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勠力谋福祉 建好城市惠民生

临沭:勠力谋福祉 建好城市惠民生

临沭县以完善和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为着力点,坚持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同规划、同建设。城市供暖方面,累计投资3亿元实施了城区供暖扩容工程,实现了双热源分片供暖,城区供暖入网面积扩大到670万平方米,实际供暖面积348万平方米。2017年以来,又启动了城区热源扩容改造工程,建设2条供热主管网和城区供热分支管网,总投资约1.3亿元,可新增供暖面积260万平方米,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城镇供气方面,大力推广管道天然气,全县已新建高中压供气管道368.8公里,新建汽车加气站3座,发展天然气用户5.6万户,工业用户40户,公服用户79户,日用气量达7万立方。

临沭:勠力谋福祉 建好城市惠民生

临沭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镇镇通”天然气的目标,城镇燃气普及率达95.07%。污水处理方面,坚持“治用保”流域治理新理念,投资1.65亿元,先后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一期二期工程、升级改造工程、管网建设工程、污泥处置工程、中水回用以及多级生态修复湿地等一系列工程,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形成了一个科学高效运转的生态体系。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由2万吨/日提高到4万吨/日,出水水质从国标一级B提升到国标一级A标准,所有处理污水100%达标排放。城市供水方面,投资5000多万元启动了3万吨引水工程,新建了第二水厂,城区新增供水能力3万吨/日,逐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供水。城市亮化方面,完成了城区所有道路、广场、公园的亮化提升,城区路灯、景观灯达到1万余盏,城市亮灯率达到98%。

临沭县积极拓展城镇空间,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镇村辐射延伸,推进“两区同建”工作。截至2018年累计投入12亿余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60处、产业园区28个,拉动土地流转近3万亩,确定9个“两区同建”建设社区。重点实施了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拉动、借助区位优势促动“三动”工程,形成了“公司龙头+产业基地+社区农户+加工销售”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先后新建、续建各类农场和产业园28处,部分社区群众不仅能够依托农业园区就近就业,而且年人均增收1.2万多元。

城市面貌的提升带了民生福祉的水涨船高,全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已基本实现了七个“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全面改薄”工程,着力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新建七个城区实验小学,扩建北城实验学校。城乡医疗一体化。投资5亿多元的县人民医院新院、第三人民医院顺利建设,9处镇街卫生院门诊楼、292处村级卫生室新建、改建工程有序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先后完成了720公里的村级公路建设任务,投资4.1亿元对11条县乡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全市率先开通城际公交,道路通达率、公交化运营率均达100%,客车通村率达90%。城乡供水一体化。在全市率先编制了《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完成了7个镇街管网建设,30万农村居民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城乡集中供水覆盖率达85%。城乡环卫一体化。镇街全部建设了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率先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被授予“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县”称号。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实施了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主要险种实现了应保尽保。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居民基础养老金都有大幅度提高;社会救助优抚、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县建成敬老院10处,日间照料中心1个,农村幸福院10个。投资5600万元的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城乡便民服务一体化。以县政务大厅为龙头、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为支撑、村居便民服务代办点为基础的便民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政务事务服务。

“走遍万水千山,风景这边独好”。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如今的临沭大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绿意盎然,生机勃发。一个融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为一体,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县城,正在改革开放的嬗变中绽放出无穷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