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菜市口觀斬,雍正是真的粗心張廷玉的存在了嗎?張廷玉當時是什麼感受?

青燈問史


首先我們要揭露一個秘密,科場舞弊這件事,張廷玉一開始就被八爺集團套路了。

第22集,雍正即位,頭幾件事之一就是開恩科。

上書房幾個大臣和雍正一起商議主考官人選,在場的分別是隆科多,張廷玉兩個中堂,八爺,十三爺兩個王爺。而八爺推薦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

按理說自己親人被舉賢,應該高興,至少也應該是個馬屁精樣子,比如在旁邊趨炎附勢的隆科多——

然而,張廷玉是這個表情——

沒有學過戲劇的觀眾可能不會去解讀一個表情的內涵,但是就算是普通人,也應該看得出來,這表情絕對不是酸爽的意思,而是——驚訝,謹慎,甚至帶有一點點焦慮。

此時張相爺內心的臺詞是:

1. 黃鼠狼給雞拜年,你們幾個小樣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2. 我這個不省心的弟娃兒什麼時候和黃鼠狼混到一起了,藥丸!

3. 我現在該怎麼應變?

果然,張廷玉看到大家都同意自己弟弟出任主考,自己反對已經不可能,於是馬上做出了應變措施——

推薦了清流領袖李紱出任副主考。

張廷玉這個時候推薦李紱作為副主考,其實想的就是找個靠譜點的人監督提醒著自己的弟弟,怕他翻車,而後來李紱確實也提醒了張廷璐,無奈張廷璐實在是太笨,反應不過來,做了替罪羊。

張廷璐本人並不是八爺黨,他的哥哥張廷玉貴為中堂,本人舉賢要避親,不能提攜弟弟,而八爺這麼提攜一下,張廷璐必然感恩戴德。

提攜對方手下這套路是八爺經常用的——追繳戶部欠款,雍正失利被罰,八爺就趕緊舉薦年羹堯,年羹堯後來感謝得屁顛屁顛的。也就是一句話,就把對方陣營瓦解,把人拉攏了。

在剛剛舉薦張廷璐這件事上,八爺可能也沒想那麼多,就是搞搞關係。但是弘時利用科考賣題賺錢,那麼被牽連的必然就是主考官張廷璐,就算查出來是弘時犯案,雍正也不可能殺弘時,也只能找替罪羊張廷璐背鍋。

所以就這樣,八爺表面上是在巴結張廷玉,拉攏張廷璐,實際上最後既成事實是挖了一個巨大的坑,等著張廷玉滅一門親人血脈,斷一條骨肉胳膊。

當然如果遇到雍正殺弘時那就更有好戲看了——你皇帝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自己都無情無義,還有什麼臉統治天下人?這個時候八爺只要出來幫雍正擦屁股,就算是抓著了他的把柄,有了要挾的條件。

內心如此毒辣,表面如此溫柔,道理還如此高大——舉賢不避親。

事發以後,先說張廷玉的感受。

肯定是千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啊——

我老張家幾代清明,千辛萬苦,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就壞到你幾爺子手上了。

作為幾代為相的桐城望族,名節比什麼都重要,因為貪腐,死在了科舉這種大事上,而且更何況是人都知道張廷璐只夾帶了幾個學生,並沒有貪腐,做的是替罪羊。

這屬於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對於張廷玉更大的麻煩就是陷入了矛盾——忠孝不能兩全。

殺弟弟,那麼就是不孝。不殺,就是不忠。

這時候人們會覺得張廷玉肯定是重親情,陷入了矛盾,捨不得殺自己弟弟。但是要知道政治人物是不會用感情來衡量利益,左右自己的選擇的——他不是不忍心殺,而是不能親自表態。

如果他自己說出來殺,那麼有人會說他不孝,他說不殺,那麼輿論就評價他不忠,總之不能兩全。

所以這時候孫家誠出來了,

25集,張廷玉說,我也想大義滅親,無奈心亂如麻。

於是孫家誠——


等的就是這個代筆——反正不是我寫的,我沒表態。以後別bb我!

孫家誠這摺子一寫,張廷玉立馬就給雍正交差了,這樣他就兩全了。

再來說監斬,雍正和張廷玉是互相需要。

雍正拉張廷玉去,就是要昭告天下——你們張相爺是秉公執法,大義滅親的一等一的忠臣,他就代表我,我就代表他!當然同時也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結盟——張兄以後你除了我,跟不了別人了。第二個,支持——人家殺弟弟都願意支持我,其他人還有比這個更大的理由嗎?

