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系列:便秘,7种证型,14例用药方案学起来!

便秘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大便艰涩不畅为主的证候。如成人2日以上不解大便,儿童4日不解大便,或大便硬结,排便困难,还可伴有头痛、舌苔厚腻、口臭、食欲不振、腹胀、腹部不适、腹痛、失眠等症状。中医学称便秘为“脾约”“不更衣”“大便难”“阳结”“阴结”。

引起便秘的因素有:

1、绝大多数便秘是由生活安排不当而引起,如食物不当,即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取不足;饮水量过少;有时有便意但工作而刻意忍住;缺乏足够的体力活动。

2、精神心理因素亦可导致便秘。

3、滥用泻药、体内激素水平失调、怀孕、糖尿病、帕金森病、抑郁症、肠道激惹综合征等也可引起便秘。

4、部分药物如维生素制剂、可待因、鸦片酊、铅盐、铁剂、钙剂、抗组胺药、利尿药、抗抑郁药、降压药等也可导致便秘。

便秘的分型论治

治疗便秘关键在于区分虚实,实者以通下为主,虚者以补气增液为主,同时应注意鼓励患者配合做到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改掉滥用泻药的习惯,平时应多食新鲜多汁、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当做腹部按摩以帮助胃肠的机械运动等。

1、热秘

辨证要点: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主要中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中成药:牛黄上清丸、地榆槐角丸、栀子金花丸、防风通圣丸、牛黄解毒片等。

联合用药:

(1)栀子金花丸+芦荟胶囊

(2)牛黄解毒片+芦荟胶囊

2、气滞

辨证要点: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主要中药:槟榔、沉香、枳实、枳壳。

中成药:六味安消胶囊、四磨汤口服液、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

联合用药:

(1)四磨汤口服液+大黄通便颗粒

(2)枳实导滞丸+大黄通便颗粒

3、冷秘

辨证要点:大便秘结,难以排出,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舌质淡白,脉沉涩。

主要中药:附子、干姜、吴茱萸、肉豆蔻。

中成药:四神丸、理中丸。

联合用药:

(1)四神丸+通便灵胶囊

(2)理中丸+常通舒冲剂

4、气虚

辨证要点:大便不畅,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晃白。舌淡苔薄白,脉弱。

主要中药: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蜂蜜。

中成药:便秘通胶囊、补中益气丸、排毒养颜胶囊

联合用药:

(1)便秘通胶囊+黄芪精口服液

(2)补中益气丸+排毒养颜胶囊

5、血虚

辨证要点:大便干结,面色萎黄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脉细。

主要中药:当归、何首乌、熟地、火麻仁、郁李仁。

中成药:当归龙荟丸、阿胶补血膏、排毒养颜胶囊。

联合用药:

(1)阿胶补血膏+排毒养颜胶囊

(2)当归龙荟丸+归脾丸

6、阴虚

辨证要点: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主要中药:生地、火麻仁、郁李仁。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麻仁润肠丸

联合用药:

(1)六味地黄丸+芦荟胶囊

(2)麻仁润肠丸+知柏地黄丸

7、阳虚

辨证要点: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晃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主要中药:肉苁蓉、核桃仁。

中成药:苁蓉通便口服液、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

联合用药:

(1)苁蓉通便口服液+膳食纤维片

(2)金匮肾气丸+通便灵胶囊

便秘调护

1、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饮食过细、食量不足、进食油脂过少、进食含纤维的食品过少、进食水分不足、经常食用方便面等食品、不规律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等。

2、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如忽视便意、抑制排便、排便姿势不当、过度地依赖缓泻药。

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起居不时、睡眠不足、久卧不起、久坐不动等。

4、加强腹肌的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防止精神忧郁、激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