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俄羅斯油畫近三百年來,以其高超的寫實技巧及獨特的表現意境,在國際上形成了巨大影響力。在俄羅斯的歷史繪畫長河中,出現了很多描繪生活場景的作品,其中包含大量兒童題材的繪畫名作。

17世紀起,俄羅斯繪畫開始擺脫中世紀藝術的束縛,力圖展現真實的社會生活。19世紀上半葉,現實主義繪畫逐漸得到主導地位,聖經,神話題材逐漸被世俗生活題材所代替。這一時期,俄國藝術家筆下的兒童形象從一個側面表現了當時社會、藝術等諸多方面的變革。

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康斯坦丁·馬科夫斯基 《躲避暴風雨的孩子》 1872年

貴族兒童肖像


17世紀至19世紀初,俄羅斯以兒童為表現題材的繪畫作品中,主要以王公貴族的兒童為主要描繪對象,展現貴族生活狀態。因為當時尚未有照相技術,這些作品承擔了家族肖像紀念冊的功能,如卡謝爾蓋·扎蘭卡的《貴族全家肖像》等。

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卡謝爾蓋·扎蘭卡 《貴族全家肖像》 1848 年

中產階級


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了農奴制度改革,農奴成為自由人,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勞動力。俄羅斯走向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中產階級興起,社會富裕階層的兒童成為描繪對象。代表作品有:阿列克謝·科蘇克的《認罪之前》、謝洛夫的《米卡·莫羅左夫》和女畫家謝列布列格娃的《早餐》。

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阿列克謝·科蘇克的《認罪之前》 1877 年

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謝洛夫 《米卡·莫羅左夫》 1901 年

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謝列布列格娃 《早餐》 1914 年

貧民階層


19世紀中期,農奴制度已經廢除,但俄羅斯農民的生活仍然困苦。當時俄羅斯正處於經濟艱難時期,許多藝術家開始關注社會不平等,底層人們的艱辛給他們帶來很大震撼,所以他們開始以關愛和悲憫之心來描繪現實生活。其中影響較大的畫家有佩洛夫、巴列諾夫、列賓等人。

瓦西里·佩洛夫創作於1866年的《三套車》(又名《三個拉水的小學徒》)正是這一題材的代表作,揭示了當時童工的生存問題,在俄羅斯家喻戶。

《三套車》描繪的是三個幼小的學徒匠為了生存,在寒冷刺骨的冰雪中送水的場景。

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瓦西里·佩洛夫 《三套車》1866年

畫面中心的兩個男孩一個女孩,一起吃力地拉著一輛大車,車上裝載著一個巨大的水桶,因天氣寒冷,一路顛簸灑出來的水在木桶邊上變成了一條條冰柱。雖然年紀幼小,但是他們已經通過稚嫩的身體來扛起了生活的重擔。

天色昏暗,寒冰侵骨,這三個孩子衣服破舊,承受著超負荷的勞動強度,他們前傾的身體以及麻木的表情,可見已經筋疲力盡。

莫斯科是一個丘陵城市,路面崎嶇不平,高低落差很大,車後面露出一個成年人的身影,正在幫這三個孩子推車,努力翻過一個高岡。更遠處,是一個行人遠去的背影,裹在大衣裡瑟縮前行,烘托了環境的寒冷。

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三套車》(局部)

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三套車》(局部)

畫面左側是一隻奔跑的小狗,在寒冷的冰雪中增加了生氣。在如此殘酷的生活中,這個小狗的忠實陪伴或許能夠給三個孩子一絲溫暖。

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三套車》(局部)

在色調處理上,整個畫面處於灰褐色調,周圍的雪也是昏暗和汙濁的。畫家用這種色調營造出壓抑和絕望的氣氛,冰冷的街道沉悶而死寂。

畫家所擬的題目“三套車”更是直擊靈魂,三個瘦弱不堪的孩子被稱為三匹馬,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這就是畫家最想引起人們關注的地方,任何人矗立在這張畫面前,都不會無動於衷。

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三套車》(局部)

1870年,佩洛夫又創作了同類題材作品《熟睡的孩子》,描寫睡在舊穀倉中的兩個孩子。兩個貧困的孩子赤腳躺在破舊的席子上,旁邊是稻草和柳條筐,溫暖的陽光照進穀倉,孩子們沉沉睡去。雖然畫家以溫柔寧靜的筆觸來描寫,但仍然難以掩蓋畫面的憂傷情緒以及帶給觀者心靈的震撼。佩洛夫帶著這樣的愛心來描繪他所看到的兒童世界,並把這種殘酷的社會現狀直接呈現。

18、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中的兒童形象

瓦西里·佩洛夫 《熟睡的孩子》 1870 年

一百多年過去了,畫家佩洛夫以及他筆下的人物都已歸為塵土,但這些畫作帶我們透過遠去的時空,仍然可以看到那些承載著愛的光輝靈魂。瓦西里·佩洛夫的這一系列作品也因悲憫的情懷,在俄羅斯美術史冊上熠熠生輝。

本文改編自《中國中小學美術》2018年第11期

《俄羅斯名畫中的兒童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