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人才要專其能盡其用

據《惠州日報》9月14日報道,惠州市“天鵝惠聚工程”第二批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選出第二批創新團隊6個、領軍人才11名,並資助創新團隊、領軍人才共計1890萬元專項工作經費。

古往今來,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人才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誰能在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上佔得先機,誰就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因此,全國各地都在想方設法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我市大力實施“人才雙十行動”,按需引進,精準攬才,保障到位,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多積極效應。

人才引進不是“拉郎配”,不能搞形象工程。其工作成效不是看引進了多少海歸、名家學者,而是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產業發展需求和所引進人才的專業特長。我市這次引進的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緊扣我市產業發展需求,涵蓋高端新型電子信息、保鮮技術、LED照明等領域,實現了供需相配,人崗相適。專其能,盡其用,將有效助推我市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引才不能屈才,人才引進來還要留得住,更要用得上。我市不僅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保健、配偶安置等方面為人才提供精準周到的服務,還關心他們的專業發展、創新創業規劃,積極主動地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建立完善配套的保障機制。特別是在經費保障上舍得投入,資助這些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1890萬元專項工作經費,為他們創新創業插上“翅膀”,既能讓他們發揮專長實現個人價值,又能給我市產業發展帶來更大效益。可以期待,這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到我市經濟社會建設中來。(楊 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