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乾隆是如何對付權臣張廷玉的?

程萬慧


本來張廷玉的應該是一個全始全終的典範,君臣際遇的代表,但他與乾隆帝發生了不大不小的尷尬。最後鬧得被乾隆帝撤職查辦。



這其中的恩恩怨怨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的,我們只撿其中幾個重點來簡單說一說:

1.張廷玉的身份。

張廷玉是有才的,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通過科舉考試被封為庶吉士。但同時張廷玉是有背景的。

名門之子,官宦之後。他的親爹張英是康熙朝時的禮部尚書。禮部位居6部之首,也就是說張廷玉是官二代

朝裡有人好做官,況且有這麼個牛逼的爹。所以當29歲的張廷玉考中進士後,再加上他親爹的影響。康熙皇帝便將張廷玉調到了當時的南書房(中央首長秘書辦),官雖不大,但卻天天與最高領導人接觸。這就是中樞子弟。



2.張廷玉與雍正的和諧關係。

雍正皇帝是以刻薄寡恩而在歷史留名的,但為什麼雍正一朝14年。張廷玉與雍正的關係如魚水之歡?如漆似膠,舉案齊眉夫唱婦隨?(以上成語是為顯示本少校知識豐富,瞎引用的)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雍正與張廷玉之間:

一個剛正嚴明,一個宰相氣度。

一個嫉惡如仇,一個軟硬兼施。

一個勵精圖治,一個忠心耿耿。

所以在雍正朝,張廷玉曆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首席軍機大臣,在各個重要部門都做過一把手,有豐富的執政和從政經驗。

張廷玉是1672年出生,他比雍正皇帝大6歲。所以當雍正皇帝1735年駕崩的時候,張廷玉是63歲。而這個年紀用我們現代話講正是從政的黃金時期,人生第二春剛開始。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雍正帝是準備將張廷玉留給他的兒子用的。

所以雍正帝在臨死前:承諾張廷玉死後,讓他配享太廟。



3.為什麼張廷玉與乾隆帝的關係肯定不如前朝和諧?

1735年康熙雍正帝駕崩。年僅24歲的乾隆帝繼位。那一年張廷玉63歲。

1.一個63歲的三朝老臣,身體還十分康健,權力十分大,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家族子嗣遍及朝野。

2.從一個領袖皇帝的觀點來看,這樣的一個臣子的風險性要大於它的實用性。

3.再加上張廷玉,63歲,為人做官處事肯定比較穩重或比較保守。這與24歲正風華正茂的的乾隆帝的做事風格格格不入。

4.張廷玉的穩重,在乾隆眼裡可能就是保守與落後的代名詞,張廷玉對前朝皇帝,對他的肯定的讚賞在乾隆眼裡可能就是倚老賣老。(在這個觀點上,我們一定要以最壞的心態來考慮一個帝王)



4.張廷玉與乾隆關係惡化的根源。張廷玉的三個昏招。

在說這個觀點之前,我們一定要重點說明,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在做人上的根本不同

雍正是典型的面冷心熱。乾隆則是典型的面善心冷。

性格的原因導致了雍正皇帝不會輕易去承諾一件事情,但承諾後一定會做;而乾隆帝則會輕易許下諾言,但許下也就許下了,可能後期就忘了,一諾千金這種事在乾隆皇帝面前是不存在的。

這導致了張廷玉對乾隆的信任度遠不如對他爹雍正。所以他就出了第1個昏招:

他要求乾隆帝將雍正皇帝承諾給他的,死後配享太廟這個榮譽,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

而這一點正是採了乾隆的貓尾巴。一個皇帝可以被人罵殘暴,可以被人罵無恥。但一定不能被人威脅!

