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優秀作文精選——別人的地圖和自己的道路

	哈佛大學,美國本土歷史最長的高等學府,誕生於1636年,建校380餘年,走出8位美國總統,133位諾貝爾獎得主,哈弗大雨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有極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 

嶽麓書院,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創辦於976年,建校1040餘年,有100餘位思想家、政治家進出其中,代表人物有南宋思想家朱熹、張栻,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清代思想家王夫之,近現代風雲人物魏源、曾國藩、左宗棠、更有蔡和森、毛澤東等。嶽麓書院傑出人物的思想,至今影響著全中國乃至世界。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今天,中國教育一定要有複製西式的哈佛大學嗎?為什麼?
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和解讀呢?請積極思考,思考不止於教育。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寫一篇不少於800字文章。
高中語文優秀作文精選——別人的地圖和自己的道路

別人的地圖和自己的道路

眾所周知,“全盤西化”的言論自“五四運動”之時就有之,意為要大刀闊斧地將中國傳統連根拔起,再不遺餘力地將西方理論移植到中國。廢書院而炮製大學即是一實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中國教育不能變成西式大學的“盜版”。

哈佛大學憑藉傲人的學術在世上獨領風騷,而中國教育亦有其過人之處。精妙細微的讀書方法,忍心動性的品德磨鍊,包羅萬象的傳統文化……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都折射出中國古老的智慧。棄傳統裡的精華而向西方一味邯鄲學步,無疑是抱著金飯碗討飯。

高中語文優秀作文精選——別人的地圖和自己的道路

古人認為二元事物有三種境界:正、反、和。“正”即是趨同,二者消除了差異;“反”則是趨異,二者分庭抗禮;“和”才是最高層次,二者相異而融洽的互生互息。如果在教育的問題上,將“中”與“西”視為二元,那麼圓滿的結果不是我抄襲你,亦不是我排斥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吸取精華,攜手共同向前。

高中語文優秀作文精選——別人的地圖和自己的道路

《中國老師來了》是BBC拍攝的一部記錄片,片中邀請了幾位中國老師去博航特學校進行為期三週的中式教學。相比之下不難發現,中式教育強度大,趣味低,學生表示難以接受;而英式教育強度低,趣味足,但英式教育應試成績遠遠低於“中國班”的學生。中國傳統教育缺乏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因此顯得不近人情,而英國傳統以人為本,將學校變成了天堂,學生“食飽居安”,在應試考場上捉襟見肘。在記錄片末尾,英式則友思辦學的初衷,中式亦是考慮教育能否更加柔和。

從教育說開,文化又何嘗不是呢?

馬克思主義是“十月革命一聲巨響”便來到中國,在這片土地上與中國實踐相結合,茁壯成長;拼音也是受字母文字的影響才得以誕生,最終為漢語的輸入法立下汗馬功勞;而電腦的二進制也是受太極圖的啟發,一黑一白的交措就可以演替萬物……沒有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只是一人大唱獨角戲的話,百花園就不會那樣奪目,交響樂也不會那樣宏大。

“君子和而不同”。西方的教育體系堪稱完備,中國教育同樣令人稱道。只是,在偉大復興的今天,我們不能拿別人的地圖尋自己的道路,而應走出去,引進來,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交相輝映,共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