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近現代名人——董澤

董澤(公元1888年—1972年),字雨蒼,白族,今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人。1922年至1930年期間擔任私立東陸大學(雲南大學前身)校長。

董澤於1907年到昆明雲南貢院求學,次年考取留日公費生,攻讀於東京同文書院。留日期間加入孫中山創建的同盟會。1911年回國參加辛亥革命,積極從事社會活動。1912年考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及教育各科,1915年回雲南參加護國運動。1917年再度回到美國續修學業,1920年獲碩士學位後回國。

1918年,滇、川、黔三省聯合會議上,曾有三省聯合設立大學的擬議。尚遠居海外的董澤及何瑤等亦遙寄“雲南應速辦大學,廣育人才以應時艱”之策論。董澤1920年剛回國,即連續向唐繼堯建議雲南單獨創辦大學,唐繼堯甚以為然,並託董澤與時為教育司長的王九齡共同籌建,隨令設大學籌備處於昆明翠湖之“水月軒”。1921年雲南發生政變,唐繼堯被迫出走,籌建中輟。風雲突變,董澤時靜避香港,帷幄運籌,續撰建校辦學之綱要。

1922年,唐繼堯重主滇政,大學籌備得以恢復。原“水月軒”籌備庶務伊始,董澤便草成《東陸大學進行計劃概略》。《概略》中詮釋大學之目的為“培養文學人才、政治人才、經濟人才、教育人才、專門實業人才”等,這五類人才都是當時雲南所必需者。1922年12月8日,省公署正式批准成立大學,唐繼堯據選舉結果函聘董澤為大學首任校長。次年春季招生開學,董澤以物色師資為第一要務,除原受地方培植留學還國者如留美的楊克嶸、陶鴻燾、周恕等;留法的張邦翰、楊維浚、柳法唐等;留英的李文焱等;留日的鄧鴻藩、李躍商、陳松巖等人外,還有學識淵博之社會名儒和前清經濟特科狀元的袁嘉穀等均受聘入校。董澤還往京滬敦請學界名流,乃至外籍教師來滇執教。

東陸大學終於順應潮流,並於1923年4月開始招收女生。通過幾年的努力把東陸大學辦成政治、教育、土木工程、採礦冶金等多科性綜合大學。設有預科、本科。1927年又創辦了雲大附中。

1930年更名為“省立東陸大學”,1934年更名為“省立雲南大學”,1938年升格為“國立東陸大學”,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東陸大學”基礎上建設了新的“雲南大學”。

1925年董澤被法蘭西科學院授予院士稱號。他歷任東陸大學校長、雲南教育、交通、財政司長及富滇銀行總辦、雲南省政府顧問。雲南解放後,董澤曾任雲南省人民代表,高等教育委員會委員、省政協委員,常委,省政府參事等職。

雲南近現代名人——董澤

董澤像

雲南近現代名人——董澤

位於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寶豐鎮——董澤故居

雲南近現代名人——董澤

故居內景

雲南近現代名人——董澤

位於現在的雲南省幹休所內——董澤舊居及塑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