面對如此尷尬的情形,張廷玉不但沒有想出好的解決辦法,而是做出了第2個昏招:

他與鄂爾泰在治國理念上有了爭執,並上升為黨爭,張廷玉對於雍正的新政,是抱著極為贊同的態度的,

鄂爾泰則認為,康熙時的開明和無為而治是比較符合清政府當時所面臨的情實際情況的。

這二人對於治國理念的黨爭直接引起了乾隆帝的不滿。大家一定不要忘了乾隆帝是康熙從小拉扯大的,所以在治國理念上他更傾向於康熙朝無為而治和寬嚴相濟。

張廷玉的第3個昏招:三番五次的要求告老還鄉

一條看家護院的狗,對於主人來說什麼時候殺什麼時候放,是主人說了算,而不是狗說了算的。張廷玉沒這個覺悟。他自然為這個國家付出了太多,所以他想提前告老還鄉,以求在活著的時候,能夠看到自己配太廟這一幕。

而對於帝王來說,我可以給你,但你不能來要。關於配享太廟這一榮譽稱號是我爹給你的,不是我給你的。我承認我將來會給你,但一定不能主動來要。

而張廷玉也屬於老糊塗了,就在這個問題上跟乾隆帝交上了勁。最終的結果是他成功的告老還鄉,然後被乾隆罷官奪職抄家!

於是張廷玉病死了。在他死後不久乾隆就大張旗鼓的承認,你張亭玉還是可以配享太廟的!!!

通過張廷玉這個事情,我們總結出來的一句道理就是:領導承諾的東西一定要記住讓他主動給,千萬不要去,張口去要,就算他承諾過也是這樣。



一家之言拋磚引玉。


少校柳下惠


朋黨是威脅皇權和國家穩定的重要因素,如唐朝的牛、李黨爭,宋朝的元祐黨爭等等。乾隆一朝注重打擊朋黨,1740年,結束了五年政治實習期,乾隆就開始處理鄂爾泰與張廷玉的朋黨問題,顯現出乾隆作為一流政治家的才幹。乾隆晚年,儘管健康狀況已經越來越難以支撐日常政務,但乾隆從來沒想過把大權分擔給朝中重臣。他深知這些重臣在朝中經營多年,根深葉茂,一旦分享最高決策權,很容易引來大批依附者,形成朋黨,導致混亂。所以朝中沒根沒底,沒幫沒派,沒有什麼資歷的和珅才被乾隆看重,成為貼身秘書,幫他處理日常政務,執行具體決策。

還是在未登基之前,乾隆就已經通過史書,對朋黨政治的歷史和危害有了深入瞭解,並對朋黨深惡痛絕。

雍正皇帝留給乾隆最重要的政治遺產就是兩位重量級政治人物:鄂爾泰和張廷玉。這兩位大臣,都是位高權重,才幹出群。鄂爾泰,滿洲鑲藍旗人,雍正後期的內閣首輔,是雍正最信任的滿族大臣。張廷玉則是雍正最倚重的漢族大臣,任文淵閣大學士,軍國大事,多與參決,被雍正稱為“第一宣力大臣”。

乾隆即位之初,繼續任用雍正的舊臣。自己有事外出,日常國務即由鄂、張二人留京處理。二人權勢,一時遠遠超過雍正時期。但是能人之間總是難於相容。這種狀況,正是開啟朋黨政治的最佳條件。雖然鄂、張二人並無植黨的企圖,大臣們卻各懷揣度攀附之意,滿族大臣逐漸開始投奔鄂氏門下以求提拔,漢族大臣漸漸聚集在張氏之門互通聲氣。朋黨之雛形,漸漸出現。

乾隆雖有察覺,也是無奈。在沒有形成自己的班子之前,他只能沿用雍正遺留下來的官僚機器。為了使這部龐大的國家機器繼續正常運轉,他只能小心翼翼地維護兩黨的平衡,緩和他們的相互鬥爭,採取“既不使一成一敗,亦不使兩敗俱傷”的平衡策略。因為一旦兩派中不管哪一派徹底失勢,必然會興起大獄,殺掉大批官員,造成人才資源的重大損失和朝廷政局的重大失衡。

