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用的“鈹”究竟是什麼兵器?長度竟達4米!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不斷,各種兵器也競相發展,種類繁多,再加上騎兵的不斷髮展,士兵在馬上用的兵器也越來越講究長度和銳利。比如商周時期,原本是短兵器的戈,逐漸演化成柄長三米的長戈、長戟等。當時還出現了一種新式兵器,叫"鈹",也有些書上稱之為"銛"或者"錟"。

秦軍用的“鈹”究竟是什麼兵器?長度竟達4米!

河南博物院藏有一件青銅鈹,是1971年在河南新鄭白廟範鄭韓故城出土,長31.8cm,刃寬3.5cm,鋒尖刃長,身細脊高,裝上木柄後,殺傷力很高。上面的銘文,大意是"三十三年,鄭令郭 、司寇趙它、庫工師皮耴、冶尹啟造",屬於戰國時期韓國兵器。

秦軍用的“鈹”究竟是什麼兵器?長度竟達4米!

"鈹"形成於何時不知道,但史書上最早的記載是在公元前556年。

宋華閱卒。華臣弱皋比之室,使賊殺其宰華吳。賊六人以鈹殺諸盧門合左師之後。——《左傳》

查資料可以發現,"鈹"的別稱"銛"和"錟",都有長矛的意思,這是因為"鈹"看起來確實像長矛。不過,"鈹"比一般的矛頭更長,準確來說更像當時的短劍,所以"鈹"剛出土時,人們曾錯把它歸於劍類。

秦軍用的“鈹”究竟是什麼兵器?長度竟達4米!

後來,日本考古學家林巳奈夫根據傳世的"戰國八年相邦建信君劍"(現已經改成戰國八年相邦建信君鈹)的拓本,第一次把這種劍糾正為"鈹",從此"鈹"在兵器類中才有了一席地位。

近年來,隨著更多青銅鈹的出土,證明了林巳奈夫的正確性。由於鈹殺傷力驚人,所以各國都有,尤以秦國為重。當時,秦國的軍隊都是弩兵在前,拿著長達4米的鈹和戈在後面,氣勢凌人,蘇秦就曾說秦軍是"強弩在前,錟戈在後"。

秦軍用的“鈹”究竟是什麼兵器?長度竟達4米!

鈹到後期,還發展出帶有護手格擋的"鎩"。到漢代時,鈹更是軍隊中使用最多的長兵器。1993年,連雲港市東海縣尹灣村漢墓出土了一批簡牘文書,內有一件《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是公元前13 年武庫中的武器報告。

根據這份報告,人們發現鈹的數量最多,為451222支,遠比矛(50178支)、戟(78392支)多和鎩(24170支)。由此可見,秦漢時期,鈹已經是最有殺傷力、使用數量最多的長兵器了。

秦軍用的“鈹”究竟是什麼兵器?長度竟達4米!

眾所周知,長兵器一頭很重的話,是很難拿起來的,更別說戰場使用,所以後來鈹逐漸被長矛,也就是隋唐時期的馬槊所代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