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歷史進程100人-秦漢時期(一)

在影響中國歷史進程100人先秦篇,我們歷數了先秦時代十六位先賢,他們都為中國歷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我們的今天。從這篇文章起,小編將向大家介紹秦漢時期印象中國歷史進程的人物。秦漢時期共分為三篇介紹。

一、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中國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中國歷史上首個統一中國的君主,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其在位期間,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在中央實現三公九卿制;同時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他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史稱千古一帝。

秦始皇作為中國千古一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影響中國歷史進程100人-秦漢時期(一)

秦始皇閱兵

二、漢太祖(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既高皇帝劉邦,漢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劉邦出生於周赧王五十九年(次年周朝滅亡),一生經歷了滅亡秦朝,楚漢相爭,鴻門之宴,建立大漢。他作為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影響中國歷史進程100人-秦漢時期(一)

劉邦像

三、漢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漢武帝劉徹,漢朝第七位帝王,中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其一生事蹟眾多。推行推恩令,解決王國之爭,並將鹽鐵與與鑄幣權收歸中央。執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方略,結束了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從此之後儒家思想成為歷朝歷代的統治思想。漢武帝時期攘夷擴土,西征西域,第一次將西域劃入中國的版圖。開闢絲綢之路,加強與西域各國的交流,推進了與西域及西方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匯。

影響中國歷史進程100人-秦漢時期(一)

漢武帝

四、司馬遷(前145年-?),字子長,今陝西韓城人。西漢著名史學家,散文家。他曾因為李陵辯解投降匈奴之事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該書記載了從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被公認為中國歷史的典範,成為“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影響中國歷史進程100人-秦漢時期(一)

司馬遷祠墓

五、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陝西漢中城固人,中國漢代偉大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張騫在建元二年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通了從漢朝到西域的道路,史稱“絲綢之路”。在出使西域路途中,將中原文化傳播到了西域,又將西域的葡萄,苜蓿,汗血馬等帶到了中原,加強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後張騫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後世將張騫譽為“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東方的哥倫布”(小編認為,哥倫布應該被譽為“西方的張騫”)。

影響中國歷史進程100人-秦漢時期(一)

張騫出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