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传销类别之私募股权非法集资式传销(4)

科普:传销类别之私募股权非法集资式传销(4)

随着私募正式纳入监管,私募基金也变得越来越规范。不过,在私募基金野蛮生长的那些年里,一些打着私募旗号的非法事件也不时发生。今后,“私募”两字的出现频率将会越来越高,防范各种以“私募”为名义的非法事件也变得尤为重要。

私募股权是以非公开募集的方式筹集资金,投资于未上市的股权。私募股权投资本质上是高风险的投资活动,是有钱人的游戏,但在中国,却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非法集资活动的噱头。

以私募股权为名,没有营业执照、没有股权凭证,拿着一些并不存在的原始股传销,分级代理,发展下线有提成,跟普通传销的模式几乎一样,只不过传销的标的由普通商品换成了原始股,只是套上了私募股权的外衣,更具有欺骗性。

手法分析:不法分子往往打着“私募基金”名义,声称“业绩定价,只涨不跌,只赚不赔”、“可预见稳步收益”、“前景好”、“风险小”、“回报快“,而且投资期限很灵活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股权投资主要收益不是所谓的股票升值,而是所谓的动态奖金、静态奖金等发展人员,根据发展人员的数量可得到各种比例的提成。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返利依据,继续拉人头发展下线。

行骗的地下私募善用的招数不尽相同,但是多数是以发布虚假消息,以暴利作为诱饵,而投资者一旦进入这个骗局,便很容易忽略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过程,让骗子的招数很容易凑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