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首都利馬在海邊,為何六百年幾乎不下雨?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紳士大多以頭戴禮帽,手持雨傘的形象見於世人,這是因為英倫三島處於西風帶下,又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天氣變化無常,上一刻是晴空萬里,下一秒就有可能是瓢潑大雨。

秘魯首都利馬在海邊,為何六百年幾乎不下雨?

但如果你身在利馬就完全是另一番情景,這裡終年無雨,甚至從建城至今六百年間都沒有下過雨雪。一個人口近八百萬的國際大都市幾乎從來不下雨,那它是如何成長為一個國家的首都的呢?

利馬始建於1535年,是今天秘魯共和國的首都。在西方航海大發現之前,南美大陸上並沒有這座城市,它的建立要歸功於征服者皮薩羅。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歐洲殖民者蜂擁而至,作為老牌的航海強國,西班牙和葡萄牙比起後來的英國、法國、荷蘭,有著更多的優勢。但面對南北美洲兩塊大陸,這兩個國家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南美。

秘魯首都利馬在海邊,為何六百年幾乎不下雨?

就攫取財富的難易程度而言,早期的南美比北美更為便捷。彼時南美大陸有相對成熟的印加帝國,但這個古老的文明在軍事力量上卻極為孱弱。在歐洲人到來之前,他們不僅沒有發明出車輪,耕作使用石器,甚至連馬匹都沒有見過,這使得其在西方的刀劍火器面前毫無還手之力。此時的皮薩羅還只是西班牙街頭的一個流氓,但很快他就將變成印加帝國的實際統治者。

秘魯首都利馬在海邊,為何六百年幾乎不下雨?

1532年皮薩羅組織起一支探險隊開啟了他的征服之旅。船隊抵達南美之後,這群全副武裝的強盜以會晤之名軟禁了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然後向印加百姓提出天價贖金。當印加人用黃金和白銀堆滿三間屋子之後,皮薩羅卻背信棄義地處死了皇帝。三年之後皮薩羅基本徵服了印加全境,此時賺得盆滿缽滿的強盜頭子迫切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城市來彰顯自己的財富,於是利馬城橫空出世。

秘魯首都利馬在海邊,為何六百年幾乎不下雨?

秘魯位於太平洋東岸,南美大陸西緣,雖然瀕臨大洋,但因為地形和氣候因素,沿海卻有大面積的沙漠,而利馬正坐落於沙漠邊緣的綠洲當中。

按理說沿海的城市應該是雨量充沛才對的,但利馬為什麼從來不降雨呢?原來這一地段正處於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東緣,且盛行風向恰好與海平面平行,水汽難以上升。再加上安第斯山脈和秘魯寒流的影響,空氣下層冷卻,形成穩定的逆溫層,水汽頂多成霧,卻不會成雲致雨,這也就是利馬從不下雨的原因了。

秘魯首都利馬在海邊,為何六百年幾乎不下雨?

雖然一年到頭無雨無雪,利馬的氣候卻四季如春,而常年的濛濛迷霧也使得這裡的空氣異常溼潤。隨著人口的不斷膨脹,利馬先後開挖多條隧道從亞馬孫河上游直接引水供應,此舉不僅保障了市民的用水需求,也使城市的綠化與周圍的沙漠形成鮮明對比。

秘魯首都利馬在海邊,為何六百年幾乎不下雨?

今天到利馬不僅能看到輝煌的阿瑪斯大教堂和中央廣場,還能發現很多民居甚至沒有屋頂。這些沒有屋頂的窮人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家被淋溼,因為他們知道,這座城市不會下雨!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訂閱微信公號,地圖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