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VS《流浪地球》,科幻电影巅峰对决

一部《流浪地球》将中国科幻电影水平拉到了国际视野,中国电影再也不是靠着情感剧、搞笑剧和一些动作剧撑场的局面了,看大片也不仅仅的指的就是去观看《变形金刚》、《阿凡达》、《复仇者联盟》等,也包括了中国科幻电影!任何事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必然与其它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电影行业尤其是科幻类科技类影视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科技以及经济水平的发达程度,无疑中国电影行业的成功是必然的。那么,作为刚刚起步的中国科幻电影与世界顶尖科幻电影差距到底有多少呢?


《星际穿越》VS《流浪地球》,科幻电影巅峰对决


《星际穿越》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等主演的一部科幻电影,于2014年11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影片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2015年,该片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该片获得第6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视觉特效奖,该片获得第41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


《星际穿越》VS《流浪地球》,科幻电影巅峰对决


影片基于理论物理学家Kip Thorne的理论,讲述一群探险者穿越虫洞的关于时间旅行与平行宇宙的故事。《星际穿越》的故事讲述了未来的地球气候环境急剧恶化、粮食严重紧缺,人类已经难以生存。马修•麦康纳饰演的主人公库珀与安妮•海瑟薇等被选中作为拯救人类未来计划的一员,必须前往太阳系之外另寻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星际穿越》VS《流浪地球》,科幻电影巅峰对决


影片整体阵容集结了5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称其为“奥斯卡金阵容”毫不为过。涉及大量经典科幻母题,呈现最科学严谨的“硬科幻”神作。《星际穿越》中充斥着大量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的太空奇景。影片邀得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教授“保驾护航”提供科学支持。《星际穿越》一开始是基于诺兰的一个想法,之后由他的弟弟乔纳森·诺兰写成剧本,并交给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但最终兄弟俩还是决定自己来做。不过故事最初的概念,是来自于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基普·S·索恩,他针对理论虫洞和时间旅行的潜在可能性做了许多令人惊奇的研究和工作,而他对剧本的参与也令影片增添了不少的“真实感”。一部充满情感充满能量却不冗长沉闷的电影,拥有令人吃惊的画面同时不沉溺于情节逻辑。


《星际穿越》VS《流浪地球》,科幻电影巅峰对决


《流浪地球》自然不用多言,大家都知道这是今年春节档的贺岁片,该片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生死之战的故事。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这一宏伟计划的进程中,无数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九死一生的冒险和对人性的终极拷问也同时上演。


《星际穿越》VS《流浪地球》,科幻电影巅峰对决


为展现《流浪地球》中的宏大世界,整个创作团队一直坚持实打实地创作。三百多人的概设团队和美术团队用十五个月的设计、绘制、规划,呈现出2000张概念图和5000多张分镜;仅行星发动机这一项,就有严格的数量规范,行星发动机的宽高比、推力、燃料和分布地域也经过缜密的推敲。


《星际穿越》VS《流浪地球》,科幻电影巅峰对决


从物质层面来说,一些道具细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国观众看到时就会觉得无比亲切,达到极大的审美契合。长久以来,中国的很多电影用带有中国特色的IP和故事情节来体现非本土的价值观,从而使电影整体呈现出违和的感觉。《流浪地球》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巧妙,使观众在科幻场景中看到的依旧是纯而又纯的中国人,体会到的依旧是中国人的处事原则和道德标准。


《星际穿越》VS《流浪地球》,科幻电影巅峰对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