為了維持這種平衡,乾隆真是煞費苦心。他在用人行政上,特別注意對鄂、張二人一視同仁,不偏不倚。他閱讀奏摺時,提高警惕,努力甄別他們的建議和施政中的個人目的。他努力使全國官員知道,自己絕不會受朋黨因素的操縱。有一年內蒙古額駙(附馬) 策凌到京,在陛見中向皇帝奏陳大臣忒古爾德爾年紀已老,身體衰弱,請求皇上召他回京,還向皇帝誇獎法敏、富德、常安等人,說他們能力出群,應該重用,特別是富德應該補為隨印侍讀。乾隆察言觀色,以策凌與鄂爾泰友善,判定策凌的這番言論是鄂爾泰主使的。“此必鄂爾泰曾向伊言之,故伊如此陳奏也”。乾隆遂直接質問鄂爾泰。鄂氏奏辯說並沒有囑咐策凌說這些事。皇帝並不相信,說:“夫向伊言之而奏,固屬不可,若未向伊言,而伊揣摩鄂爾泰之意,即行陳奏,則勢力更重!”提醒鄂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清稗類鈔》《清高宗實錄》)

乾隆五年 (1740年),刑部侍郎職位出現空缺,乾隆本來想批示被罷官的張照擔當此職。但那一段時間鄂爾泰因事沒能上朝辦事,只有張廷玉一人在皇帝身邊,而張照平素又被歸為張廷玉一黨。皇帝“恐人疑為張廷玉薦引,是以另用楊嗣璟”,以後又找了一個適當的機會,才起用張照。他之防範朋黨,小心到如此程度。

乾隆五年,乾隆出色地結束了政治實習期。對鄂爾泰和張廷玉不再那麼須臾離不開了,對他們的政治建議不再像以前那樣言聽計從,在用人行政中越來越多地表現出自主性。坐穩了寶座的皇帝覺得自己可以深入解決朋黨問題了。乾隆五年四月,乾隆皇帝降下長諭,公開指出目前的局勢有黨爭的危險。他歷數了鄂爾泰為人不謹之處,要求全體大臣們小心警惕,不要再結黨。他舉例說,永州總兵崔超潛獲罪交於刑部處理,鄂爾泰認為崔氏有可諒之處,密奏為崔氏求情,乾隆聽從了鄂爾泰的意見予以從寬處理。事情過後,外面大臣紛紛談論鄂爾泰的功德。乾隆十分不悅,下諭旨告誡鄂“嗣後言語之間,當謹之又謹”。這道諭旨是乾隆即位以來首次正面觸及朋黨問題……

樹欲靜而風不止。就在鄂氏斂手之後,他的黨徒卻犯了事。言官仲永檀是鄂爾泰的門生,作為一名御史,他專門找張廷玉一派的毛病。乾隆一時不明內中奧妙,還以為他為人耿直,頗加提拔。乾隆七年(1742年)十二月,仲永檀的動機敗露了,原來他彈劾張派大臣時,經常找鄂爾泰的長子鄂容安秘密商量,被人揭發。乾隆帝赫然震怒,他痛斥鄂爾泰:“仲永檀如此不端之人,而鄂爾泰於朕前屢奏其‘端正直率’,明顯系黨庇門生……鄂爾泰應該自思:朕從前能用你,今日能寬你,難道將來獨不能重治你的罪麼?”

