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現在大家都愛看如懿、羋月之類的宮鬥戲,其實在中國文字史裡也有一部聲勢浩大的宮鬥戲,它一演就是兩三千年,演員陣容華麗龐大,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每一個寫字的人都在這場大戲裡熱情出演,跑過或跑著龍套,如懿、羋月在這場文字的宮鬥戲面前,真不算啥。

這場宮鬥戲的主角——逆襲的小妾有兩個,先是隸書,後是簡體字。

有小妾當然得先有正室,先介紹下隸書之前的正室背景,免得大家以為屌絲逆襲很容易。


中國文字史上的第一任正室是34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因為這些文字刻在龜甲獸骨上,所以叫“甲骨文”,內容主要是商朝王室的各種占卜。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商朝重鬼神,商王處理大小事務都要用甲骨占卜,並將占卜情況刻在占卜的甲骨上。不僅祭祀打戰要占卜,天氣預報也要占卜,比如下面這塊甲骨,就是占卜下不下雨的: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壬午卜,扶,奏丘,日南,雨。

意思是:在壬午這天占卜,負責占卜的人叫扶,占卜的事情是舉行奏樂圜丘迎接太陽南至儀式的這一天(冬至日),會不會下不下雨。

除了記錄占卜內容,商朝人還會往甲骨上刻一些重要文件,比如六十甲子干支表。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商朝的文字除了刻在甲骨上的,應該還有寫在竹簡、木牘上的,但是竹木保存不了3000年,沒法流傳下來。商朝時,這些占卜的甲骨作為王室檔案保存在商朝檔案館裡,周滅商後,檔案館被毀,甲骨被埋在廢墟里,一埋就是3000多年,直到100多年前被發現,陸續挖出了十多萬塊甲骨,一共有5000多個字,但現在認出來的字還不到2000個。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甲骨文是商朝王室使用的文字,純正的王室血統。

周朝的文字叫金文,這是文字史上第二任正室。

金文是指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商朝和周朝是青銅器鑄造的高峰,但商朝的青銅器鑄字很少,一般只有幾個字,最多的也不過三、四十個字。而周朝很喜歡在青銅器上鑄字,鑄字最多的西周晚期毛公鼎有497個字,記載了毛公向周宣王獻策的事情。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毛公鼎

因為周朝把銅叫做“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秦漢之後,青銅器時代結束,所以“金文”這個詞一般指代周朝文字,金文沿襲了商朝甲骨文,並在甲骨文基礎上發展變化。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大盂鼎

在先秦,王公貴族才有能力鑄青銅器,金文和甲骨文一樣,是純正的王室血統。

在戰國時,周王室衰微,各個諸侯國開始在金文基礎上搞自己的文字,和周朝正統文字金文相比,各諸侯國的文字往往構型比較隨意,形體混亂。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和其他諸侯國相比,秦國的文字和金文的字形比較一致,叫“籀文”,也稱“大篆”,以石鼓文為代表。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石鼓文

秦一統天下後,廢除了各個諸侯國的文字,用標準字體小篆統一全國文字,史稱“書同文”。小篆在籀文基礎上演變而成,是秦朝皇室正統,文字史上的第三任正室。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秦 碣石頌

商朝甲骨文,周朝金文,秦朝小篆,這是一脈相承的文字史裡的正室,代表著文字的正統。

甲骨文、金文各自輝煌幾百年,但小篆的命運很悲催,它和秦朝一樣,轟轟烈烈地一統天下後,就迅速被草民撂倒。秦朝被陳勝、吳廣、劉邦、項羽這些草根們撂倒,小篆則被隸書撂倒,上演了文字史上第一次草根逆襲。

文字的逆襲攻勢其實從戰國就默默地開始了。戰國後文化教育開始普及,認字、寫字不再只是王公貴族的特權,草民也會寫字了,草民寫的字在民間使用,怎麼好寫怎麼寫,慢慢地就形成了民間簡化的俗體文字,他們把小篆彎曲的線條改成好寫的直線,省簡部分複雜的構型,這就是最早的隸書,也叫古隸。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隸,附屬也,意思是隸書是小篆的輔助字體,登不得大雅之堂。這名字就滿是屌絲味,就像是正室出嫁時附送的贈品——小妾。

但來自草民的生命力跟草一樣頑強,隸書開始是草民和秦朝的下層官員用,對這些小官員來說,每天那麼多文書要抄寫,快才是王道。隸書就這麼從社會最底層起家,用它的方便、好用,以及低姿態一點點地俘獲人心,獲得寵愛,並擴大影響,往上爬,到漢朝時,就順利把小篆撂倒,逆襲成正室,成了正式的官方文字。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隸書《華山廟碑》

這比羋月的奮鬥可難多了,羋月好歹是個楚國公主,孃家是諸侯,這隸書沒任何背景,以草民身份從小妾奮鬥成正室,比羋月勵志多了。

隸書的成功上位是文字史上劃時代的標誌,隸書之前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等等文字,筆畫以曲線為主,叫古文字,文字從上往下推廣。從隸書開始,筆畫以直線為主,叫今文字,文字由下往上的滲透。

