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将至,听七旬匠人讲述花灯故事

元宵将至,听七旬匠人讲述花灯故事

“煌煌闲夜灯,修修树间亮”,每到农历新年,南京城的大街小巷都会悬挂起各色花灯,夫子庙、老门东更以灯会闻名。花灯,成了南京城新年一道不可缺失的风景。近日,记者来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倾听老匠人讲述花灯背后的故事。

喜庆活泼的小猪灯、栩栩如生的兔子灯、明艳动人的莲花灯……一进博物馆灯彩坊,记者便看到了各色各样的花灯,这些形态迥异的花灯均出自江苏省彩扎非遗传承人曹真荣之手。今年75岁曹真荣出生于花灯世家,受家学影响,五岁起便依样给兔子灯贴眼睛,粘耳朵。正式入行后,他一扎就是半个多世纪,如今的“曹氏花灯”早已声名远播,每年预订花灯的人络绎不绝。

元宵将至,听七旬匠人讲述花灯故事

元宵将至,听七旬匠人讲述花灯故事

元宵将至,听七旬匠人讲述花灯故事

在展台前,曹真荣向记者展示了今年主打的两款花灯——“掌上明猪(珠)”与“猪(祝)福”。粉嘟嘟的大嘴巴、炯炯有神的眼睛,巴掌大的小猪昂首站在透明灯罩中,小巧又神气。据介绍,制作这样一个“掌上明猪”花灯需要花费一天半的时间,“越小的灯笼越要细致谨慎,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多。”另一款“猪福”也别具一格,通体红色的小猪身上印有“福”字图案,周围还配上了代表南京的“梅花”图案,最为特别的是,小猪的四只脚边还架上了滑轮,灯笼不仅可以观赏,还能拖动行走,巧妙迎合了孩子们的喜好。

元宵将至,听七旬匠人讲述花灯故事

其实,这两款花灯让曹真荣费思许久,早在去年三月,他便开始琢磨猪年的花灯造型,“最初的花灯特别写实,但美观度不够,我就试着加入了一些卡通元素,让灯笼有了介于写实与卡通之间的朦胧感,经过七八遍的修改,才真正确定了花灯的造型。”直到去年十月之后,“掌上明猪”和“猪福”才得以成型。

“猪象征着财富,也象征着爱情的种子。”曹真荣告诉记者,因为寓意好,猪是“十二生肖”中的热门生肖之一,“预计今年的销售势头应该不错。”

大年初三,记者走在夫子庙的街头,随处都能看到拿着花灯的孩子、少女和老人,微微的烛火映着明快的笑容,拉长了新年里浓浓的年味。

元宵将至,听七旬匠人讲述花灯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