反過來,張廷玉被雍正拉去,自然就是讓雍正欠他一個巨大的人情——為了你,我弟弟也死了,我也成了不孝冷血之人,你可要對我好呀。

然後果然雍正就表白了——

還順道牽了個手——

人頭落地鮮血飛濺之間,基情四射,就這樣完成了一次政治結盟,從此張廷玉扶搖青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以上都是根據電視劇劇情和表演的分析,其實真實歷史上張廷璐屬於為娛樂背鍋了。從清初大學士張英開始,老張家的後代個打個都是猛人,這個張廷璐也是歷任康雍乾三朝,乾隆九年(1745年),順利退休,第二年病逝。諡文端,贈太子太傅。


HannibalLecter


肯定不是,雍正那是在一直拉張廷玉入夥呢。

在《雍正王朝》中,張廷玉是一個十分忠於皇權的高級官僚。但在雍正繼位之後,張廷玉最初卻表現出了一絲遲疑和觀望。對於雍正的許多做法,張廷玉看出了問題,但卻沒有及時進諫陳明,而是遲疑半晌,又把話嚥了回去。

雍正是沒看出來嗎?不是。所以,他急需要做的就是拉這些有能力的臣子們入夥,搞幾個鐵桿為他辦事,把新政順利推進下去。



而恩科洩題案斬殺張廷璐,正是雍正藉以拉張廷玉入夥的契機。

雍正繼位之初搞了一場恩科考試,沒想到整出了洩題和夾帶的醜聞,而且主犯張廷璐竟然還是上書房張廷玉的弟弟,一時間輿論大譁。

這其中,八爺胤禩一直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最開始,是他首先舉薦張廷璐做主考官的,目的就是想搞點互相提攜的事,一來二去地就和張廷玉結成政治同盟了。

對此,雍正還問:“你說的是張廷玉的弟弟?”

胤禩假惺惺地回答:“臣說的是會試的主考,不是誰的弟弟。”

但張廷玉為官的風格是,他一直努力與各方勢力保持距離,以避免被誰所利用和綁定。所以他趕緊表態:“臣也推薦一人,此人……”

一通描述後,雍正笑了:“你說的是李紱。”

雍正笑的是,張廷玉你沒上老八的鉤,不錯。



但是光保證不被老八拉走還不行,雍正還必須想方設法把張廷玉拉入自己的陣營,為自己賣命。恩科洩題案發後,機會來了。

這時候老八胤禩又跳出來了,他到處聯絡百官保張廷璐,“刀下留人”的奏摺像雪片一樣飛到雍正的御案前。此時胤禩的目的,一是想通過保張廷璐,繼續試圖籠絡張廷玉,二是想通過輿論綁架雍正,讓他連想殺的人都殺不成。

不過,雍正可不是一個輕易能夠被輿論所控制的人。他之所以遲遲不下斬首的命令,是因為他想借這個機會籠絡張廷玉,他也一直在等張廷玉表態。

張廷玉呢?他自然明白張廷璐的命肯定是保不住了,但他自己又不想被這個把弟弟送上斷頭臺的鍋,所以他也在等,等有人能替他說出話來。

於是,這時孫嘉誠的神助攻來了。

他深夜探訪張廷玉,並表示能理解老張的心亂如麻,所以奏摺已經替你寫好寫好,你直接發個皇上就行。

當張廷玉的奏摺到了雍正的手上,他頓時有了底,下令將張廷璐處斬,這才有了觀斬時的那一幕。



雍正示意將張廷玉的椅子挪到後排,並跟他站到了一起,還手拉著手,說了一句:“朕陪著你。”

這番場面無疑具有極強的衝擊力和暗示性。

第一,張廷玉秉公辦事,大義滅親,還親自出席觀斬,這六親不認的架勢以後誰還敢找他結盟?張廷玉就這樣活生生地被搞成了孤臣。

第二,沒人親近你沒關係啊,雍正不是說了“朕陪著你”嗎?還手拉著手站在一起。這是擺明了讓張廷玉只跟雍正一人結盟嗎?以後張廷玉就是雍正的人,只能給雍正賣命。

至於張廷玉的想法嘛,他還能想啥,皇上強拉著你,要讓你替他賣命,你只能照做了,還能怎樣呢?


達摩說


世上最可怕的文人,是將別人原來的面目隱藏起來。隱藏起來後,憑著一枝枝生花妙筆進行藝術加工。張廷玉的弟弟就是其中的一個。那麼,張廷玉的弟弟是否電視劇那樣情節?答案是否!!不要冤枉張廷玉的弟弟。真正的歷史是這樣:張廷玉以文才見長,因為長期在康熙身邊供職,有著豐富經驗。雍正即位不久,雍正元年,張廷玉升任為禮部常書。第二年,轉為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太子太保。在順天鄉試時,張廷玉任主考官。張廷玉的許多子弟也在參加這次鄉試的人裡,為了避嫌,張廷玉泰請雍正帝一體迴避,也正是因為這件事,雍正帝因為張廷玉在公事上小心謹慎的工作態度被授於嘉獎,將他封為太子少保。到了十月殿試,開始選閱卷官了,張廷玉以他的子弟都在應試之例,不列名。雍正沒有答應張廷玉的請求,仍讓他參加閱卷,張廷玉只好參加了這次閱卷。他與閱卷的大臣公正閱卷,按照卷子的好壞評出甲乙,並把排名靠前的前十名卷子拿給雍正閱覽。在雍正看到第五份的卷子時,大為讚賞,要點這個人為一甲。你猜猜這個人是誰?這個人就是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玉對雍正說:他本身就是這次的閱卷師,他的弟弟不能成為一甲。由於張廷玉懇辭不已,雍正只得點頭。點他的弟弟為二甲第一,但張廷玉的態度讓雍正讚賞不已。第二天,雍正就任命張廷玉的弟弟為翰林院檢討,入直南書房。


