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整合的切入與研究策略

課程整合的切入與研究策略

課程整合已成為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任務及突破點。“課程改革也是社會價值和權力滲透到學校之中的連接點,是社會對學生和教師進行控制的關鍵機制”。

要增強整體性,強化各學段、相關學科縱向有效銜接和橫向協調配合”。對廣大學校而言,深化課程改革的突破點和難點均在實施課程的科學整合,最大化地施展和發揮課程的整體綜合育人功能。要有效整合課程,必須防止出現兩種傾向:一種是不作為、不整合、無動於衷;另外一種是偽教、偽課改、無整合、瞎折騰。同時也要堅決杜絕破壞式整合,貪大求洋,脫離校情。要有法規思維和底線思維,嚴格遵依國家有關課改文件精神要求,明晰並把握三級課程的性能作用。必須清楚“國家課程具有一般性和強制性特徵,地方課程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校本課程具有特殊性和差異性等特點”。在課程整合實踐中,做到“執行國家課程標準有剛性,落實地方課程有彈性,開發校本課程有靈性”。在課程整合的具體操作中,要選準切入切口,根據目前各地各校成功的經驗及做法,建議可以以某學科為基軸進行切入,可以圍繞某一教育主題切入,可以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切入,可以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切入,可以以課堂教學為陣地切入等等。在選擇確定好切口的前提下,關鍵是要探尋科學有效的整合路徑。

課程整合的切入與研究策略

分析綜合各地及學校課程整合的探索實踐,建議學校可以通過以下路徑進行整合實踐,即整合學科教材內容的路徑,實施活動課程的路徑,聚焦社會熱點的路徑,國家地方課程校本化的路徑,以學生的問題和興趣為中心的多學科整合路徑等。對於教育資源特別優質突出的學校,當然進行整體設計,全方位統籌體系化的構建與整合是可行的。對於一般學校而言,在難以進行全面通整的情況下,建議遵循從局部到整體,從易到難,注重實效的原則,重點可以放在學科內部的縱向整合,切不可盲目攀比,追求潮流,失去本真,得不償識。

課程整合的切入與研究策略

現實的、發展的、未來的課程改革及整合的訴求難題都需要教師以研究的目光視覺,以務實有效的行動研究去化解實現。面對新時期課程整合的諸多課題,如學科教育教學目標如何整合,多種教育教學資源、工具、手段如何整合,學科教學內容如何整合,如何以教育主題去實現整合,如何實現跨界整合等等,這些均要求教師應不斷更新自身的思維模式和習慣,採用科學研究的方法方式,通過設計、實驗 、探索、實踐、反思、提煉等程序環節,集聚智慧,逐一研究解決,形成課程整合的有效可行的經驗成果,盡而實現深化課改和專業發展的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