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公然挑戰權貴為難眾位親王,他的下場如何?

清朝的官員,在雍正手下辦事的日子大概是是最不好過的,他即位沒多長時間便實行了嚴格的考核制,而且都是真刀真槍,一旦不過關,輕者被降至,重者就被充軍坐牢。不過,對於那些肚子裡有真墨水、肯實心辦事的官員則不一樣,比如李衛就深受雍正的賞識。

李衛公然挑戰權貴為難眾位親王,他的下場如何?


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都將李衛看作是雍正帝的潛邸家奴,其實不是。李衛出生於江南銅山(今江蘇徐州豐縣大沙河鎮)人,是一非常典型的“富二代”。李衛自小便很頑皮,唯獨對讀書提不起來感興趣,有人說李衛大字不識一個,這個是不是我們無從得知,但他不喜歡讀書確實是事實。

李衛的父母非常開明,讀書雖好,但也不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徑。只要兒子健康、正派、不走彎路,就很滿足了。即便想要做官,也沒必要非走科舉之路。在大清王朝,不讀書、不考試卻想當官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有錢就可以。康熙五十六年的時候(1717年),李衛捐資被封為兵部員外郎。這時,四阿哥胤禛還不知道大清朝有一個李衛這樣的小混混呢。

李衛公然挑戰權貴為難眾位親王,他的下場如何?


李衛雖說沒有什麼文化,但是為人機靈且能言善道。不久,他便被戶部官員賞識,前往戶部當差。因為這個機會,李衛認識了張廷玉,張廷玉也很高看這個沒文化的小夥子,非常喜歡他的那種直來直去、不怕權貴的性格。於是,兩人的感情發展很是不錯,有時還能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

到了戶部任職不久,上司派給了李衛一項重要的任務,那便是給王爺們分發錢糧。這是一份光榮但很艱鉅的任務,在李衛之前的前幾任都沒有做好,惹得戶部眾人騎虎難下。這樣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分到了李衛的頭上,也得感謝這個差事,最終讓李衛一炮而紅,名揚天下。

李衛公然挑戰權貴為難眾位親王,他的下場如何?


按照規定,戶部要給每位親王分發錢糧,可是親王們都沒有馬上去領,因為不去也不可能會缺斤少兩。有一位親王,非常喜歡佔小便宜,每次都想多拿一些。這次他正想要多拿,立馬被李衛叫人阻止了。但人家可是王爺,誰敢跟王爺相互拉扯呢,萬一摔著碰著王爺,那可是把天捅了個大窟窿。

李衛勸阻了但絲毫沒有效果,便向上司稟報,上司說這位王爺就是這樣的,他們也無能為力。李衛卻偏不信,吵著要上奏皇帝,結果被上司一頓痛罵,說他腦子有毛病,人家可是康熙帝的兒子,難不成多拿老子一點錢,老子會責怪他?就這樣,李衛攤上了頭疼事,便去找到張廷玉訴苦。李衛知道張廷玉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又通曉很多聖賢書,辦法肯定比他要多,於是便把自己在此過程中遇到的麻煩和苦衷一股腦兒地全說了出來。不過,張廷玉是官場的老油條,怎麼可能因為李衛而得罪王爺。可他又想幫幫李衛,他默不作聲,只是用手指了指院子裡的走廊。

李衛公然挑戰權貴為難眾位親王,他的下場如何?


李衛離開張府以後,便開始琢磨張廷玉到底是什麼的意思,指走廊有什麼用呢?怎麼才能制止王爺貪小便宜呢?整整思量了好幾天,李衛終於想通了。第二天,一到戶部,李衛便讓人寫了一張紙條,貼在分錢糧的廊坊上,內容是哪個哪個親王領了多少多少錢糧。落款,李衛。這是的李衛第一次公開挑戰權貴,大家都以為這是李衛吃了不讀書的虧,一定會吃不了兜著走,不是坐牢就是丟官。可是過了幾天,李衛還是李衛,每天依舊開心如常地上班。而親王卻頂不住輿論的壓力,便親自找到李衛,說他只是和李衛開玩笑,並決定把多拿的錢糧給退回來,而且保證以後絕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懇請他把那張告示給撕掉。

原來阿,這位王爺看到自己做的事被公示出來以後,深感沒有臉面,只得主動前來認錯。你看,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這事儘管了結了,卻在宮內外傳得如火如荼,李衛也成了正義和勇敢的化身。四阿哥胤禛聽到了李衛的光榮事蹟後,對讚賞有加,並把李衛召到了自己的門下,同時戶部的差事也繼續由他兼任。從此以後,胤禛對李衛愈發看重。四阿哥登基以後即雍正帝,李衛更是得到了重用,沒多長時間又被提拔為了巡撫,可謂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