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新年的第一顆巨雷已經炸響!

1月22日,白馬股康得新一夜之間被“ST”,並接連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和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目前市值已跌去80%,並有被強制退市的風險。

債務違約?財務造假?眾說紛紜。而市場上還埋藏著眾多像“康得新”這樣的巨雷,值得警惕。

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康得新為何崩了?

1月21日晚間,康得新發布公司稱,因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公司股票觸發其他風險警示情形。因此,公司要被“帶帽”,成為ST股,每日漲跌幅限下調為5%並需要停牌一天,1月23日復牌。

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這份公告徹底讓康得新成為了市場的焦點,而實際上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康得新的股價便開始崩盤。

自2017年年末,康得新的股價在達到階段性高點26.71元/股之後便已經漸現疲軟,一路下滑。儘管在2018年上半年,康得新還試圖通過資產重組來刺激股價回升,但最終因為沒有獲得重大進展而導致重組失利。在此之後,公司股價開始加速下跌,期間還有包括回購等其他操作,但均沒有效果。直到2019年初公司被爆出債務違約,再次引發大跌。

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在康得新所披露的停牌公告中清楚的寫著,2018年度第一、二期超短期融資券已實質違約,出現部分債權人凍結公司銀行賬戶情況。康得新經銀行通知存在22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其中5個屬於主要賬號,並且尚不排除後續公司其他賬號或資產被凍結的情況發生。

而這也觸犯了《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第13.3.1條(二)之規定事項,一夜之間被處於ST,成了風險警示股。

就在公司因銀行賬號被凍結被“帶帽”了之後,康得新還曾表示“將通過降低風險因素逐步恢復授信規模及加速應收賬款回款來紓解暫時性流動資金緊張,並計劃近期予以兌付”,以此來實現“脫帽”。

然而誰知,不論是銀行賬戶被凍結,還是被ST,都還只是“開胃菜”,面臨被強制退市才是大家所恐懼的“硬菜”。

1月22日,還沒緩過氣的康得新又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康得新發布公告稱,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在被立案調查的公告中,康得新提示瞭如下風險:

若公司因此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並且違規行為屬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公司的股票交易將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康得新一直被稱為中國的3M,也是名副其實的白馬股,截止到2018年三季度,持有康得新股份的股東高達11.33萬名,34只公募基金踏雷。

不過根據最新消息,已經有23只基金在2018年的最後一刻拋售了康得新。此外,據華爾街見聞統計發現,大部分基金公司已清倉該股,僅國聯安基金旗下2只主動管理型基金持有該股。

現在,大多數基民可以睡得著了,但11萬股民則還要繼續無眠。今日復牌,17.4億資金奪路而逃,也讓ST康得新直接封死在跌停板上。

新年的第一雷,果然是炸的驚天動地!

債務違約還是財務造假?

現在擺在康得新面前有兩個麻煩,一個僅僅只是債務違約,而另一個則可能涉嫌債務造假以及其他嚴重違法行為。

據康得新財報,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流動資產合計253億元,其中貨幣資金高達150億元,而康得新近期公告無法償付的債券,2期本息合計15.6億元,並出現實質性債務違約。

事實上,關於康得新的現金流問題很早之前就已經被深交所所關注。早在2018年5月份,深交所曾發佈過對康得新2017年年報的問詢函。問詢函首次詢問康得新“你公司長期通過舉債維持超過運營需要的貨幣資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問題。

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1月16日,深交所再次對康得新在資金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問詢。問詢函要求康得新答覆,明明賬面上有150.44億元現金卻無法償還債務是何原因,並要求交代資金存放地產等細節情況。

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康得新長期以來舉債經營,賬面上資金充裕卻出現債務違約現象,更是讓人懷疑其是否是在財務造假。

北京理工大學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康得新“有錢還不起債”,存在會計師事務所財務造假的可能。

而近日,康得新則披露稱,150多億資金涉嫌被大股東佔用。

如果僅僅只是簡單的債務違約,那麼或許就像康得新自己在公告中所說,會想辦法儘快兌付,甚至當地政府動用紓困基金助其早日“脫帽”,如此便好,11萬股東也可以早日“脫離苦海”。

但如果是涉嫌財務造假或其他重大違法事項,那麼等待康得新的命運就會大有不同,誰也救不了康得新。

最危險的信號是,為康得新進行年報審計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近日因對華澤鈷鎳2013年度、2014年度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了存在虛假記載的審計報告,受到了證監會的處罰。而華澤鈷鎳剛剛被強制退市。

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們曾談到過,2019年或成為A股的“退市年”。尤其是在退市新規出臺以及註冊制即將落地的背景下,“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一退到底”即將成為常態。

市場中隱藏了多少個“康得新”

一個康得新倒下了,那麼,是否還有更多像康得新這樣的“雷”隱藏在市場裡呢?

根據機會寶投研社的統計發現,近幾年,企業債務違約的頻率增加,違約金額逐年攀高。2015年時,僅有25只企業債違約,違約金額也在115億左右;到了2018年,發生債務違約的數量增至124只,而違約總額更是翻了10倍,達到了1205億左右。

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截止到2019年1月22日,就已有11只債券出現實質性違約,違約金額達78億元,涉及8家公司,7家為民營企業,1家央企。

企業出現信用風險的主要原因還是資金週轉出現了困難,而這也恰恰是企業爆發各種違法行為的重要誘因。

而根據第一財經統計,目前竟有27家公司發行的64只低評級、高危債違約風險較高,涉及金額440億元。這27家公司包括10家上市公司,除永泰能源、康得新之外,還有銀億股份、華業資本、北訊集團、雛鷹農牧、宏圖高科、ST中安、*ST柳化和印紀傳媒。此10家上市公司發行的低評級高危債共計21只,涉及資金約170億元。 

違約年年攀升,A股還有多少“康得新”?

在10家上市公司中低評級、高危債規模最大的為永泰能源,涉及資金43億元,其次為雛鷹農牧,涉及資金23億元。而這10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多數較差:2018年前三季度其中有6家上市公司出現虧損,其中雛鷹農牧虧損8.7億元,印紀傳媒虧損6.4億元、宏圖高科虧損3.5億元。

如果說需要一種方法去排除像康得新這樣的“雷”,那麼,關注其債務情況可能也是一個比較直接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