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引起逃亡潮,中國自主品牌成“淡定哥”?


英國“脫歐”引起逃亡潮,中國自主品牌成“淡定哥”?


掐指一算,目前距離3月29日“英國脫歐生效日”已僅剩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在當地時間23日,英國媒體報道,英國三名內閣大臣表示,如若有必要將在下週宣佈支持推遲“脫歐”,以避免英國出現“無協議脫歐”的局面。

顯然,目前英國存在的“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仍舊引得人心惶惶,而在脫歐時間並未百分百確定且在商業界對於英國“脫歐”前景深感憂慮之際,眾車企似乎已經紛紛沉不住氣,爭前恐後開啟了“脫英”模式。


英國“脫歐”引起逃亡潮,中國自主品牌成“淡定哥”?


捷豹路虎稱“非常失望”

1月26日,捷豹路虎宣佈,其在英國的工廠將於今年4月停產一週。此次捷豹路虎的停產將影響其在英國的三家汽車廠,以及其在伍爾弗漢普頓的發動機廠。

捷豹路虎在公司聲明中提到:“由於脫歐所造成的潛在不確定性的影響,公司將於4月8日至12日停止生產一個星期。”對於特蕾莎·梅的脫歐協議,這家目前由印度控股的公司在此前也公開表態:非常失望。


英國“脫歐”引起逃亡潮,中國自主品牌成“淡定哥”?


早在去年,捷豹路虎集團CEO拉爾夫·斯佩斯就曾表示,特蕾莎·梅政府在“脫歐”的過程中並未就貿易政策等與歐盟達成新的互惠一致性。據斯佩斯透露,在過去的5年捷豹路虎已在英國支出大約500億英鎊,並計劃在未來5年內再增加800億英鎊的投資。

但如果英國‘脫歐’,那麼在面臨不確定的風險下,這一計劃將不得不被擱淺。不僅如此,英國的“脫歐”還可能對這家企業造成每年12億英鎊的關稅負擔,在英無利可圖,這也將迫使捷豹路虎離開英國。

當然,“脫歐”並不是捷豹路虎目前所面臨的唯一困境,根據印度塔塔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去年第三財季捷豹路虎營收80.6億美元,虧損達到40.6億美元。如此龐大的虧損數額不僅創下了印度企業史上的最大虧損,也不難看出此時的捷豹路虎正處在“至暗時刻”。


英國“脫歐”引起逃亡潮,中國自主品牌成“淡定哥”?


此外,隨著捷豹路虎原本在歐洲銷量佔較大比重的柴油車需求量減少,出現柴油車業務疲軟的情況。此前,捷豹路虎在英國有將近4萬名員工,今年1月捷豹路虎裁員英國本地員工4500人,以此減少成本負擔。

與此同時,一份“捷豹路虎計劃在未來的14個月內融資10億美元,用以取代將要到期的債券,併為公司未來的規劃提供資金支持”也登上了外媒汽車版頭條。


英國“脫歐”引起逃亡潮,中國自主品牌成“淡定哥”?


前不久,“內憂外患”的捷豹路虎更是傳出將被長城汽車收購的消息,雖已被雙方及時否認,但依舊可以看出捷豹路虎目前所處的尷尬又棘手的境地。

斯佩斯表示:“當離開英國是‘拯救公司’的唯一選擇,捷豹路虎才會離開。”目前來看,停產一週對於捷豹路虎來說或許是“去留與否”一錘定音之前的一次測試。

日系三巨頭相繼關廠

2月18日,有外媒報道稱,本田將在2021年前關閉位於英格蘭地區斯文頓的工廠,據悉該廠每年生產汽車約15萬輛,員工約3500人。目前該工廠主要向日本及美國供貨,隨著工廠的關閉,本田可能將工廠轉移到中國或日本。

雖然本田社長八鄉隆弘在19日的記者會上否認了關閉工廠與英國“脫歐”有關,並表示此舉乃是該公司優化全球生產的最佳選擇。但輿論卻依舊一致認為,本田是在擔心英國“脫歐”後所面臨的難以預料的歐盟動向及英國貿易狀況。


英國“脫歐”引起逃亡潮,中國自主品牌成“淡定哥”?