鄂爾泰聞旨以為大禍臨頭,惶惶不可終日。好在皇帝不想讓表面上完美的君臣關係在鄂爾泰晚年破裂,也不想讓鄂氏一派一敗塗地。他僅命鄂容安退出南書房。在這個案子之後,鄂黨人物很長時間之內藏身斂跡,不敢再有任何舉動。張黨亦鑑前車之覆,謹小慎微,處處提防。朝廷之上一時風平浪靜,乾隆治理朋黨終於取得了初步成果。

1745年,鄂爾泰去世。按照乾隆朝政局演變趨勢,以鄂爾泰的脾氣性格,如果活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後,肯定不能得到善終。好在鄂爾泰還算個有福之人,於乾隆十年 (1745年)“幸運地”病死,總算基本上保全了名節,成為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得了善終的名臣。

張廷玉就沒這麼幸運了。雖然把臣術練得如此爐火純青,進入乾隆時代,張廷玉還是感到了一絲絲涼意。他的第一感覺是,這個年輕皇帝太精明瞭,比他的父親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乾隆五年(1740年)開始,皇帝就不斷地打擊性格傲慢、行事張揚的鄂爾泰。同時,皇帝一刻也沒有放鬆對張廷玉的觀察和挑剔。幸虧張廷玉平時對於朋黨嫌疑懍如臨淵。作為官場中人,人際往來誰也無法避免,特別是作為“相國”,他的家是京城人際交往的中心。但張廷玉絕不輕易幫人說話,也絕不輕易介入人事糾紛,而是聽從花開花落。在與鄂爾泰的鬥爭中,他始終處於下風,也始終不爭不怒,打太極拳。正因為如此謹慎,所以在鄂爾泰連連受到指責和處理時他卻安然無恙。

然而,鄂爾泰死後,皇帝的注意力必然完全集中到他身上。樹欲靜而風不止,雖然他不想成為朋黨領袖,但是身處如此高位,想不被攀附是不可能的。主動要投靠他的人如蠅之附,驅而不走。所以,雖然皇帝的大棒一直沒有落下,張廷玉心中卻無時不處於緊張之中。他知道,統治者是從來不講什麼恩義的。雖然自己給乾隆的父祖賣了幾十年的命,但如果政治需要,皇帝打擊起自己來並不會手軟。

張廷玉感覺,自己退出政治舞臺的時間到了。晚年的張廷玉太想保住名譽,也太想擺脫新皇帝帶來的政治壓迫感,於是在乾隆十三年,也就是富察氏去世這一年提出乞休,但是並未獲得乾隆批准。乾隆十五年,皇長子永璜去世,張廷玉又迫不及待不合時宜的提出乞休,這一次終於激怒了乾隆。乾隆索性把十幾年來對張廷玉忍住沒說的話都說了出來,他直截了當地指出,張廷玉實不當配享太廟。

然而,噩運卻並不甘心到此為止。張廷玉精神剛剛好轉,朝廷中又出了一件禍事:他的親家四川學政朱荃,在母親去世後,為了掙點“考試補貼”,居然隱瞞母喪消息,“匿喪趕考”,為御史儲麟趾所參。這件事發生得真不是時候。皇帝又一次想起了張廷玉,因為朱荃在仕途上起步,就是因為受了張廷玉的舉薦,何況張後來又和他做了兒女親家。絕不容眼裡摻一點沙子的皇帝決定,收回以往三代皇帝對張廷玉的一切賞賜……派出自己信任的內務府大臣德保到查抄張家。經過這場問罪,張黨完全被擊垮。張廷玉名譽喪盡,門生故吏各尋出路,如樹倒猢猻散。乾隆打擊朋黨,終於以全勝結局。

修煉了一輩子臣術,最後還是一敗塗地。經此打擊,張廷玉徹底灰心喪魄。他日日兀坐家中,終日不發一語。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家中苟活了五年,張廷玉終於死了。(作者 張宏傑)


阿吉小林


我認為乾隆是想對張廷玉好的,只是滿朝的滿人不願意看到,明裡暗裡肯定有左右乾隆的思想


寵物圈外人


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二十日,張廷玉在安徽老家去世,享年八十四歲,諡文和。這一雖然沒有貶義,但在與“文”字搭配組成的二字美諡中,共有三十多個等級,其中最高是“文正”(死後諡文正),其次是“文貞”,最末才是“文和”,作為唯一配享太廟的漢大臣,張廷玉死後僅僅得到“文和”的諡號,與他生前的身份和地位顯然是不盡相符的。乾隆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張廷玉這位老臣呢?