隸書坐穩正室之後,一直到幾十年前,官方文字都沒太大變化,但民間一直暗潮湧動,又在搞新的便捷書寫了。隸書啥時熬成的正室,民間也就從啥時候開始籌備下一次逆襲。

這位置坐得真是不安穩,難怪皇帝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逆襲對手斬草除根。

上一次逆襲主要是筆畫從圓曲到方直,這回主要是筆畫從多到少,從繁到簡。我們現在一般把新中國推行簡體字之前的字體稱為繁體字,繁體字顧名思義筆畫多,大家寫得著急,就把很多筆畫扔了,後來還出現了筆畫少得嚇人,寫起來快得嚇人的草書。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張旭 《古詩四帖》

但是,草書雖然夠快,卻影響交流,而文字的首要功能是交流。所以,寫得飛快的草書只能當藝術品,不能當日用品。

但草書在文字從繁到簡的過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比如很多現在的簡體字就是草書以及行書的楷化。

草書會把筆畫省並,只寫字的大致輪廓,如“慮”字,草書的寫法省去了中間的“田”,寫成“慮”的。“時”字,草書和行書的寫法都有省略了上面的“土”,寫成“時”的。“為”字,草書字形大概就草成了“為”。這些字的簡化字體唐朝時就在民間流傳使用。專(専)、學(學)、東(東)、長(長)、書(書)、車(車),這些簡化字體,也是草書楷化而成。準(準)、麥(麥)、萬(萬)、禮(禮),聲(聲)、亂(亂)、辭(辭)、襪(襪),這些簡化字形在魏晉以後就出現了。這些簡化字體也被稱為俗體字,手頭字。

雖然民間簡化字一開始也和隸書一樣,不登大雅之堂。但到清末、民國時,已經有很多學者開始呼籲推廣簡化字,民國政府還公佈過一批簡化字方案。

新中國成立後,正式推廣簡體字,簡體字終於和隸書一樣,成功逆襲,取代繁字體,成了中國大陸的官方文字,當上了正室。

總之,簡體字的逆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花了2000年時間搞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地下工作,慢慢地拉攏人心,取得認同,讓人習慣了它,並且沒它不行,直到正室的寶座非它莫屬。

這個勵志的故事啟發我們:

如果你能把一個事情堅持上2000年,想不成功都難!

隸書逆襲後,順順當當的當正室,但是簡體字逆襲後,卻老被罵,近幾年尤其流行罵簡體字,諸如愛無心,兒無首,親不相見之類,還有人認為簡體字割裂了中國文化的傳承。

新中國簡化的2235個簡體字中,其中的絕大多數早就在民間使用了。簡化字形的來源除了草書行書楷化之外,還有些簡化字形是比繁體字更古老的字形,比如“雲”“網”“氣”這些簡單的字形都比繁體字形“雲”“網”“氣”出現的更早。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另外還有少部分簡化字是採用了戰國時期的六國文字,比如禮(禮)、棄(棄)。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總的說來,新中國簡化的這2235個漢字,絕大多數在民間都已經有很長的使用歷史,新造字不多,字體的簡化和便捷書寫在小篆之前的文字裡也一樣存在,(小篆之前的字體裡也出現過繁化現象,小篆之後以簡化為主。)說簡化字割裂文化傳承未免有些誇張。

不過,部分簡體字也有不太合理的地方,主要體現在把彼此沒有關係的字合併成一個簡化字。如:“後”與“後”,“幾”與“幾”,“鬥”和“鬥”,“僕”和“僕”,“姜”和“薑”等,這些字本來都是兩個字,意義上沒有聯繫,歷史上也沒有混用,但是簡化方案裡把兩個字併成了筆畫少的那個字,這樣的簡化叫一簡對多繁,這種簡化缺少歷史基礎。

“後”是皇后、皇天后土,是上古君主的稱呼。“後”是前後、後面,是表示位置的字,自古就不是一個字。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幾”是茶几,是小桌子的象形字,“幾”是人在射弓弩的象形,也有認為是織布機的象形,是“機”(機)的原字。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鬥”是勺子的象形,“鬥”是兩個人打鬥的會意字。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僕”是形聲字,意思是摔倒在地。“僕”是幹雜事的人,僕人,甲骨文是一個人拿著簸箕去倒垃圾。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姜”是姓,神農居姜水以為姓。“薑”是調料做菜用的生薑。

漢字宮鬥戲:隸書和簡體字的小妾逆襲上位史

一簡對多繁的字雖不多,但這些字的意思和造字原理完全不一樣,合併成一個,很容易導致閱讀障礙。

比如《詩經》裡有這麼幾句詩,如果你第一次看,很容易被“後”字誤導。

《詩經·商頌·玄鳥》:“方命厥後,奄有九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

這裡有兩個“後”字,一個還是“先後”,啥意思?

如果你看的是繁體字的書,那麼理解就會很順暢,繁體字的書裡,這兩個“後”,都是“後”,不是“後”。所以這裡的兩個“後”,都是首領和君主的意思,詩中的“先後”是指從前的君王,不是位置和時間的前後和先後。


最後做個練習:把“憂鬱的臺灣烏龜”的繁體字手抄十遍吧。

憂鬱的臺灣烏龜

憂鬱的臺灣烏龜

憂鬱的臺灣烏龜

憂鬱的臺灣烏龜

憂鬱的臺灣烏龜

憂鬱的臺灣烏龜

憂鬱的臺灣烏龜

憂鬱的臺灣烏龜

憂鬱的臺灣烏龜

憂鬱的臺灣烏龜

小心地問一聲:你抄憂鬱了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