育没有必然的关联,况且中央已经关掉了官员上学的大门,关于后者,那是各家商学院自己的事情,EMBA招生在地域和行业上没有限制,企业家如何选择,全靠口碑和自由决定,一家以打高尔夫为主业的商学院,肯定有它“精妙”的算度,且会对这样的风格承担全部的后果,如果马云校长想让他的小学同桌入读湖畔大学,你何必拦着他?(湖畔大学,由柳传志、马云、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等九名企业家和著名学者等共同发起创办,位于杭州西湖鹆鹄湾附近。湖畔大学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旨在培养拥有新商业文明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目标学员主要为创业三年以上的创业者。2015年3月27日,第一届学生入学;马云出任首任校长,曾鸣教授任教务长。2017年4月19日,曾鸣教授出任教育长)

EMBA课堂离实践太远

在我看来,就整体而言,中国EMBA教育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上述两则,而是教育质量的提升不足。当今中国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具备自己的特征,在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变革、企业组织的迭代以及技术突破的路径选择等方面,都有很多可以切磋和深入研讨的课题,EMBA实则是学院研究者与一线实践家共同参验的、最合适的课堂。

但可惜的是,当今商学院绝大多数的教授们离企业实践实在太远了,他们还在拿哈佛商学院的案例上课,还在用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的PPT,或者拿几个网络笑话驱走课堂里的哈欠。过去几年,在几家知名度最高的商学院里,都发生过学员愤怒罢课的尴尬事件。

中国的EMBA死了?

所以,中国的EMBA教育要提高质量,唯一可能的驱动者是商学院本身,教育部屈尊干预,不知能否对结果负责。

说实在的话,有关部门为什么要将EMBA纳入全国统一考试,我百思不得其解。

“官商勾结的温床”,这个事情显然不是全国统考能杜绝的,EMBA像一个社交俱乐部,好像也不是几张试卷能解决的,至于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则更与考试无关。

一个最要命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能够弄出一张考卷,来评估全中国的企业家,哪几个能读EMBA而哪几个不够资格吗?我真的很好奇,这个老师长得有多帅。

有关部门的这个决定,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家群体对EMBA集体失去兴趣,转而投向于其他的教育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倒也可能是一件好事,它将极大地推动民营企业家教育机构的活跃,譬如湖畔大学、黑马营、正和岛以及即将开张的新物种学院等等。

罗纳德·科斯把中国改革的成功归结为“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即改革的成果非常喜人,可是,它的实现路径无法用逻辑理性全面地解释。

教育部门对EMBA的新规定,也很可能产生具有喜剧意义的意外后果。只是这样的过程,太幽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