茹叔敬


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因為在恩科考試的時候利用主考的身份幫弘時搞夾帶,被李紱發現舉報,雍正大怒。

這時候,作為張廷璐的兄長張廷玉,因為是上書房首席大臣,他的態度就尤為重要了。這不僅僅是一個夾帶的問題,同時還是一個政治問題,老八集團意圖通過保張廷璐來陷雍正於不義之境地,而朝中以孫嘉誠為代表的清流集團則想以此為契機大張風氣綱紀。

按照常理,張廷玉只需迴避就可。但是雍正卻有自己的打算,在群臣都以不同的聲音要求處置張廷璐的時候,他要等待張廷玉的態度,以此來考驗張廷玉的忠心。

對於張廷玉來說,這無疑是殘酷的。如果上表大義滅親,自己將陷入無情無義之境地,如果上表力保,則陷入無君無父之境地,無論他怎麼決策,都難以兩全。孫嘉誠此時則幫張廷玉寫了一份奏摺上呈了雍正,這是孫嘉誠的聰明之處,因為他知道,這份奏摺,張廷玉雖貴為宰相,也難書寫。

但是孫嘉誠摸清了張廷玉的秉性,就因為古往今來的一句話:先有君父,然後才有自我和兄弟。

跟皇帝君父永遠站在一起,這才是張廷玉屹立三朝不倒的根本所在。這一次,概莫能外。

雍正的反腐手段很厲害,很特別,就是現今,也為人所稱道,這一招,就是號令百官到菜市口觀斬。血淋淋的現實,讓那些坐在官位上的大小官員從心理上受到震懾,從而縮回伸向腐敗的雙手。

張廷璐被押往菜市口了,就要砍頭了。可是雍正還要叫上這位大義滅親的兄長張廷玉,他真的是粗心,忘記了張廷玉是張廷璐的親哥哥了嗎?

從等待張廷玉奏摺一個晚上就說明雍正根本就沒有忘,而且記得比誰都真切。可是他為什麼非要將張廷玉帶過來呢?

因為雍正要樹立皇帝天子的權威。因為諾敏和張廷璐案子,雍正登基之初的兩件事情都辦砸了,這正好給那些發對雍正的人以藉口,比如老八集團,隆科多等大做文章,來陷雍正於無能不義之境地。

迫於政局還不夠穩固,雍正還需要時日來樹立他的絕對權威,而這是需要有人來配合的。恰逢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犯了法,對於雍正來說,這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既可以考驗張廷玉的態度,也可以為自己樹立起威信。如果張廷玉此時不配合他的舉動,那麼雍正也會收拾張廷玉,這也就是雍正為什麼要等待張廷玉的奏摺的原因。而到菜市口觀斬,少了張廷玉這個主要配合對象,也就少了那種浩浩皇威的氣氛。

所以,不是雍正粗心,根本就是別有用心,故意的。

作為臣子,張廷玉做到了先有君父的責任和義務。但是作為兄長,他失去了親情,必將陷入無情無義之境地。

所以,可想而知,他的內心是痛苦萬分的。我想,張廷玉當時的內心是這樣的:

一是悔恨。悔恨當初看見他與弘時在一起的時候沒有多關心多提醒張廷璐,不要再科舉的事情上栽跟頭,要樹立正氣。因為無論是誰舞弊,他張廷璐這個主考都逃脫不了責任。

二是自恨。張廷玉作為上書房首席大臣,萬人之上,一人之下,卻要大義滅親,而束手無策,莫說是拯救張廷璐,就是為自己親親的兄長說一句話,都會陷入無窮無盡的政治漩渦中去。他張廷玉這個宰相,當得何其悲哀,何其痛苦。

三是痛恨。如果說他面子上必須與雍正保持一致,那麼內心只怕對雍正這種無情無義之舉動也是深深痛恨的。就算是張廷璐犯法了,他可以迴避,但是卻非要拉上他為皇帝樹威,被皇帝利用,內心只怕想死的心的都有。

只是張廷玉能混跡於三代王朝,早就練就了一身泰山崩於前而我自巋然不動的不露聲色的本領,就算是痛恨萬分,也要保存忠君之思想。既難兩全,也就只能保全一邊,畢竟,未來的日子還要過。


青燈問史


當然不是粗心啊,說實話,要是別的事情,無論是考慮張廷玉的忠誠,還是對朝廷貢獻,網開一面沒問題,但這個節骨眼上,威望別皇上自己的性命都重要,大家都看著呢,等看熱鬧呢,殺是不可避免的,並且要嚴正,光明磊落,以儆效尤,表明皇上決心。刑場臨時關懷一下,表明皇上對張廷玉的敬愛與器重。張廷玉沒有拖病不去現場,已經讓聖心甚慰。等張廷玉的奏摺,只是考察張是否真正大局觀,大義滅親,同時也給張自己樹立光輝形象的機會


低能兒4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