毫無疑問,本田的這一舉動將會導致英國運營的零部件製造商失去一個關鍵客戶,有外媒報道稱,本田關閉工廠的決定,或將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供應商隨之脫離英國。

隨著本田退出英國市場的計劃公佈,大型衝壓零部件生產商Unipres 表示該公司將開始考慮如何做出選擇,其中包括關閉工廠。另一家在本田英國工廠附近設有兩家工廠的供應商G-tekt則表示,目前公司仍在收集信息。據悉該公司幾乎完全致力於為本田生產零部件,如若本田退出,其繼續開廠的可能性也不大。

除去本田以外,豐田、日產也開啟了各自的“脫英”計劃。據悉,日產也在本月宣佈放棄在桑德蘭生產X-Trail SUV的計劃,改為在日本展開生產。


英國“脫歐”引起逃亡潮,中國自主品牌成“淡定哥”?


據悉,日產桑德蘭工廠的產量佔英國汽車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僱員人數超過7000人,而此舉也勢必給英國帶來不小的影響。此前,日產在英國距“脫歐”不到兩個月時曾警告,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加大了公司未來規劃的難度。

而豐田則早在去年10月就表示,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這對於多數零部件均從歐盟成員購置的豐田來說會面臨零部件購入遲滯的局面,且還將面臨10%的關稅,從長遠來看這將增加成本且減少競爭力,因此豐田會考慮暫時關閉英國工廠,並在英國停產。


英國“脫歐”引起逃亡潮,中國自主品牌成“淡定哥”?


毫無疑問,對於車企而言,英國“脫歐”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此前福特汽車就曾表示,若英國“無協議脫歐”,那麼福特將面臨最高達10億美元的損失,其中包括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稅和英鎊貶值的影響。

根據福特內部計算,英國“脫歐”對於福特的損失在5億到10億美元之間,這對於此前在歐洲地區虧損3.88億美元的福特汽車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雖然目前並未有福特“脫英”的消息,或許一部分原因在於,英國是福特的第三大市場,儘管對於英國的“脫歐”福特方也表示“不會坐以待斃”,但究竟要如何應對,就不得而知了。

對於英國的“無協議脫歐”,英國汽車製造商與經銷商協會在此前表示,這將給英國的汽車行業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根據該協會所給出的數據來看,英國汽車行業共僱用約85.6萬人,為英國經濟貢獻約202億英鎊年產值,而“無協議脫歐”在帶來經濟損失的同時還將影響數十萬個工作崗位。

中國車企何去何從

就目前來看,英國“脫歐”所引發的車企“大逃亡”中還未有中國車企的身影。對於中國自主品牌而言,與英國淵源較深的就是吉利了。早年,吉利全資收購倫敦出租車公司,並於2017年正式更名為倫敦電動汽車公司;另一家被吉利收入囊中的則是英國豪華跑車品牌路易斯。


英國“脫歐”引起逃亡潮,中國自主品牌成“淡定哥”?


目前,吉利並沒有任何“脫英”的消息,還在英國市場發佈了一款電動出租車LEVC TX,而在吉利開啟的五新戰略佈局中,路易斯也赫然在列。

在這之前,還傳出了路易斯將國產的消息,據悉,在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招聘公告和相關政府文件中顯示,吉利汽車將投資90億元(合13億美元)在武漢開設新廠,以在中國本土生產蓮花汽車(即路特斯汽車)。

由此可見,儘管英國“脫歐”鬧得沸沸揚揚,中國自主品牌則還在根據自己的節奏穩步前行。此外,在比亞迪方面,去年也和英國本土企業簽訂了電動大巴的生產、售賣協議,雖然目前英國“脫歐”讓剛剛簽約的比亞迪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但或許是本著“誠信”原則,目前比亞迪方面並未對此有何動作。

而隨著英國“脫歐”的日益臨近,中國車企究竟會做出怎樣的抉擇,目前還是懸念,汽車頭條App也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