這與乾隆對張廷玉晚年心存芥蒂不無關係。乾隆做皇帝后,不僅繼續奉張廷玉為漢臣之首,而且優禮備至,尊敬有加。乾隆二年(1737),又特封張廷玉為三等伯爵,開了文臣封伯的先例。兩年之後,乾隆再加張廷玉太保銜。

不過,乾隆七年(1742)之後,乾隆對張廷玉的倚重越來越少了,不再事事向他諮詢。年輕有為的乾隆急於進取,很想超越前人,穩重平和、的張廷玉的辦事風格和能力,已經不能適宜新主子的要求。

乾隆十年(1745),鄂爾泰去世,乾隆起用年輕有為的訥親為保和殿兼。訥親是權貴,代替張廷玉成為內閣首鋪不久,又當上首席。重用滿人的做法,雖是清朝用人的慣例,但經驗欠缺的年輕人初獲任用,就位列自己之前,還是讓張廷玉感到不是滋味。一年之後,乾隆又以張廷玉年逾古稀為由,准許他不必早朝,遇天熱或颳風下雨天氣,還可以不來上班,遇有應辦事務,可以在家辦理等等。

這表面上是尊敬優待長者,實際上是正式對外宣佈:張廷玉不再參與朝廷核心機密,一切均由訥親聽政承旨。很顯然,乾隆已把張廷玉當做之人。張廷玉豈能不明白這一點?為了給自己這一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抽身而退”的想法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他的腦海裡。

乾隆十三年(1748)的某一天,張廷玉正式向乾隆提出了退休的請求。讓張廷玉意想不到的是:乾隆拒絕了他的請求!理由是“從祀元臣”豈有“歸田終老之理”?意思是獲得了配享太廟殊榮的人,是不能貪圖個人安逸的,必須為國家貢獻畢生力量。

乾隆不讓張廷玉退休回家,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只是不好明說而已,那就是張廷玉知道的秘密實在太多,乾隆怕他回到文風極盛的桐城以後,少不了有人向他採訪往事,形成記錄,留下一段不知何時才會冒出來的秘史,所以一定要留他在京,進行有效控制。於是不管張廷玉列舉何種理由懇請乾隆准許他回鄉養老,乾隆都毫不客氣地一一予以駁回。

一年之後,張廷玉又以身體欠佳為由,提出了“休沐養痾”的請求。這一次,他不敢再說退休,而是說“病退”,並且只是“暫歸”。還保證說:後年皇帝南巡時,他一定趕到江寧迎駕。乾隆這才勉強同意張廷玉以原官退休。乾隆還指示說:明年春天冰雪溶解之後,張廷玉就可乘船返鄉。

就在此時,張廷玉的政敵史貽直向乾隆進言說:張廷玉這種人,哪裡有資格“配享太廟”!這一消息很快傳到了張廷玉耳中。他想起乾隆說過配享太廟的勳臣不能歸田終老的話,越來越擔心乾隆將來不能兌現先帝遺詔中的承諾,於是急忙進宮,“乞上一言為券”。就是請求乾隆親筆寫一字條,以書面形式予以確認。史貽直是秘密奏對時說這番話的,張廷玉這麼快就知道了,說明內部有人通了消息。

這本來就讓乾隆非常不爽而張廷玉有這種擔心本身,說輕點是信不過自己,說重點是把自己看作刻薄寡恩之人,所以乾隆對張廷玉的這個請求頗為不快。不過乾隆最終還是滿足了張廷玉的要求:“為頒手詔,申世宗(雍正)成命,並制詩示意,以明劉基乞休後仍配享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