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富士山/黃仁龍攝



利用今年春節假期,來到東京觀展。這是半年前網上得知這個展將在日本借展展出時,就動了這個心思。這也是我人生春節第一次離家遠遊。

2月9日早晨,七點就起床洗漱和吃早餐。頭天晚上就做了線路攻略,我們入住的這個臺東區的賓館竟然離上野公園內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只有一公里,百度導航顯示步行12分鐘即可到達。

但是不巧的是東京下了小雪,天氣略為清涼,說是"無上清涼"也不為過。我們決定8:30出門步行。

行人不多,日本的街道也顯得清靜。我們踩著雪花,欣賞著街邊美景,異國的情調,向上野公園靠近,心越走越暖和了…

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陳列面積1.4萬餘平方米,約有11萬件收藏品,其中日本國寶87件,重要文物634件,以及一些受委託保管的文物。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由象徵日本歷史的建築物構成,歷來被稱之為"美術館建築與博物館建築的博物館"。主館中分類展出了日本美術品、出土文物、工藝品。東洋館中陳列著亞洲、埃及等地的美術品和考古文物。另外法隆寺寶物館中收藏有7至8世紀奈良法隆寺中的寶物約300件。館內時常舉辦以某一專題為中心的"專題展覽"以及跨學科的展覽。

東京國立博物館這次展出的《"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特展》。展覽時間為1月16日至2月24日止,每天上午9:30開展下午5:00閉展。

博物館大門右側為售票窗口,票價1600日元,合人民幣97.62元。購票和進館都是排隊,我們自覺遵守。我們一行中有一朋友帶的孩子是初中生,當進館時日本驗票員說這是學生可以免票參觀,由於語言不通,他親自帶著孩子去窗口退了票,又帶孩子入館來,這個小插曲的確讓我們在這個寒冬帶來一絲暖意。

"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特展,除重點介紹顏真卿祭侄稿書法外,還有王羲之、王獻之、智永和尚、宋四家、元明清大家177件法帖和老版本碑拓一起展出,包含日本著名書法家''三筆""三跡"的代表人物空海、橘逸勢與嵯峨天皇;“三跡”則是小野道風、藤原佐理和藤原行成,等。

進入展廳,有一個方形大廣告牌,上寫"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特展之日文字體,因為很多日本字也是中國漢字,所以我們也看得懂這大概的意思。展覽在二樓,觀眾乘扶手電梯而上,這時也看到觀眾越來越多了,後來回國後見到報道,說觀眾是中國人和日本人各半。

進到二樓展廳就有工作人員手持警示牌告之不能像機、手機拍照了,我想不讓拍照之最大原因應該是若觀眾都拍照,會影響參觀者人流量前進的速度,造成參觀的時間變長、展廳滯留的觀眾會大量增加。若展品被手機拍一下,因展廳很亮不用開閃光燈的情況下,會不會造成傷害,我認為這個應該不會。當然若有專家解釋則更好並與他說的為主。我狹隘的又一想,是否另外一個不讓拍照的原因是主辦方也想多賣點書吧!

但是在觀看唐玄宗書《紀泰山銘》拓片時就允許拍照,我見到人們拍的時候也轉過鏡頭,遠遠的偷拍幾張展廳其它角度的照片。偷拍的人說明是"真愛",真的愛書法。

這裡介紹一下《紀泰山銘》,很大的拓片。亦稱《東嶽封禪碑》、《泰山唐摩崖》, 刻於唐開元十四年(726)九月,為唐玄宗李隆基封禪泰山後撰書的銘文。摩崖高1320釐米,寬530釐米。正文隸書24行,滿行51字,現存1008字,字大16x25釐米。

展廳分為六個版塊,分別是:

1、書體變遷。2、唐代書法。3、顏真卿祭侄文稿。4、日本書風。5、宋四家。6、後世影響。

排隊半小時觀看20秒,我終於看到顏真卿真跡《祭侄稿》,看到了唐代這張赭石黃的紙、淡淡的墨色…

紙與書,都比人長壽。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見到當年顏魯公的真跡——《祭侄文稿》,依然可以透過那些字,感受當年顏真卿的悲痛與悲憤。當年顏魯公所遭遇的悲劇,我們只能在讀史讀到傷心處時為之痛哭流涕。

《祭侄文稿》真跡上方,是祭侄文稿的豎條25幅掛在空中,每行字一個條幅,大紅底色黑字飄零。

《祭侄文稿》,顧名思義,是顏真卿為自己的侄兒顏季明寫下的祭文。可是,它又不僅僅是一篇祭文,也不僅僅是天下第二行書。現在來看,它的意義又已經超越了本身。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這次布展水平的確高,單說《祭侄文稿》,東京國立博物館專門闢出一個展間盛裝亮相。房間的前面是顏真卿和安史之亂的介紹,之後是顏真卿做官的地點和時間圖,再之後是電子屏上重現祭侄文稿的落筆復原過程。墨跡點點,落在紙上,顏真卿行文時的情緒起伏,從字裡行間撲面而來,猶為生動。有了前面這些精心的鋪陳,當千年書法映入眼簾,觀展者的內心,也隨之澎湃。

我與國內書法家蘆荻兄微信聊天,聊到說展廳內不能拍照。他幽默風趣的對我說,那就記在心裡面吧!

177件作品,記在心間不容易,就把印象深的,簡單寫在這裡吧。

1、《禮器碑》《曹全碑》《乙瑛碑》《石鼓文》《泰山石刻》《開通褒斜道刻石》都是老拓本,字口清晰,可以作為學習的第一手資料。可以購買二玄社印刷的同名書臨習。

2、智永真草千字文,書法一流,美侖美奐。

3、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褚遂良的《伊闕佛龕碑》《雁塔聖教序》可作習楷的範本。

4、褚遂良摹本、王文治本《蘭亭序》,王義之《妹至帖》《大報帖》,王獻之《地黃湯帖》,都是精華中的極品。

5、小揩寫經的,筆精墨妙。

6、顏真卿的楷書名碑《王琳墓誌》《千福寺多寶塔碑》《東方朔畫贊碑》《鮮于氏離堆記》《郭氏家廟碑》《臧懷恪碑》《大唐中興頌》《麻姑仙壇記》《八關齋會報德記》《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逍遙樓》等十餘通碑拓蔚為大觀,力扛千鈞,直入人心!

7、李陽冰的《三墳記》、張旭的《肚疼帖》、懷素的《自敘帖》都讓我們體會到了書法線條之美。

8、宋四家蘇黃米蔡,元趙孟頫,明董其昌、王鐸,清傅山、伊秉綬、何紹基、趙之謙等人的作品,都讓人目不暇接,感覺時間過得飛快。

音樂無國界,書法藝術無國界。這次展覽,它超越民族,卻鍾情於漢字書寫文化,但更是一種敬畏歷史的文明。

國內也有大展,如故宮的《石渠寶笈》、上圖的《石鼓文展》、上博的《董其昌大展》。希望在國內,在未來,我們也可以看到如此優秀的精美的大展。但還不多,希望更多的展湧進人們的生活,提高國民素質,拓展群眾審美觀念。

下午走出東京國立博物館時,漫天大雪紛飛!

2019.2.10於東京第一稿

2019.2.18於清堂第二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黃仁龍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貴州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

貴州省書協隸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

貴州省書法研修院副院長

貴州省書法研修院《書法品評》雜誌主編

河北美術學院兼職教授

《中國書畫》雜誌社書畫院院聘書法家

黔南州書法家協會主席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書法家黃仁龍|東京觀展《祭侄文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