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炊(故事)

小的时候一听同学们说要去野炊就很向往,觉得好像是一个很高大上的事。但是因为家在农村,爹妈总不同意,还说“把家里的锅拿到山坡上去煮的就比家里好吃了?”还得一顿批评。没办法就只有偷偷摸摸的和小伙伴约起,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你带锅我带碗,带些家里的腊肉,菜就不用带了,地里的野菜到处都是。后选个树林子,找个木棍凿一个坑,几块石头,就搭起一个灶,点火开整。肉、菜有没有煮熟现在已经没有印象了,就记得那个香啊,在树林子里煮的灰不拉几的东西就是比家里煮的好吃,吃完后还要把现场隐蔽好,担心大人们发现挨收拾。趁大人们还没发现的时候赶紧把锅碗瓢盆拿回去,准备好了机会的时候又再来一次,大多数都在放寒暑假的时候。不过偶尔一次被家长发现了,然后被大人们说:“你们野炊在林子里,把整片林子点着了小心烧着你们,火烧起来可不认人。”后来还真有人野炊把林子点着了,还好发现得早,没烧到人。

初中、高中长大了就知道有组织有计划的出去野炊,有安全意识了,大多都选择河边,离林子一定距离。取水方便,又能捡柴伙,点不着林子,河边垒灶也方便,石头沙坑都可以,锅碗瓢盆可以去租,然后买些自己会做的食材,大包小包的提到目的地,一次美好的野炊就此开始。不过最有印象的是,我们在一个河滩野炊完,吃喝完后,一群小伙伴沿河往上走,看到一头死猪躺在那里,顿时吃的全吐出来了,后来每次出去野炊,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同伴听,以后就自己带水,煮饭、煮菜全用自己带的水,如果用完了,就清洗物品的时候就近取水。

后来工作了,带着学生去长江河上的一个中坝(长江河中心,一个常年冲出来的很大很大的沙堆,四面环水。)野炊,大家按照之前自由组合的团队分组,而且每个组都有一个自己的核心拿手菜,那次野炊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发现实践中才是发现人才的最好机会,好几个男生一看在家里就是厨房的好手,切菜手法相当纯熟,炒菜也非常好吃。中坝的风景特别好,大家在那里玩了一整天,后来很多年后都还在怀念当时学生们自己炒的菜。

至今,我也还是没明白,为什么同样的菜拿到野外煮怎么能就比家里煮着吃香,但是对野炊的向往还是依然。现在到处都不能乱烧,特别是大城市,只有春节回老家农村带着一家老小去在自家的地盘上野炊才是可行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